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衛東
摘 要:當前,初三數學復習課程的教學方法既有歷代寶貴教學經驗、歷史悠久的傳統教學方法的集成,也有伴隨著改革的步伐,融入許多教學理論和心理學思想的教學新方法。通過具體事例來分析初三年級復習課程的幾個具有代表性的教學方法,希望為初三數學復習課的優化貢獻微薄力量。
關鍵詞:復習課程;教學方法;實證分析;初三數學
一、初三數學復習課教學方法
初三數學復習課常用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問答法、發現法、自學輔導法、綜合分析法、歸納演繹法、數學習題案例法等。問答法具有一定的探究性,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并且有利于學生調控教學進程,教學效果非常好,在復習課堂上利于幫助學生突破學習的重點與難點;發現法其特點在于將學生學習過程納入到教學的主導位置上,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到其自身知識形成的過程中,使學生的能力在積極的探索實踐中不斷提高,使學生在“樂”中學習,發現法在初三復習課堂中起到的作用越來越明顯;綜合分析法在初三數學復習課上占主導性作用,可以幫助學生加強對知識聯系的認識,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建立思維線索;歸納演繹法能夠幫助學生將知識系統化,有利于促進學生認知結構的穩定完善,并且促進學生思維的拓展與深化。
二、教學方法及具體應用
1.問答法及具體應用
初三數學復習課上采用問答教學法主要通過問答式談話和啟發式談話進行。問答法需要教師在課前做好充足的準備,且教師在課上提出的問題應該切中要害、明確具體、難易適中,教師在整個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初三數學復習課上,復習“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章節時,教師可以采用問答教學法,具體情境如下:首先:復習提問(1)寫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和求根公式。(2)解方程①x2-5x+6=0,②2x2+x-3=0。其次,教師利用“(口答)判定各方程后面的兩個數是不是它的兩個根等問題”形式,對關于“一元二次方程根與系數關系”的應用例題,進行聯系與問答。
2.發現法及具體應用
初三數學復習課上,教師采用發現法進行教學,主要是通過創設情景和學生爭論總結來實現。例如,在復習“平面直角坐標系”章節時,具體操作步驟:①創設情境。教師提出“一、三象限內,兩坐標軸夾角平分線上的點,其橫坐標與縱坐標相同;二、四象限內,兩坐標軸夾角平分線上的點,其橫坐標與縱坐標互為相反數”的規律,要求學生舉例說明該規律。②引導學生作出解答和假設。學生爭先恐后地回答問題。③學生交流與爭辯。④教師總結。教師舉例子,進一步深化學生對該規律的理解,并相應地引入和復習對稱的概念。
3.自學輔導法及具體應用
自學輔導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的,結合教師指導與檢查的教學方法。初三數學復習課上,教師采用該方法教學主要是“三個本子進行教學,即課本、練習本、答案本。例如,在復習“平面圖形”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課本及其記憶總結關于“圓形、圓錐側面、扇形、正多邊形等面積計算技巧”,并引導學生結合有關聯系體,進行相關的簡單運算。
4.綜合分析法及具體應用
初三數學復習課上,教師采用綜合分析的方法教學主要目的是對各個知識點進行綜合。例如,運用綜合分析法總結“與圓形有關的知識點”;運用綜合分析法總結“二次函數的特征”運用綜合分析法總結“與數有關的知識點”。
5.數學習題案例法及具體應用
數學習題案例法直接以例題講解的模式復習基本知識點。其特點是教師引導學生在解題中復習與鞏固所學。例如,教師可以以例題“在△ABC中,BC=14厘米,AC=9厘米,AB=13厘米,它的內切圓分別和BC,AC,AB切于點D,E,F,求AF,AD和CE的長。”分析與回顧切線長定理。
三、教學方法選取
教學方法是工作在教學一線的優秀教師對教學工作不斷總結、完善而形成的勞動成果。在具體的初三年級復習課教學過程中選取教學方法,要考慮到下面三方面因素:
1.新課程標準帶來的新教學理念
新課程標準強調基礎教育要注重素質教育,并且強調教學要堅持以人為本,在初三復習課程上,教學方法的選取要比以往更加注重以學生為本,更加注重學生的個體發展和學生思維的發展。
2.復習課程的具體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
復習課程的不同的教學任務和教學目標決定了教師選取的教學材料和學生接受知識的方法,從而決定了教師教學方法的應用。
3.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習特點
學生的心理特征、學習態度以及知識基礎情況等等,該因素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這種相互工作連接的關鍵點。
參考文獻:
[1]黃素芳.初中數學復習教學的要點及方法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1.
[2]顏庭飛.初中數學復習課有效教學方法新探[J].初中數學教與學,2011.
(作者單位 河南省平頂山黃岡中學河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