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力系統涉及多學科專業知識、分布很多地域,它主要是一個負責運行以及統一調度的比較復雜型系統,是由用戶、變電站、發電廠以及輸配電網絡組成的。而電力系統自動化主要是一個生產的過程,它是由自動化經濟管理、網絡信息、系統生產、自動安全保護、自動傳播、自動調度、自動檢測、自動控制以及自動調節組成的。文章主要分析了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的應用。
【關鍵詞】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無線通訊技術;變電站
電力工業的廣泛應用和飛速發展成功促進了電力的使用操作,使電力已經成為使用率最為普遍的二次能源,同時電力自身所具有的不穩定性、供應不充足性以及不安全性也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注意,現在電力已經上升到關乎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以及經濟發展的問題,是保證我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協調發展以及全面發展的重要條件。電力系統綜合自動化監控技術的應用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集中模式的自動化監控技術;二是分層分布式的自動化監控技術。
一、集中模式的自動化監控技術的應用
集中模式的自動化監控技術也就是傳統形式中的硬接線,它的工作原理是把比較強的電信號以某種方式轉換成比較弱的電信號,然后再讓信號以4mA與20mA范圍內的標準單位直流信號以及空接點方式來進行電纜硬接線的通過,使得電流的開關信號以及電流的電氣模擬量采用一對一接的方式接入到DCS設備中I/O模件柜里,從而讓整個系統進行DCS設備組態,最終實現監視電氣設備的作用。在進行接入DCS設備中I/O模件柜時,又可以分成遠程接入I/O模件柜與直接接入I/O模件柜,其中直接接入I/O模件柜是讓電纜不通過任何手段來接入電子間里面的集中組屏,而遠程接入I/O模件柜時必須使電氣設備和主控室之間的距離隔得比較遠,并且還需要讓周圍的數據信息都比較集中,只有滿足這兩點要求才能進行I/O模件柜的連接。遠程接入I/O模件柜與直接接入I/O模件柜的技術是相同的,都是采取以通信方式來接入DCS控制主機的技術,所以這兩者之間是沒有本質的區別。在集中模式的自動化監控技術中比較重要的是電氣量采集設備中的集中組屏和DCS系統,其中集中組屏本身就具有反應快、響應快、管理方便、硬接線方式精密以及運行環境良好的優點,所以使得集中模式的自動化監控技術普遍被大眾接受。但是它也有無法彌補的漏洞,主要是DCS可靠性差、電纜工作量大以及電纜數量多,其中DCS可靠性差主要是因為電纜的長距離引進所引起的干擾而影響;而DCS系統則呈現出投資大、收費方式復雜,并且主控室所監控出來的電氣信息十分不完整,這些情況的發生主要是因為DCS系統中的漏洞,只有比較重要的電氣量信息才會被DCS允許進入。在進行集中模式的自動化監控時需要把所有的數據信息進行合理集中處理才可以進入DCS系統中,這就容易造成數據信息的風險集中,最終使得DCS系統的安全性、穩定性以及可靠性都比較差。
二、分層分布式的自動化監控技術的應用
分層分布式的自動化監控技術在操作時從知識面上來說可以分成三個層次面的ECS,分別是間隔單元層、通信單元層以及站級監控單元層,其中間隔單元層主要是由終端設備中的測控保護單元層所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首先通過電氣間隔方式以及電氣一次回路方式來設計出分層分布式的具體方法,其次按照設計圖紙所指示出的所有一次設備以及所有開關柜的安裝位置來進行保護單元的安裝分布、測控單元的安裝分布;通信單元層主要是由電纜網絡或者通信管理機以及光纖所組成的,它的工作原理是通過現場總線的設計、操作以及技術,從而實現命令傳統制功能、數據匯總功能、數據轉送功能以及規約轉換功能;站級監控單元層的工作原理是以信心網絡為數據信息的傳播點,從而讓數據信息放心的進行信息交換、信息管理以及信息間隔。間隔單元層自身所具有的特點可以讓終端監控裝置直接就地進行安裝,從而實現了可靠性高、安全性好、靈活性強、組態性活、功能獨立以及占地面積少的作用,其中模擬量是利用了交流采樣的方法進行運行,從而實現了成本低、二次電纜低以及抗干擾性強的功能,使得整個系統在采集數據中的精度問題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為了使系統的維護更加方便,就必須讓監控信息更加完整、信號的復歸更加提升、定值的修改更加確定以及整體數據量更加提高。
分層分布式的自動化監控技術具有的組態靈活、節省安裝、可靠性高、節約大量電纜以及節省安裝費用的優點可以很大程度上保證這個電力系統自動化的安全性、穩定性以及可靠性,使得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得到了有力的依據,所以分層分布式的自動化監控技術比較普遍利用與電氣通訊不是特別大或者監控系統比較小的總線通信方式。
參 考 文 獻
[1]李云波.基于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問題的探討[J].華東科技.2010
(23):248~249
[2]孫從勇.淺談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應用[J].電力研究.2009(8):66~67
[3]張同謙.電力系統自動化技術探討[J].北京電力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12(16):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