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麗華
摘 要:針對職高學生、政治課的特點,實現職高思想政治課教學生活化要從課前準備、課堂教學、課后實踐三方面著手,使學生感受到知識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
關鍵詞:職高政治;生活化;教學方案
教學的生活化是將教學活動置于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愿望,同時將教學的目的、要求轉化為學生作為生活主體的內在需要,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薄V新殞W生由于和社會的接觸和交往比較頻繁,且畢業后便進入社會從事職業活動,所以,他們對社會的認識和了解的需求特別強烈。思想政治課作為一門對學生思想品德具有主導性影響的德育課,可以幫助他們領略人生哲理,提高修養,正確認識把握自己,真正地熱愛自己的專業,從而在自己的專業道路上得到持續發展。那么,職高思想政治課要實現教學生活化,可以從哪幾方面著手呢?
一、做好課前準備,實現教學方案的生活化
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和基礎,就是做好課前準備。職高思想政治課理論性、實踐性強,但教材內容相對簡單,只要我們在做教學準備時能結合職高學生的特點,聯系生活實際,就會取得好的教學效果。所以要實現教學方案生活化,課前準備需要注重三個方面:一要認真閱讀教材內容,篩選與實際生活聯系的案例。教材上的案例雖具有典型性,但有些案例不符合當地實際情況,不具備說服力。這就要求教師要設法收集一些與當地實際相符的案例,同時注意設置好課堂上探究的材料和問題。二要分析并找出與教材內容相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因為關心時事、關注社會熱點是青年學生的共同特征,職高生也不例外。授課時每談到和教學內容相關的國內外熱點時事,同學們總能聚精會神地聽,積極地參與討論,教學效果非常好。三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搜集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貼近生活、貼近社會、貼近專業的材料。這樣既能幫助教師收集更多的教學資源,又能給職高生充分接觸、了解社會的機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二、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實現職高政治課堂生活化
實現課堂教學生活化的關鍵是教師。教師要善于從職高生的生活實際,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形式,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其在感受、分享和回歸生活的過程中學習知識,品味人生。
1.利用多媒體提供生活素材使導入新課生活化
職高學生普遍基礎差,對學習不感興趣,授課時能結合一些生活實際,教學效果會更好。例如:在講“多種多樣的商品買賣”時,利用多媒體提供的視頻和圖片,將現實生活中多種多樣的商品買賣現象導入課堂,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注意現實生活中商品種類和變換形式的多樣性,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各種商品買賣的現象出發,激發學生探究商品、貨幣內涵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商品的內涵。
2.針對職高生中存在的特有現象,適時對其進行思想教育
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職高生大手大腳,泡網吧、戴首飾,屢見不鮮,踐踏草坪、損壞公物也成了不少職高生的常態。針對中職生中存在的這些問題,在講到“構建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時,通過與學生“算賬”,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引導他們認識到養成勤儉節約、愛護環境等良好習慣的重要性。
3.開展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的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學生已很厭倦。如能開展與學生實際密切相連的課堂活動,必然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在講《職業道德》中的“形體姿態禮儀”時,讓幾位同學上講臺表演坐姿、站姿、行姿等,臺下的學生觀看后指出優缺點,談感想,探討形體姿態禮儀的具體要求。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寬松的課堂氛圍下,引導學生潛移默化地掌握知識。
三、課后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使教學內容生活化
只講大道理,有時學生會反感。通過參與,學生會有更多的收獲,而且容易內化知識。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崩碚撆c實踐相結合,是生活化教學的精髓。教學活動中設計一些參與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生活的課后探究實踐活動,有利于學生學會觀察思考社會現象,注重實踐體驗與感悟,培養學生辨析是非,參與實踐的能力。例如:在講“職業道德與法律”時,設計了一些社會調查、社區服務、勤工儉學、頂崗實習等社會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把課堂延伸至課外,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實際能力,教學效果非常好。
總之,在教學活動過程中,只要我們把握好教材,密切聯系職高學生的生活實際,進一步結合社會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并采用恰當的教學策略,就會很好地實現職高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生活化。
參考文獻:
張可君.經濟政治與社會教學參考.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7.
(作者單位 山西省代縣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