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冰

9月2日—3日,“2013華為云計算大會(HCC2013)”在上海世博中心拉開帷幕。延續去年“精簡IT,敏捷商道”的主題,華為攜手英特爾、SAP、希捷等眾多全球合作伙伴積極探索IT基礎設施創新,并首次推出IT領域創新的“Fusion” (融合)戰略。
經過4年的發展,華為云計算大會已經成為ICT行業的頂級盛會之一。為期兩天的大會不僅展示了國際最前沿的IT技術,還吸引了1萬名客戶、合作伙伴、業界專家學者、媒體和分析師參與。眾多全球合作伙伴,分享創新信息化解決方案和前沿技術,共論IT實踐和變革之道。
華為云計算大會已經慢慢構建成以中國廠商為主導的IT產業盛會,逐漸成為像英特爾IDF、甲骨文OpenWorld一樣的業界風向標。
“精簡IT,敏捷商道”
伴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和應用,CIO們常常為“IT不能承受之復雜”而苦惱。華為一直倡導“精簡IT,敏捷商道”,致力于化繁為簡。本屆大會繼續展示了能夠詮釋這一理念的創新IT產品和解決方案,包括服務器、存儲、云計算平臺、數據中心、網絡、無線和統一通信等,幫助各行各業的客戶打造更精簡、更高效的IT系統。
華為IT云計算產品線總裁任志鵬指出,許多企業CIO感慨:“現在不是我在管理數據中心,而是數據中心在管理我。”如何對龐大的IT體系進行全面有效的管理,是擺在企業CIO面前的共同難題。
讓IT走向復雜化的,不僅是企業在水平層面不斷擴張的基礎設施,還有各種垂直煙囪式的業務系統,及其所產生的源源不斷的大數據,比如微信、微博將人群的情緒數據化,PM2.5將大氣質量數據化,如此種種,無不顯示著大數據從互聯網消費者領域向企業領域的不斷滲透。
而企業信息化程度更高,隨著企業各業務系統不斷發展,產生的源源不斷的數據像一條條割裂的信息高速公路,各系統之間的業務耦連關系、數據交互關系會越來越頻繁和復雜,就像數字立交橋一樣網狀、立體地交織在一起,IT運營和管理的復雜度指數上升。最終支撐整個公司的IT系統會像個龐然大物一樣臃腫不堪,逐漸走向崩潰的邊緣。
在企業數據中心巨變的同時,過去5年里,用戶終端更是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5年前羅馬教皇出現在公眾視野的時候,每個人都拿出傳統的(數碼)照相機記錄這一時刻,信息儲存在存儲卡中,相機是離線的,要進行信息的分享和處理依然需要依賴傳統的PC設備;如今教皇再次接見公眾的時候,所有拍照的人使用的都是各種智能手機,信息的記錄、存儲和分享已被云端的iCloud、Fackbook、Twitter代替,教皇本人辦公使用的筆記本終端也變成了時尚的iPad。
如今,永遠在線的智能終端基本取代了原來離線的啞終端,智能化便攜設備成為我們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企業員工個人智能終端和企業IT辦公PC終端之間的關系也在趨向模糊,員工個人的智能終端除去服務于個人信息消費與娛樂外,正越來越廣泛地被用于企業IT移動辦公,這就是所謂企業BYOD浪潮。
在這個浪潮下,如何把BYOD設備納入整個企業的IT架構統一管理,如何能夠在保障企業核心信息資產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讓企業員工利用智能化移動設備實現企業生產效率的提升,是擺在CIO與IT部門面前的一個新挑戰。
華為IT產品線總裁鄭葉來以華為公司為例,以前,每年不僅需要花費數以億計的IT設備投資在全球7大數據中心和300多個分支機構,更需耗費數倍于設備成本的投資用在IT的運行管理上。
“面對孤島式的計算、復雜的數據中心網絡、越來越海量的存儲,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用自己的產品,為自己的IT系統帶來變化。在這20多年的經歷和成長中,華為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基因,那就是把產品性能做到極致,讓產品的使用變得極簡。”
