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玉英 王曉娟
鎮痛泵因有減少疼痛所引起的不良反應、術后并發癥,有利于術后康復等優點,已被手術科室廣泛應用。但隨著鎮痛泵的應用,患者可出現惡心、嘔吐、尿潴留等術后藥物不良反應,造成了術后患者不同程度的痛苦[1-2]。筆者對100例骨科手術后患者使用鎮痛泵后引起的不良反應及其處理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廣東茂名市石化醫院骨科收治的術后硬膜外留置鎮痛泵患者100例(男57例,女43例),年齡15~86歲,其中<30歲25例,30~50歲35例,>55歲40例。腰椎手術41例,全髖關節置換術30例,肌骨骨折內固定術24例,脛腓骨骨折內固定術5例。
1.2 方法 本組患者均在連續腰1~2硬膜外麻醉下進行手術,術后保留硬膜外導管。由手術室麻醉師將鎮痛泵直接接上硬膜外麻醉管帶回病房。鎮痛劑為嗎啡5 mg、羅哌卡因16 mL、氟哌利多2.5 mg加0.9%生理鹽水稀釋至100 mL。持續輸注2 mL/h,留置時間一般為48~72 h,72 h后由麻醉師拔除硬膜外導管。
2.1 腸胃功能紊亂 常見表現有惡心、嘔吐、腹脹和肛門排氣延遲等。由于嗎啡等阿片類藥物有抑制腸蠕動的副作用,故應用鎮痛泵患者比其他患者腸功能恢復要慢1~2 d。為盡快恢復腸功能,早日進食,促進術后康復,可用番瀉葉泡服,同時輔助患者翻身。另外惡心、嘔吐是由于嗎啡等阿片類鎮痛藥物興奮延髓的化學感受器所引起[3]。雖然鎮痛劑內加用了氟哌利多等鎮吐藥物,但由于個體差異,仍有少數患者發生惡心、嘔吐,且術后噪聲、搬動能加重惡心感,應盡量避免[4]。而嘔吐又影響食欲,故嘔吐時護士應加強心理護理,囑患者做深大呼吸,讓患者平臥,頭偏向一側,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發生吸入性肺炎,如嘔吐劇烈時,可按醫囑服用胃動力藥物如胃復安作用于腸道,增加腸蠕動,促進胃排空,腹部熱敷。足三里新斯的明封閉,并建議患者暫禁食或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可減輕胃腸道反應。
2.2 排尿功能障礙 主要表現為尿潴留。由于鎮痛藥阻滯了膀胱肌的神經傳導,反射功能受到抑制,膀胱平滑肌收縮無力和尿道括約肌痙攣造成排尿不暢或殘余尿增多產生尿潴留。對術后未留置尿管患者,術后1~2 h做膀胱區熱敷和按摩,改變患者體位,條件反射刺激誘導排尿,無效時應立即留置導尿管。對術后留置導尿管的患者,護士要做好會陰護理,防止尿路感染,拔除尿管的時機應選擇在拔除鎮痛泵后。
2.3 呼吸抑制 治療量氟哌利多、嗎啡對呼吸有抑制作用,使呼吸頻率減慢。鎮痛劑最危險的不良反應是抑制腦干的呼吸中樞,導致呼吸衰竭[5]。雖然鎮痛中呼吸抑制發生率極低,但危害甚大,故應引起重視。一旦出現上述表現,停用鎮痛泵,應立即報告醫生,采取急救措施,即靜脈搏注射納絡酮0.4 mg,同時取適宜體位,保持呼吸道通暢,加大給氧流量,加強呼吸及血氧飽和度監護。
2.4 低血壓、瘙癢 嗎啡可促進組胺釋放,擴張外周血管,致使患者出現低血壓、瘙癢反應。輕度瘙癢時于停用鎮痛泵24 h后逐漸減輕并消失;瘙癢嚴重時防抓傷皮膚,并按醫囑給予抗組胺藥物,如血壓較基礎血壓低20%時,可給予快速補液,按醫囑給予麻黃至少15~30 mg靜脈注射,如無效時,應立即停用鎮痛泵。鎮痛期間,采用24 h動態心電監護,以便觀察血壓、脈搏等情況。
2.5 中樞神經癥狀 主要表現為頭暈、頭痛、表情淡漠、昏睡、精神恍惚、胡言亂語,甚至嗜睡、意識模糊等,這是由于嗎啡可直接滲入蛛網膜下隙后抑制中樞神經而產生上述癥狀。應給予舒適體位、持續氧氣吸入及嚴密觀察意識,如出現嗜睡或意識模糊,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定時呼喚以刺激其意識,并及時報告醫生,視患者情況稀釋鎮痛劑濃度或停用鎮痛劑。
2.6 壓瘡 其癥狀好發于骶尾部,由于鎮痛治療,使患者骶尾部以下感覺麻木,對疼痛感覺遲鈍,翻身活動不及時等引起,故術后要做好交接患者皮膚情況,加強皮膚護理,每1~2 h翻身1次,并按摩骶尾部受壓部位皮膚。
經過臨床觀察,12例患者出現惡心嘔吐,11例患者出現腹脹及肛門排氣遲緩,1例患者在術后8 h時出現了嚴重的呼吸抑制,呼吸頻率6~8次/min,有7例患者出現胝血壓,9例患者出現瘙癢,7例患者出現頭暈頭痛,3例患者出現昏睡,出現嗜睡及意識模糊各2例,32例患者術后已常規留置尿管,其余38例有19例出現尿潴留。以上患者均及時發現,并及時給予對癥處理或拔除鎮痛泵后痊愈,未留下后遺癥。另外還有1例發生壓瘡,發現后經及時治療,預后良好(見表1)。

表1 不同年齡段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鎮痛泵的優越性已得到廣泛認可,不僅能緩解術后患者疼痛,還有利于調整患者心態,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幫助其度過圍手術期。但使用鎮痛泵時容易出現一些不良反應(見表1),應引起臨床重視。
在骨科手術患者中有大部分是老年患者,有些患者還合并了其他心血管系統的疾病,而從表1的統計來看,使用鎮痛泵引起的不良反應,年齡大或體質差的患者發生率較高。故筆者在臨床使用鎮痛泵時,要細致觀察、合理預防和及時處理,尤其是對體質差和年老患者應特別慎用或少用,否則會帶來不必要的痛苦,嚴重時可危及生命。所以在鎮痛泵推廣的同時,要求大家在做好術后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對鎮痛泵的相應護理,并為充分發揮鎮痛泵的作用做好輔助護理,提高醫療服務水平,有利于促進患者康復。
[1]柳娟,岳云.如何在提高鎮痛泵鎮痛效應的同時減少其副作用[J].國外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1999,20(2):89.
[2]張文其,鄧碩曾.術后病人自控鎮痛與惡心嘔吐[J].國外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1999,20(2):51.
[3]周自永,王世祥.新編常用藥物手冊[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5:83.
[4]趙存鳳,姚梅芳,趙季軍,等.患者自控鎮痛的問題分析與護理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3):222-223.
[5]陳旭素,孫來保,鄭玉鳳,等.術后鎮痛副作用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實用護理雜志,2000,16(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