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芳
美術欣賞課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藝術修養(yǎng),而且有助于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和形成健康正確的審美觀。作為美術教師,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在課堂上欣賞好一幅畫、一件作品,更重要的是帶動學生能獨立去認識美,有選擇地接受新觀念。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在美術欣賞課中的鑒賞能力呢?
一、樹立新的教學理念
在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時,教師的啟發(fā)尤其關鍵。欣賞教學應該是互動的,是師生之間的一次審美合作,是平等的參與和交流的過程。對于學生在欣賞時的表現,教師不能像法官一樣急于判定對與錯。欣賞時要有重點,那些有代表性的、風格獨特的作品,教師要引導學生加深理解,留下深刻印象。
二、欣賞的內容不可過深
對于美術作品,可以說古今中外佳作甚多。所以,在欣賞作品時,那些超出了學生欣賞能力的東西,教師要少講或不講;對于學生看得見、摸得著、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內容,要指導學生重點欣賞,如某一點的線條、構圖、明暗等。
三、欣賞的手段要多樣化、生動化、藝術化
在美術的課堂教學中,避免教師枯燥無味的講解,別讓學生干巴巴地聽,教師要努力營造一個寬松自然的課堂教學氛圍,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受到藝術的熏陶。教師可以采用故事、提問、討論、觀察等多種形式,還要充分結合掛圖、錄像、光盤等現代教學手段,增強欣賞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
四、欣賞時間不宜過長
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所以在教學中,由于欣賞內容過多,欣賞時間過長,學生就會厭倦,效果往往是事倍功半。所以,教師可以把欣賞教學貫穿于平時教學中,使欣賞與傳授知識相結合。
五、欣賞完要有總結
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較低,在欣賞課上,他們可能只是對作品的皮毛有所把握,而并沒有把握住作品的精髓所在。他們對作品欣賞的方法沒有清晰地掌握,所以,教師在學生欣賞完作品之后,一定要對獎賞作品的方法做適當的總結。
六、教師要提高對欣賞課的認識
在現代的課堂教學中,有很多教師對欣賞課的態(tài)度是應付了事,出示幾幅作品,同學之間簡單談談,便輕描淡寫地一帶而過。甚至有的教師對其鑒賞的作品也不很了解,這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舉動。教師要提高對欣賞課的認識,首先對作品有一個較全面深刻的理解,其次在欣賞的方法手段、教具的使用以及學生的接受能力方面教師都要做到心中有數。備課越充分,教學效果就越佳。
作為一名農村學校的美術教師,我希望我的學生會像城里的孩子一樣享受到較好的美術教育,通過美術讓他們來觀察了解這個世界,充分發(fā)揮藝術學科的魅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美術素養(yǎng)。
(作者單位 吉林省集安市腰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