亮點頻現
本屆大會的最大亮點,就是華為首次引領創新推出“Fusion”(融合)戰略,通過計算、存儲、網絡、虛擬化、數據中心等技術創新和融合,采用開放架構與第三方系統融合,實現精簡部署、精簡運維和精簡管理,快速滿足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提升企業效率,進而實現“敏捷商道”。
沿著數據中心不斷“云化”的進化方向,華為圍繞“Fusion”(融合)戰略,推出了系列IT產品和解決方案,包括全球首個“融合數據平面”的存儲理念、全球首個全分布式性能最強的云操作系統FusionSphere3.0、性能最佳的FusionCube融合一體機2.0等等,讓“Fusion”(融合)戰略變成了實在可行的解決之道。
此外,本屆大會華為精心設置了200多場專題論壇,聚焦時下熱門的技術議題如大數據、云計算、虛擬化、數據中心變革、數據中心傳輸、融合一體機等。與此同時,華為還分享了今年在行業信息化方面的進展,介紹電子政務、平安城市、醫療、教育、金融、交通等行業解決方案,如交通行業3G/4G快速鐵路信號覆蓋、醫療行業的遠程醫療方案、金融行業的大數據、可視化的金融服務解決方案等。華為致力于成為企業信息化的最佳創新合作伙伴,推動企業信息化進程,提升企業運作效率。
堅持“被集成”戰略
華為副董事長徐直軍表示,IT產業是一個開放的產業,華為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堅持聚焦在面向未來的云計算數據中心解決方案,包括服務器、存儲、數據中心網絡、云操作系統以及云管理等基礎產品。同時華為堅持開放合作的戰略,致力于與各個行業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提供創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為企業的數字化重構提供差異化、有競爭力的解決方案和服務。
華為企業業務一直堅持“被集成”戰略。所謂“被集成”戰略,第一重含義是商業模式,即華為希望更多的是由合作伙伴面向客戶簽約;第二重含義是指將華為聚焦的企業ICT管道產品和解決方案集成到合作伙伴的方案中,提供給最終客戶。
華為IT產品線總裁鄭葉來表示:“在IT轉型的商業革命中,華為以IT作為未來戰略的增長點,積極創新,推動變革,促進IT轉型發展。華為投入超過1萬人構筑IT能力,在美國、加拿大、歐洲、俄羅斯等研究所開展IT技術領域的能力布局,與業界頂尖的科研院校展開合作。順應融合的大勢,華為秉承開放合作的思想,不斷探索IT融合之道,和伙伴們全力合作,構筑解決方案競爭力,為客戶創造價值。”
理解用戶需求,和客戶共同創新,幫助用戶實現敏捷商道,是華為一直致力實現的目標。作為上海新地標的“上海中心”, 借助華為公司自主研發的云平臺,整合業內軟件開發商資源,打造了中國第一朵服務于工程建設的BIM(建筑信息模型)云。在云計算大會上,“上海中心”和華為舉行了隆重的BIM云啟動儀式。BIM云的啟用,使得工程建設行業的企業可以根據各自的需要,通過互聯網租用計算基礎設施、軟件和系統,從而大量減少硬件和人力的維護費用。
基于客戶需求,通過提供富有競爭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華為在IT市場實現飛躍,獲得政府、交通、能源電力、金融、大企業等行業客戶的廣泛認可。截至今年8月,華為在全球成功部署330多個數據中心,其中70多個為云數據中心,與全球260多個云計算客戶發掘云的商業價值,并交付全球規模最大、應用場景最復雜的華為10萬并發規模的桌面云項目。與此同時,華為在存儲和服務器市場也取得突飛猛進的成績,成為首個進入Gartner全球主流存儲廠家名單、Gartner刀片服務器魔力四象限的中國企業。2013年Q1,華為存儲在中國區的發貨套數排名第一,全球發貨套數及容量排名第八;2013年上半年華為服務器出貨量躍居中國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