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林職業院校是比較特殊的群體,面向艱苦行業,學生實習基地建設還存在觀念陳舊、職責不清、缺乏規劃等不足之處。學校應著眼于長遠,解放思想,開放辦學,加強實習基地管理,爭取政府政策和資金投入,從根本上推進農林高職院校實習基地建設。
【關鍵詞】農林高職;實習基地;建設
實習基地建設是高職院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內容和保障。我國高職院校在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中,都非常重視實習基地的建設,基本建設形成了以綜合職業技術應用能力培養為主線的校內、校外兩個實訓空間環境。在高職院校中,農業職業院校是一個相對比較特殊的群體,由于它們的招生專業以農林類專業為主,面向的行業都是艱苦行業,所以相對其他類型的高職院校來說發展滯后一些,在學生實習基地建設方面體現得非常明顯。我們通過調查走訪了省內十幾家農林類高職院校(包括一些開辦了農林類專業的院校),對它們的學習實習基地建設進行了綜合調研,尤其對農林類專業的實訓基地進行了重點調研。發現了一些問題,形成了一些意見和建議,綜述如下:
一、調研目的
實踐教學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是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增強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保證,是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知識內化為素質的重要手段。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發達國家通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建立實習基地,有力地促進了各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結構的調整,對提高國家經濟的發展速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一點在世界范圍內都是有目共睹的,值得我們學習。因此此次調研,帶著尋找差距,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態度,旨在為湖北農林職業院校的發展出謀劃策,為學生實習基地建設提供理論和實踐的依據。
二、建設現狀
1.我省農林高職院校普遍都建設有自己的校內、校外實習基地,根據學校規模的不同,實習基地的數量為幾個、十幾個或幾十個不等;校外實習基地的規模也是大小不同,有的實習基地一次性只能接納幾人進行生產實習,有的能接受一個班級進入實習,但大多數實習基地規模都較小,能同時接受幾個班級學生進入實習的基地很少。
2.校內實習基地建設。主要包括以下三個內容:(1)實驗室建設,如種子標本室、植物標本室、病蟲害防治實驗室等。(2)模擬仿真系統建設,如標本園、樹木園、工程景觀建設園等。(3)實習工廠建設。如實習苗圃、花圃、試驗田等。
3.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常見的模式。校外實習基地既是校內實踐教學的延伸,也是對高職實踐教學體系的完善。目前農林職業院校常見的校外實習基地建設模式分為三種:(1)學校自建。一些學校承租了農田或山林作為學校的生產基地(產業、研發基地),基地內配備必要的實習設施和生活條件,安排學生進行生產實習。這些基地一般都較大,最小的也有上百畝,最大的有十幾萬畝。(2)企業提供基地或設施,院校聯系使用?!安磺笏校笏谩笔呛芏喔呗氃盒=ㄔO校外實訓基地的指導思想,特別是一些短期、小規模的實習基地。主要有兩點原因:一是這部分高職院校原來隸屬于行業管理,與企業有著深厚的感情基礎和比較牢固的產學合作關系。如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一直隸屬于林業系統,與林業和園林企業、行業協會等有著密切的聯系,學生到林業和園林企業如漢川康欣集團、武漢凱迪電力公司等企業實習時,均可得到企業大力支持,獲得充足穩定的教學實習條件;二是實習基地使用企業的產品,起到了廣告宣傳作用。如一些園林企業為學校提供了綠化苗木以及其他辦公設備,學生使用了這些設備,對它們的性能有了認識和了解,就會為其進行宣傳。(3)校企聯辦、共同使用。校企聯合或校校聯合投資建設學生頂崗實習基地,雙方共同使用,共同管理。這種情況主要指一些企業有很深厚的行業背景,經學校與其多方接洽,主要利用企業的條件,學校投入必要的教學設備和基礎設施,建設“廠中?!焙蛯嵙暸c就業基地。如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武漢生物工程職業學院與武漢林業集團的合作就是該模式。武漢林業集團下屬幾家企業,都與他們建立了較好的合作關系,學院投入教學設備和一些必要的基礎設施建設,企業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與就業崗位。
三、存在的問題
1.觀念陳舊,改革創新意識不強。一些農林類高職院校還缺乏改革創新意識,在校企合作和實習基地建設方面體現得尤為明顯。他們對高職教育的理念研究不深入,與企業的橫向聯系不多,開放辦學的思想貫徹不徹底。在與企業合作方面,總是希望“能從企業得到什么”,而不是主動思考“怎樣為企業提供服務”。實習基地建設只是校企合作的一個方面,從這方面最能看出學校的辦學理念,長遠發展思想。如果學校始終堅持自身眼前的利益,而不著眼于企業和行業的長遠發展,那校企合作和實習基地建設必將不能向縱深推進。
2.一些實習基地規模較小,功能單一。據調查,農林院校的實習基地普遍較小,不能滿足大規模學生實習的需要。由于近年來農林院校的生源相對充足,農林類專業的學生人數劇增,但一些學校由于受到各方面條件的限制,并沒有投資建設較大的實習基地,一些大規模的實習基地建設還在醞釀中。很多學校雖然開辦了農林類專業,但由于不是其主打和優勢專業,校內實習基地建設很薄弱。一些傳統的農林類高職院校,雖然基礎較好,但近年來投入實習基地建設的力度并不大,尤其校外實習基地,基本依賴企業自身的條件,學校投入聯合建設很少,甚至基本沒有資金投入。目前大多數實習基地仍然只是傳統的學生實習訓練模式,功能單一。高等職業教育的實訓基地的功能應包括高端技能型人才培養、職業技術教育師資培養、終身教育與創業培訓、職業技能培訓考核鑒定、高新技術開發應用推廣等。
