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玲
教學方法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必要條件,是學生發展的重要促進因素和制約因素。教學方法直接關系著教學工作的成敗和教學效率的高低,更是教學改革的突破口。地理教學方法系統的結構復雜,類型多樣,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地理教學方法的選取和整合。同樣這也是教育部師范教育司面向21世紀地理教學課程改革研究的重要課題,是地理教育研究的重要方面。本文從地理教學方法的概念和最優化理論方面闡述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方法選擇的依據。
一、地理教學方法及其最優化的界定
1.地理教學方法的含義
隨著現代教學理論研究和改革實踐的深化,人們對地理教學方法的研究和認識也進了一步。現在比較認同的表述為:實現地理教學目標,完成地理教學任務,用教學手段而進行的由教學原則指導的一整套方式組成的師生相互作用的活動。
2.地理教學方法的新特征
地理教學方法具有明顯的學科性質,具有繼承性、創造性、實踐性、靈活性和多樣性的特征。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地理教學方法出現了新的特征:
(1)以學習觀為基礎
學習觀包括現代教學中的知識觀和學生觀。知識觀指出學習知識是為了運用知識,每個人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都有自己獨特的創造性。因此,教學的目的就是使學生學會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學生觀指出要把學生現有的知識經驗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引導學生從原有知識經驗中“生長”出新的知識經驗,而不能忽視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
(2)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
強調“以學生發展為本”作為教學方法的根本落腳點,要求不僅重視知識的傳授、認知目標的實現,而且要重視情感的激發、師生互動交流、認知目標與非認知目標的綜合追求。新課改關于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滿足學生不同的地理學習需要,它把促進學生發展提高到了課程理念的高度。
(3)以發揮學生能動性為中心
按照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精神,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必須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而且要重視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充分發揮,強調教學活動是一種雙邊活動,提倡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溝通與互動。
(4)以多手段組合優化為關鍵
面對地理教學的新發展,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嚴重滯后。在新課改的形勢下,如果繼續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必將阻礙新課改的深入,所以我們要求在對傳統教學方法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把一些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優化組合起來,構成能更好發揮教學效果的整體教學方案。只有這樣才能適應地理教學的新發展。
3.最優化理論和教學方法最優化的界定
最優化教學具體反映在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方法上,就是指對原有的優秀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并根據教學實際運用到教學實踐中去,用最少的教育資源,收到最好的教學效果,從而達到提高地理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方法最優化的選擇依據
教學方法對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當確定了教學目的,并有了相應的教學內容之后,就必須有有效的教學方法,否則,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的目的就要落空。
1.尊重地理教學規律
教學規律是教學過程中各要素之間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我們必須尊重這種規律的客觀性,努力克服地理教學方法設計過程中的主觀臆斷,從而實現地理課堂教學的最優化。比如,如果課堂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總結地理規律的能力”,那案例教學法就是最合適的,這時需要教師提供豐富的準確的材料,培養學生提煉信息,發現規律的能力。
2.遵循學生發展階段特征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表現出很大的差異性。新課程內容的安排從整體上考慮到了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能力水平。要設計出符合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對學生有深入的了解,在某一年齡段的學生是如何掌握地理知識的,他們對地理的興趣怎樣才會產生,在什么樣的教學條件下學生才能夠更成功的記憶、理解和運用所學的地理知識,以及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是怎么樣增強的等等。對于高中生,應以邏輯推理教學為主,輔以實驗操作、實習等方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3.聯系教師自身條件特點
好的教學方法只有適應教師知識、能力和個性特點時才能發揮作用,如果忽視了教師的自身條件特點,即使再好的方法也不能實現預期的效果。教學方法總是隨著教師的個性特點而呈現出明顯的不同,可以說教師的特長、優勢和弱點、不足都會影響教學方法的選擇。例如,有的教師善于組織學生活動,那么就可以多開展課堂討論、質疑釋疑、組織課內外演講比賽、教具制作等參與式教學方式。
三、結語
中學地理課堂教學方法的最優化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它是建立在前人眾多的教學方法的基礎之上的,是對前人優秀的教學方法的優化組合。但是,沒有任何一種教學方法是十全十美的。因此,這里所說的最優化的地理課堂教學方法并不是指某一種或某一類具體的教學方法。最優化只是相對而言的,即某一種或某一類具體的教學方法在某種特定的情況下是最優的,它受到許多因素的制約。總而言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切合自身的教學實際,結合影響中學地理教學方法選用的各種因素,選用切合自身實際的地理教學方法,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中學地理教學方法的最優化。
(作者單位 江蘇省鹽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