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敏
每當學生步入高中之后,我就感覺到學生成長了,愿意跟我溝通與交流了。他們也把我真正地當成了知音朋友??晌耶敯嘀魅蔚臅r候怎么就沒有發現呢?后來從一位學生與我的談話中,我才知道緣由。正是他們的畏懼與膽怯,阻礙了他們與我的交流與溝通,致使我聽不到他們的心里話,了解不到他們的困惑與苦惱,更不知道他們需要我這名教師幫他們做什么,怎樣能使他們快樂地成長。起初想讓孩子在博客中傳個圖片、動畫視頻,目的是分散孩子對網絡游戲的迷戀。結果,孩子把博客做得非常好,不僅讓自己遠離游戲,還在博客中學會了許多知識。家長的一個好的經驗,促使我先了解博客,然后自己建立與應用了博客。當我感覺博客很好時,便開始建立我們班級自己的博客。同時鼓勵學生建立具有自己特色的博客。經過近兩年對博客的應用,我總結了如下幾點:
一、博客是學生間溝通與交流的橋梁
博客技術的引入可以打破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知識傳授方式,突出強調了師生間、學生間的互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這樣有助于學生轉變學習觀念,變被動為主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1.通過日志的書寫形成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生態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辈┛腿罩臼且猿夋溄訛閮热萏攸c,以閱讀理解為書寫要求的,學生在博客書寫日志的過程中要鏈接自己所感興趣的內容,同時通過理解閱讀發表自己的主張或看法。其中一名學生非常愛好機器人,并把機器人的相關知識寫在日志上,不料班級中有許多同學閱讀了他的博客后紛紛留言,發表評論,學習興趣十分濃厚。對這名學生來講,和有共同愛好的人建立了一種博客關系,在相互分享各自的經驗、思想的過程中,自身對某一個方面的學習興趣已漸漸濃厚,并能實現知識的提升及發展。
2.通過網絡互動學習交流,促進教學評價及教學反思
博客多以師生共建博客課程的形式,老師提供詳細教學計劃、課程講義、學習資源、習題和答案,而學生則在這里提出疑問、完成習題、提交作業,實現了作業提交與批改的無紙化,同時優秀的作業可以作為樣板展示,使學生之間更多地互相借鑒與學習。一些素不相識的人也可以通過網絡參與評價,給學生和老師都提出了更加豐富、更加全面的建議,從而幫助師生從他人的角度全面地審視自己的教學反思,提高教與學的技能。
3.通過參與群體交流,增強網絡學習的協作性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用博客就所學課題內容或師生對共同感興趣的知識層面,展開群體學習。并動員學生從網上搜集整理資料,通過老師對知識信息過濾,歸納整理形成有效的博客共享學習資源。學生利用這些博客共享學習資源,靈活多樣地吸收知識材料,整理和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有了這些共享博客資源,老師和學生在學習中就能很容易學以致用,從而培養學生協作學習的能力。
二、博客是學生成長的搖籃
1.記錄學生學習的電子檔案
博客常用于學生對于教學的反饋、家長對學校教育的協作、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情況的匯報、研究性學習的學習資源收集整理,學生社團的興趣愛好活動的合作空間。這種方式可以讓教師和家長更容易了解和跟蹤學生的學習進度。
2.自我管理得到加強
學生通過建立自己的學習博客,可以記錄學習、思考的片段,可以不斷進行自我對話、自我傳播,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并對自己的學習進行思考。博客有助于學生形成批判、發展的思想,為自己未來的學習制訂計劃、指明方向。
3.學習主動性得到提高
學生可以是博客的主人,也可以是博客里的主角,他可以控制自己的學習節奏,可以通過博客學自己想學的東西,并和老師平等對話。優秀的博客也可以使學生受到夸獎,這大大提高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三、博客成為訓練寫作語言的場地
1.利用博客積累經典名篇、名句
中華民族有著燦爛的文化歷史,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經典名篇,如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經典名篇應有盡有。上有《詩經》《楚辭》《論語》;中有《三國演義》《西游記》;近有《水滸傳》《紅樓夢》。為了讓誦讀達到最佳效果,我們做了適時引導,并將自己摘錄的經典段落和名言名句寫進自己的博客,作為自己日后寫作的第一手資料。
2.讓博客成為激發學生閱讀中篇和長篇美文的志趣
當短篇美文漸漸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胃口后,我們教師便引導學生涉足中篇和長篇,每個同學都把自己最喜歡的,名著中最吸引人、感動人的故事情節掛進博客,這樣,學生的閱讀欲望就會越來越強,讀書的習慣也就形成了。
3.博客評論提升學生寫作語言的能力
博客評論是學生發自內心的感悟,很多時候體現了學生的思想與心態,同時學生也會發現自己言不達意的情況,這是好的現象,它不僅能激勵學生更好地學習語言與錘煉語言的興趣,還激發了他們學習語言文字的志趣。在評論中還開發了學生的大腦,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是學生張揚個性的最好的天地。
總之,博客是個新生事物,也是一把“雙刃劍”。我們要利用好它,要用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去完善它、管理它,讓它真正成為中學生成長的良師益友。
(作者單位 遼寧省阜新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