【摘 要】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加速和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與國際間交流日趨頻繁,英語語言運用能力,尤其是口頭交際能力,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作為高職院校的學生,在今后的工作學習中將面臨大量的英語口語交際。可是現階段,高職院校的口語教學不盡人意,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從“培養學習興趣,加強語音語調訓練,培養學生英語思維能力,了解英語文化知識”四個方面進行探討,旨在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關鍵詞】興趣;語音語調;英語思維;文化
在充滿機遇和挑戰的21世紀,英語作為一種國際性語言,在國際交流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且加入WTO以后,經濟迅速發展,與其他國家在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日益頻繁,我國陸續承辦了許多重要的國際活動(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2010年上海世博會等),這些令世界嘆為觀止散發獨特的中國魅力的活動,讓更多的外國人為之傾慕,拉近了世界和中國的距離,也激發更多外國人對中國文化的濃厚興趣。中外交流將越來越密切,中國的國際化程度也持續升溫,口語人才的需求量也急劇上升,因此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很有必要。作為向社會輸送技能型人才的主要教育基地,高職英語口語教學的重要性日益突顯。能否培養出更多優秀的英語口語交際人才,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的英語口語教學。本文將從以下四個方面簡單介紹提高高職英語口語的方法。
一、培養學生的興趣和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對于成功與否,起著關鍵的作用。目前就國內多數高職學生而言,課堂上采用的是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英語課堂大多數氣氛沉悶。學生們習慣于老師講授語法點,自己記錄,背單詞,默寫等等這些傳統的教學方法,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機會,更難有開口說的機會。如果教師要學生在課堂上就一任務用英語進行討論解決問題,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是用漢語進行交流,完成任務。在他們發言之前,他們會將要表達的內容先寫下來,然后照著稿子讀。這些都不是正確的語言學習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在教口語時必須善于調動一切積極的心理因素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信心,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必須善于運用幽默的語言、夸張的動作和豐富的表情來調動課堂氣氛。教學中可采取創設情境、短劇表演、小組對話、講故事新聞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不斷給學生以表達的機會,不斷給學生以新的刺激,培養他們對口語表達的濃厚興趣。此外,糾正學生口語表達時的錯誤應注意策略,盡量忽略學生的錯誤,采取鼓勵、肯定的態度糾正其錯誤,像一位母親一樣,充滿愛心,充滿耐心,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活動中來。消除學生怕犯錯誤而不敢開口的心理焦慮,多用鼓勵性的語言,使學生經常不斷地獲得成功的愉快體驗,增強學生口語表達的自信心。
二、加強學生音標語調的訓練
學好音標是學好英語的前提,音標基礎的好壞決定了語音、語調的好壞。要使學生人人打好語音基礎關,對提高學生的口語水平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盡管許多高職學生通過了英語A級考試,但缺乏最基本的語音、語調知識學習,少數學生甚至連國際音標都讀不準,也不懂得連讀、弱讀、同化和失去爆破,更不懂得語音、語調、節奏變化所產生的不同意義和效果。由于存在許多問題,有些性格內向的學生當眾用英語發言時會感到緊張、害羞。有些學生發音不準確,他們怕說錯,怕被同學嘲笑,所以就采取了躲避的原則,不開口、少開口。而我們知道,語言是要在交際中才能獲得,“熟能生巧”。 口語能力必須在不斷說的過程中才能得以提高。閉口不言的后果只能是口語能力永遠無法提高。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加強聽力訓練,在聽中對標準的語音語調進行模仿,并對自己的語音語調進行自我糾正。同時學生要學會正確的發音規律,盡可能地貼近英語國家本土人的發音習慣。對于發音不準確的學生,教師應該給予盡可能多的鼓勵,鼓勵學生在課上、課下加強聽力訓練,多聽,聽磁帶、廣播、電影、英文歌等等,長期堅持模仿練習,擺脫母語的干擾,提高英語的發音。只要學生堅持仔細聽音,認真模仿,堅持操練,他們定會說出漂亮地道的英語。
