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帥
【摘要】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有無參與的欲望和興趣,對教學效果會產生直接影響。有些教學內容學生容易產生直接興趣,而有些內容因機械重復、枯燥乏味,會讓學生在心理上頓生厭倦之感,這就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正確引導、培養、發展學生對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職業院校;體育教學;興趣
在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中,發展學生的主體性,體現學生主體創新的精神,應成為體育教師新的教學觀。職業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個體之間差距較大,認知度、接受能力等差距也比較大。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新的教學理念指導下,通過教師有意識的對學科意義及相關理解的傳達。改變教學組織形成及教學方法,改變學生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對本學科的學習和探究能力。作者在體育教學方面有如下幾點試探。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設和諧的教、學、練的環境
師生關系冷漠、緊張、對立、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交流,學生就不會喜歡上你的體育課。如果師生感情融洽,相互尊重,學生從內心感到自己的老師可親、可敬、可信、可愛,學生就會喜歡你、接受你,也就喜歡上你的體育課。在備課時,一定要精心籌劃,全面設計好場地、器材。場地、器材的布局要新穎、美觀。讓學生都喜歡上體育課,體育教師還要轉變角色,摒棄“以教師為中心”的觀念,樹立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要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以教促學、互教互學、相互溝通、相互尊重,與學生一起加強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理解。
二、啟發教育、引導思想、培養興趣
職業院校學生以初中畢業生為主體,文化素質不高,特別是體育文化素養欠缺。有的認為體育是簡單的身體活動,是純粹的一種競技運動,對體育課看得很輕,認為是可上可不上的課。教師要通過曉之以理,使學生明確上體育課的重要性,明白德智皆寄于體的道理。只有德智體全面發展才能成為合格的人才、只有獲得強健的身體,才能有充沛精力投入繁重的學習和工作中,只有打好身體基礎,才能夠適應社會的激烈競爭。通過體育文化知識的講解和宣傳,提高其對體育的認識,增強對上好體育課的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個性差異表現的尤為明顯,針對學生的這些個性差異,教師應該對學生采取多方面的說服教育,利用課上、課下時間進行,結合現在的生活、將來的工作和以后的家庭,和必要時協同專業課老師、家長等全方面的進行。使其充分認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從其本身深刻意識到為社會做貢獻沒有強健有力的身體做保證,就會失去了將來好的工作機會、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的機會。使學生逐漸地產生健康體質促進文化學習的思想,使學生明白增強體質對促進文化學習的重要性,提高上好體育課的自覺性。懂得健康的體質是學好文化知識的物質基礎,特別是在功課繁重的情況下,沒有健康的體質是不能適應和完成繁重的學習任務的,而良好的身體素質只會對提高文化學習質量起到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充沛的精力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健康的體質不僅來自于先天的素質,更重要的是來自于后天體育鍛煉。上好體育課不僅是鍛煉身體的需要,也是調節身體,促使精力旺盛學好專業課的需要。
三、游戲教學,維護、促進興趣
游戲是一種遵循很簡單的規則,讓人有很大的自由活動余地,可以隨意支配動作的難易。游戲法特點之一是參加者全體在運動,這保證了練習密度與強度。二是動作難易程度自己控制。把教學內容和游戲相結合,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其基本過程是:練習一學習一練習。三是不同場地、不同氣候的條件下均可游戲,受外界限制較小。四是游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活躍氣氛、提高練習效果。五是簡化教學內容,維護學生興趣。游戲法教學既是游戲又是教學內容,學生很樂意學習。可以激發學生運動熱情集中注意力,并稍抑制其情緒,避免在體育活動中身體受到傷害。
四、合作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合作學習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為了實現共同目標而自愿結合在一起,通過相互間的配合和協作來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習質量,實現個人利益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運用體育的特點,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如認識水平、交往技能、語音水平、性格特征和體育基礎等方面培養。也可以通過小組學習、友伴學習、協作學習等多種形式,從而使學生自覺地采取相互配合的互補性學習行為。通過學生之間圍繞學習目標展開的各種共同活動和練習,促進了個體更加活躍開朗、積極主動,從而使學生的合作意識得到強化。
以上各種教學方法,都可以有效地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能動性和創新意識,提高學生遭受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促進學生的學習、工作、生活,建立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的良好教學環境,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探究解決問題,把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為學生即將參加工作養成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