3.職責不清,管理欠缺。一般校內實習基地都有專人管理,一套較為完整的管理制度,對實踐教學環節也有較為完善的考核和管理制度。而校外實訓基地雖然與許多企業、行業建立了合作關系,但卻沒有設立專門服務部門和高效的服務團隊,結果造成很多項目虎頭蛇尾。對于如何規范校和有效地進行外實習基地的管理,大多數農林類高職院校都還在探索中。
4.基地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各校、各系圍繞自己專業設置建設實習基地,造成同一地區、同一學校重復建設,建設經費投入分散,使得一些基地設備設施投入不足,設備簡陋、落后,影響教學工作的開展。
四、對策與建議
我省農林類高職院校由于受到行業等各方面的限制,在我省高職院校中基本處于較弱的地位,多年來積累了很多問題,需要綜合各方面力量逐步解決。鑒于以上實習基地建設中出現的問題,我們提出如下對策與建議:
1.解放思想,開放辦學。農林類高職院校應該認真學習高職辦學理念,擴大與企業的橫向聯系,加強校企合作,進一步解放思想,把學生實習基地建設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上。高職辦學目標是培養高端技能人才,培養目標是明確的,傳統的理論教育已不適應現代高職教育的發展。實習基地的教學目標應是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學相結合、就業教育與終身教育相結合的可持續發展教育。在與企業合作建設實習基地過程中,學校應該主動轉變觀念,積極為企業服務,與企業合謀合作的支點,調動企業的積極性。學校應著眼于長遠,立足于長期互利合作,認識到校外實習基地也是必要的教學場所,在實習基地投入建設是必要的。
2.政策扶持,加大投入。經費問題是制約實習基地建設的瓶頸。由于大多數農林類高職院?;A差、底子薄,很難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實習基地建設,培養的學生實踐動手能力不強是不爭的事實。因此政府有必要在農林類專業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方面給予重點扶持,最好以專項資金的形式加大投入?!笆晃濉逼陂g,省教育廳每年都會在全省高職院校中評選“省級實訓基地”,這是教學質量工程項目的重要內容,但被評為“省級實訓基地”后,省教育廳并沒有專項資金資助,高職院校的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也由于資金缺乏沒有給予學校大量的支持,因此“省級實訓基地”更多的只是一種榮譽。期待“十二五”期間國家和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在高職高專實訓基地建設方面能夠有一些實質性的舉措。在實習基地建設過程中,除了學校和政府投入外,學校還可以多方面籌措社會資金參與建設實習基地,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例子,農業職業院校也可以借鑒。除了資金支持外,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也是重要途徑。在是否接納學生實習方面,企業的熱情很重要,但企業畢竟是盈利機構,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它存在的根本?,F在企業接納實習生的直接原因是實習生的勞動成本較低,如果政府有相關政策,對接納實習生的企業給予適當的補助或稅收優惠,可以調動企業的積極性。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推進高職院校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
3.政府投資建設公共實習基地。通過省內外的調研,我們了解到,有一種實習基地是由政府投資建設,供多家學校共同使用的公共實訓基地,如上海市職業培訓指導中心公共實習基地。但我省還沒有適合于農林類高職院校使用的公共實習基地。這樣的實習基地至少有如下三個優勢:一是可以統籌規劃,資源共享;二是提供了不同職業門類的實訓室,滿足了農林類高職院校中不同專業(很多是非農專業)實習的需要;三是政府投資,可以為學校省下大筆經費。
4.加強實習基地管理??茖W的規章制度是實現實習教學目的的重要保證。關于這一點,國內各高職院校的認識是比較統一明確的,為了保證實習基地教學的順利實施,基本上都訂立有針對校內、校外實習基地的管理制度或條例,包括實習基地建立的原則、條件、要求,以及管理方案、經費投入、協議簽訂等內容。對于規模較大的校外實習基地,配備工作能力較強的專職管理人員是必要的,他們不僅要做好基地內部的行政及教學管理等工作,還要負責基地后勤維修及對外聯絡工作。對于一些只能容納1~2個班級實習的小規模實習基地,這些工作由帶隊教師兼任即可。實習教師在實習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教師應以高度的責任感認真對待實習教學工作,精心設計實習教學過程,啟發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加強學生的操作技能訓練。所以,職業技術教育應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半p師型”教師——既具備理論教學能力又具備技能培養能力的教師,要在師資隊伍中占據相當的比重。
綜上所述,雖然我省農林類高職院校在實習基地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相比其他類型的高職院校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轉變思想觀念,不斷探索解決的辦法,以促進教學改革的不斷發展。
參 考 文 獻
[1]邵曉忠,杜新民.農學類專業校內教學實習基地建設與發展初探[J].農業與技術.2008(4):128~129
[2]曹述蓉.高職院校校外實訓基地建設現狀探析[J].農業經濟與科技.
2009(9):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