三、加強文化背景知識的了解,避免說中式英語(Chinglish)
要學好一門語言,必須熟悉以該語言為其本民族語的國家的文化和習俗,否則就會由于語言與文化方面的差異,在交際過程中講出的英語不符合英語表達習慣遇到尷尬,達不到交際的目的。例如,在朋友見面時打招呼,我們中國人愛說:“吃了沒有?”,“您去什么地方?”這些在我們看來相當得體的言語一變成英語就是“Have you eaten yet?”,“Where are you going?”,“Where have you been?”這些屬于中國人的日常問候語對于一個講英語的西方人來說,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犯了文化禁忌,或是觸及了應避諱的問題,或涉及到了別人的隱私。英美國家是從不用這類問候語的,常用的是:“How are you?”“How are you getting on?””Nice weather,isn’t it?”等。談論興趣愛好時脫口而出“I very like Jay Chou’s songs.”,或者張口就說“The price is too expensive.”時,只能很遺憾地告訴他們,這是Chinglish(中式英語)。另外,當有人稱贊時:“Today you look very beautiful!”(今天您可真漂亮啊!)被稱贊人謙虛地回答:“Where!Where!(哪里!哪里!)結果對方尷尬地說:“Everywhere!(全身都漂亮!)事實上,在西方交際文化中,對于社交場合上的這種恭維話,我們只需回答Thanks(謝謝)即可。對于這些錯誤,教師可要求學生多模仿地道英語(如模仿磁帶或者mp3上的英語文章或者對話,或模仿電影,或學習英文歌等),加強學生基本功的訓練,盡量培養學生用英語去思維,多接觸地道英語,鼓勵學生了解并學習西方文化,提高學生英語口語運用能力。
四、營造英語環境,培養聽說習慣
多些語言實踐活動,能給學生反復接觸英語的機會,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盡量營造英語環境,運用英語教學,由淺入深反復訓練,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地讓學生多聽英語,多感受語言信息的刺激。運用英語授課還有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鍛煉其感知力,培養想象力。所有這一切能力的提高,必然對包括聽說在內的整個英語學習活動產生積極的影響。其次,在教學中通過多媒體展示圖片、動畫和相關文化背景等輔助聽力材料,讓學生對于聽力材料所設計的話題進行簡單介紹或討論,并對即將聽到的內容進行預測。第三,在時間安排上,充分利用課前5~10分鐘或“導讀”時間,讓學生先聽一些有關材料,作為“熱身運動”,然后進行主題拓展,讓學生在聽懂相關材料后再進行口頭表述,長此以往可以使學生在聽說兩方面獲得雙豐收。第四,在內容選擇上,充分挖掘與職業能力聯系密切的聽說材料,或選擇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例如校園生活,英語學習,個人軼事,班級活動,地區氣候以及一些有趣的小故事等等。第五,是背書競賽。有計劃組織學生開展讀書競賽活動。背誦的內容分指定部分和自選部分,篇幅不宜太長,注重知識性、思想性和趣味性的結合。定期抽查評比,也可進行一些獎勵。多讀多背,有助于學生積累詞匯,熟悉句型句式和增強語感等作用。最后是跟讀與變說。借助錄音機或復讀機跟讀標準的英語。跟讀的好處是能強化語音語調的訓練、能培養語感和增強記憶。變說則有利于求異思維的培養。聽完一篇短文或對話,把第一人稱改為第三人稱,把故事改變為對話,對話改成故事,重新組織思路進行表達,由模仿到創造,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這樣,思維能力和口語能力就都能得到鍛煉和提高。
總之,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不斷的積累,更需要教師采取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學生要勤奮模仿、練習和自我糾正,教師要多鼓勵他們大膽開口講英語,多肯定學生們的成績,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們在快樂、和諧的環境下學習,以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參 考 文 獻
[1]羅啟祥.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8)
[2]周琳.高職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09(4)
[3]朱潘,欣靈.高職高專院校英語口語教學現狀及對策[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