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平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小學數學第一冊第96~97頁及練習十七的第1、2、3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情境教學以及學生的動手操作,讓學生得出9加幾的方法。
2.通過學生的實踐操作,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了解“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并選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正確地計算9加幾的口算。
3.使學生體驗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以及培養學生的觀察、合作交流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得出9加幾的計算方法及9加幾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
【教具準備】課件,學具(20根小棒或20個圓片),10盒裝的鋼筆2盒。
【教學過程】
一、準備性練習
1.師出示卡片9+( )=10,指定學生回答。
2.課件出示
二、情境引入新課
1.師:從今天開始,我們來學習20以內的加法。
出示課件:運動會場景畫面,同時配上比賽場面的畫外音:“現在學校運動場上正在進行的是一年級組60米跑、立定跳遠、一分鐘跳繩、踢毽子等比賽……”在學校操場上有幾個同學正在為運動員準備飲料。
2.師把學生目光引向畫面左邊的飲料問題,提問:還有多少盒飲料?
3.讓學生理解“湊十法”
①學生用學具小棒操作,左邊9根,右邊4根,然后移動4根中的一根到9根中湊成10,再加上右邊余下的3根。
②師拿出一盒9支裝鋼筆盒一盒(拿出一支),另外再拿4支鋼筆,讓學生上臺操作“湊十法”,學生邊操作邊說出自己利用“湊十法”解決問題的過程。
4.讓學生再看課件,閃動踢毽子和跑步的小朋友。
師:踢毽子和跑步一共有多少人?
學生從課件收集數據;踢毽子的有9人,跑步的有6人。
師:求踢毽子和跑步一共有多少人,就是要把踢毽子的9人和跑步的6人相加。
5.師小結:課件出示9+6=15(人)。
然后引導學生觀察第一個加數都是幾?(學生回答)
師引出課題:9+幾(板書9+幾)
三、反饋練習
1.練習十七第1題
①讓學生看圖說題意,再填寫算式;
②然后說說自己加的過程,集體評議、訂正。
2.練習十七第2題
①讓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②讓學生觀察兩組算式,說說自己發現了什么?
四、本課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么?
板書設計:9加幾
【教學設計意圖】
9加幾是20以內進位加法,它是在學生學習了11至20的數的認識及10加幾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通過本節知識的學習,可以為學生進一步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法作為基礎,在教學中,我注重了以下幾點:
(1)舊知識的鞏固及新知識的銜接。通過復習9+( )=10及9+1+2、9+1+5、9+1+7、9+1+4的計算方法,引入用湊十法計算9加幾。
(2)注重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通過學生用小棒、用圓片擺出湊十法的計算方法,學生的操作能力得到了加強,同時學生對9加幾的理解得到進一步的加深。
(3)多媒體課件富有情趣的引入,激發了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興趣。
(4)計算方法多樣法,允許學生采用自己認為更合適的計算方法。
(作者單位 江西省武寧縣新寧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