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英
摘 要:教學的精細化就是關注課堂的每一個細節,細節反映課堂的效果。課堂需要精細化,沒有精細化就沒有良好的課堂效果。從面向全體精細上課、基礎抓起精細分析、突出個性精心設計三個方面闡述了精細化在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關鍵詞:小班化教育;精細化;課堂教學;個性發展
隨著我國教育研究的深入和我市生源狀況的發展,很多學校都采用了“小班化”的教學方式,“小班化”教育是優質教育,它是以高質量的教育效果為追求目標。它是素質教育最優秀的教育思想、教育過程和教育效果。在“小班化”環境下,教師有足夠的精力對每個孩子進行關注,關注他們的課堂效果、關注他們的能力發展、關注他們知識和概念的生成與運用……。“小班化”教學還能使課堂教學更加有效,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發展,有效地實現預期的教學結果的教學活動。課堂就像是加工廠,教學質量的高低很大一部分由課堂產生,有效課堂一直是教師不斷追求的。如何提高課堂效果,讓課堂教學最優化?那就要使課堂教學精細化。精細化其實是一種意識,一種觀念,一種認真的態度,一種精益求精的文化。“天下大事,必做于細”,而教學的精細化就是關注課堂的每一個細節,細節往往能反映課堂的效果。課堂中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合作,兩者缺一不可,既要有前期的精心設計,又要有后期的拓展與延伸。有效課堂是結果,課堂常規是保障,課堂需要精細化,沒有精細化就沒有良好的課堂效果。
如何才能做到課堂教學的精細化呢?
一、基礎抓起,精巧分析
以前的識譜活動,老師雖然花了不少心思,卻只是老師一廂情愿式的。它只注重了老師的愿望、只注重學生個別的認識,忽視了學生的需求、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忽視了學生消化的落實,留下了許多識譜的缺憾。樂理知識往往比較單調復雜,如果靠單純地講解,學生不但不容易理解,反而覺得枯燥無味,因而在借助教具的同時,教師的語言要生動明了。如,在課堂上認識漸強、漸弱記號時,我先提問:自然界中哪些聲音是有漸強漸弱的規律?這時學生覺得很好奇,努力挖掘想象空間,說:“空房子的回聲,聲音會由強漸弱,火車進站時聲音會由強慢慢變弱”。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異常活躍,說出了許多生活中有關的一切現象,還會說出雷聲、雨聲等等。用這種形象的比喻,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直觀的理解,學生在寓教于樂中汲取知識,由厭學到樂學,由被動接受知識到主動獲取知識,這是一個質的飛躍。
二、面向全體,精細上課
對學生來說,一所學校對他人生的影響可能不是現代化的硬件設施,而是這個學校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學習氛圍。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讓一個“厭學者”變成“好學者”,不良的學習氛圍可以使一個好學者變成厭學者,良好的學習氛圍是學校一筆寶貴的財富。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我們就要從最底層的地方做起,上音樂課愛講話是課堂效率的底線,保住底線才能談低效、有效和高效。由于生源相對較差,個別教師教學方法陳舊等原因,致使部分班級的學生上課不聽講、隨意說話的現象比較嚴重,講話雖然涉及兩個人,但是受影響的同學面積廣、危害極大。時間一長,部分學生淪為音樂學習的困難者。對于學習音樂有困難的學生,要及時補缺補差,加強學法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習音樂的自信心。輔導老師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要有耐心,善誘導,多鼓勵,幫助差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針對這種現象,我想只有讓這少部分人提高注意力才能消除這種現象。于是,在課堂中加入本課演唱歌曲的節奏型。要想全班同學打出的節奏型準確,教師在示范時就要求學生必須全神貫注,一開小差,節奏就會接不出,講話的同學也會受到別人的譴責,統一的節奏不僅給課堂帶來活躍的氣氛而且本課所要掌握的歌曲節奏也能較快的吸收消化。課堂中小小的節奏精細化操作給課堂帶來的如此多驚喜,如果我們肯動腦筋,在教學的每個環節中都能做到“精細化”,我想提高教學質量就不再是一句空話。它需要我們身體力行地落實到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細節。
三、突出個性,精心設計
教師要鼓勵學生,讓他們敢想、敢懷疑、敢問。即使某些問題是可笑的,某些發現是錯誤的,某些探索是失敗的,教師也不能諷刺挖苦,而是要從積極的方面加以鼓勵,并幫助分析錯誤、失敗的原因,激發學生創造的火花。好勝心強是學生的主要性格特點之一,而在激烈的競爭氛圍中,學生最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在課堂上“表演唱”就是利用這一點,實現教學目的。激勵學生上臺來表演唱,準備了很多寶石花、小紅旗來鼓勵大膽的學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音樂教學中學生學習樂理知識感覺是最乏味的,采用分組搶答、表演的比賽形式來爭奪紅旗,從而營造了一種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例如:在九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愛心傳遞》這一課時,對于學生心中的那份愛都有不同的體會。在活動創作中我也加入集體創作。在歌詞的創作中手語“風箏”的創作有很多種,有的組在頭頂畫一個大大的圓,有的組雙手拉一條繩的樣子,同學們的想象力豐富多彩,還有的小組學生做蝴蝶的動作飛來飛去……五花八門,可愛至極。最后,在同學們一致通過下的動作作為本班的手語歌曲。在生生互動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傾聽他人意見也能發現自己的局限性,從而激發個人努力,提高課堂效果。當自己的觀點被同學認同和肯定時,心中充滿成功的喜悅,也滿足了自己被尊重和自我實現的需要。
總之,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時代的要求,是音樂課堂教學自身發展的要求,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要想成為真正的、有效的音樂課堂教學,就必須在“實”上做文章。從小處入手,要把“小事做細,細事做精”。課堂是教育教學的主要渠道,課堂管理精細化了,教育教學質量就必然會大為提高。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一定會使音樂教學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汪中求.精細化管理.新華出版社,2005-05.
[2]朱慕菊.走進新課程.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6.
(作者單位 江蘇省南京市第二十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