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迪
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啟動,引起日本媒體極大關注。他們認為,這是中國政府新一輪大規模開放的重大信號,“明確表明中國政府在試驗區內吸引外資的姿態”。
從今年7月開始,日本媒體連續跟蹤報道上海自貿區的各種最新動向。各種綜合研究機構,也在評估自貿區的機會。此外,還有獨立的經濟學家,也相繼舉辦有關講座分析上海自貿區的各種可能性。
最近日本媒體發現,上海自貿區竟有28平方公里,這相當于東京都環城城鐵“山手線”內面積的一半。盡管此前“脫中國論”(從中國撤資并轉移至東南亞等地區)一再被渲染,但在如今的日本媒體上,類似年初的那種中國經濟悲觀論正在減少,因為他們看到,中國經濟正在穩步回升。
日本媒體認為,近年來上海經濟結構需要調整,面臨轉型期,整個城市都在摸索轉型的契機。從這個意義上說,上海自貿區的建立,對上海是一大利好,可以促進上海的經濟結構調整。
今年8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國務院,可在上海自貿試驗區內停止實施《外資企業法》等法律。次日,《日本經濟新聞(早刊)》就認為,上海自貿區的啟動,是“中國金融、服務業自由化向前邁出的一大步”。該報認為,“在經濟都市上海設立自貿區,且大幅度放松貿易、金融限制,這明白無誤地表明,中國將加快以上海為起點的經濟改革態勢。”
日本高度重視上海自由貿易區,是因為日本企業在上海存在重大利益。據了解,在上海有4500家日資企業,另有5.6萬日籍人士在上海長期居留,按日本政府的統計,以城市計算,上海是日本人在海外最大的居住地。而日本企業往往選擇上海作為它們投資中國的總部,與上海的投資環境密切相關。
另外,從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的角度看,日本也十分重視上海自貿區。據日本媒體報道,今年6月習近平與奧巴馬會晤時曾提出,請美方隨時通報TPP談判進展情況。據悉美方答應了這個要求。這在日本是受到高度關注的話題。多家日本媒體認為,中國迅速推進自由貿易區項目,似有為加入TPP做準備的意圖。他們還特別注意到了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關于“中國是否加入TPP,將根據中國國家利益進行評估”等類似報道。甚至有日本媒體引用來自中國的消息稱,中國有意加入TPP,政府高層正研究此事。而且中方希望將上海作為加入TPP前的一個試驗窗口,在此取得經驗后向全國推廣。另外,近日有日本媒體透露,日本加入TPP談判受挫,年內難有結果。
目前全球約有80個國家或地區設有1200個自由貿易區,中國設立自貿區有其強項,這就是來自政府的強有力支持。但也有日本媒體認為,盡管保稅區與自由貿易區在法律制度方面并無大的差異,但迄今為止上海綜合保稅區主要做國內貿易,缺乏國際貿易特別是服務貿易、保稅期貨貿易等方面的經驗,而要掌握這些技能,需要一定時間。
現在日本企業最關注的是上海自貿區的政策細則。據最近發表的一系列政策,自貿區內將大幅度簡化通關手續;在投資方面,將對投資企業提供企業所得稅優惠待遇;在金融方面,也將實行外匯交易自由化,域內企業人民幣結算手續也將大幅簡化等。
三菱東京UFJ銀行一名資深投資顧問認為,上海自貿區將降低企業的通關成本,并鼓勵企業從事服務貿易,有利于推動貿易量的增加,促進物流企業的國際業務發展。外匯自由化還可促進三地貿易的發展。同時,加工企業也可以考慮在自貿區內建立它們的全球供應鏈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