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競爭的加劇,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也日益突顯。以一名患有精神病的大學生為案例,詳細闡述針對存在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高校應如何開展工作以幫助學生走出困擾,健康成長,對其他高校開展同類工作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大學生;精神分裂;教育方法
一、案例描述
李某,男,大一學生,河南省周口市人,父親是高中教師,母親為銀行職員,從小父母管教比較嚴厲,學習刻苦,成績優異,但高中期間因患病,成績下降,復讀一年后考入我校。李某在軍訓期間就表現出行為異常,后來情況不斷加重,心理咨詢中心將其轉介到醫療機構,經醫院診斷該生患有精神分裂癥,須接受藥物治療。
“老師,我是李某,××班的,老師我不想當班長了,因為高中時我當班長得過抑郁癥,我害怕我當不好,再犯病,我不想再犯了,老師我想當個正常人。”這是李某第一次給輔導員打電話,也是輔導員老師和李某的第一次直接接觸,這個電話讓輔導員老師覺得十分奇怪,因為軍訓期間學院根本就沒有提過要選舉班級干部的事情,而且當時他說話的語氣非常緊張,語速很快,說完就掛斷了電話。這次電話溝通后李某給輔導員留下了較深的印象,不過當時輔導員老師只是覺得這名學生可能有些適應不良,壓力過大,并沒有思考更多。
軍訓結束,學生的學習、生活一切都步入正軌,李某也再沒和輔導員聯系過。就在輔導員老師以為李某已經適應了大學生活的時候,他的班長給輔導員老師轉發了一些李某的短信:“王哥,我感覺我在咱們學校待不下去了,隨時都會被整死,您幫我想個活路吧,我想回家……王哥,我活得太累了,本來以為到大學就沒事了,可誰知道悲劇還要重演,我什么都不要了,那也好過被整
死……”看過短信內容,再聯系他軍訓期間的奇怪表現,輔導員覺得問題十分嚴重,為了更好地幫助李某,輔導員與其家長取得了聯系,但家長好像并不是十分緊張,而且堅稱孩子只是比較要強,壓力有點大,決不會出任何問題,請老師放心。家長的態度讓輔導員的幫扶工作十分難做,于是輔導員到心理咨詢中心找到了我,希望能得到一些專業上的幫助。在對李某的咨詢中我了解到李某的問題不僅僅是壓力過大,人際關系不良,還存在著敵視、多疑、妄想等比較典型的精神分裂癥癥狀,如:他堅信高中老師是通過在校園廣播里播放文章和歌曲的形式去教育他,堅信學校領導和騰訊公司合作運用微博和QQ空間來監控他,堅信他走在校園路上經常有人看他,還經常有人在他身邊罵他,堅信他班的班長對他有意見,總是故意詆毀他等等。李某活在自己想象的一個極度不安全的世界里,十分痛苦。鑒于李某的問題比較復雜也比較嚴重,我建議院系應該讓家長來校共同商量如何幫助李某。
家長雖然來到了學校,但是很不配合學校的工作,無論輔導員怎樣與家長溝通,家長始終不愿說出孩子上大學前的實際情況,堅稱李某一切正常,只是性格有點問題。但在隨后的咨詢過程中,我發現李某精神分裂的陽性癥狀越來越明顯,而且了解到李某在高中時就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癥,從高二至今一直在服用利培酮(一種抗精神病藥)。李某的情況非常嚴重,如不及時治療隨時可能出現問題。為了能使李某得到及時醫治,我與李某的父母分別長聊了兩次,李某的父母最終決定配合學校,讓孩子接受治療,但前提是孩子不能休學,要一邊學習一邊治療,并同意由媽媽陪讀。按照我的建議,李某的父親帶他去吉林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重新做了檢查,結果仍診斷為精神分裂,醫生建議其繼續服用利培酮,同時還要再加服路優泰(抗抑郁、焦慮藥)。
二、案例分析
1.自我認識存在嚴重偏差,極度自卑又極度自負
時而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時而認為自己十分了不起,別人都不如自己。
2.易激動,自控能力差
該生比較固執,不能聽取其他人的意見,在與同學、老師的交往過程中,情緒特別容易激動,極有可能出現自傷及傷人情況。
3.不擅長交往,孤獨
長期封閉自我,缺乏與周圍人的接觸交往,對他人存在嚴重的戒備和不信任,不知道如何與人保持良性溝通,沒有朋友,十分孤獨。
4.存在嚴重的心理障礙
經醫院確診他患有精神分裂癥,懷疑、敵視、妄想、抑郁、焦慮、負罪感等精神分裂癥狀十分突出。
三、教育方法
鑒于李某的實際情況,我建議該生在治療期間,咨詢中心、院系、家長三個方面應該互相配合,齊心協力共同做好李某的幫扶工作。
1.心理咨詢中心
(1)定期為李某提供個體咨詢服務,幫助其建立自信,引導其重新建立認知系統,找回真實的世界。
(2)及時與院系、家長反饋李某情況,指導院系、家長科學、有效地開展工作。
2.院系
(1)輔導員、班主任應經常與其談心,隨時把握李某的思想與心理動態,并盡力幫助其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2)幫助學生建立強大的支持系統。做好代班、班委人員、寢室同學的思想工作,讓他們不要用異樣眼光去看待他,在學習、生活中多幫助、關心他,遇到問題時多包容他、理解他,使他感受集體的溫暖,給他成長的力量。
3.家長
(1)定期帶李某去醫院復查,并監督其按時吃藥。
(2)無條件給予李某支持,相信李某,并給他積極能量。
(3)及時向心理咨詢中心和院系反饋李某的情況。
四、教育效果
該生目前治療效果良好,家長已不用再陪讀,雖然仍在做心理咨詢,但心態比較積極,情緒比較穩定,學習、生活都比較順利。
五、案例反思
1.高校輔導員應該掌握一些心理學的相關知識
在維護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工作中,輔導員老師扮演著無可替代的重要角色。然而,要想真正發揮有效作用,輔導員必須學習心理學知識,掌握危機干預的技巧、方法。
2.不放棄每一個學生
當代大學生是思想前衛、特立獨行的一代,無論是什么的樣學生學校都不能輕言放棄,應該幫助所有學生共同成長。
3.及時掌握學生動態
受社會、家庭、學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極為復雜,學校應通過面談、電話、QQ、班級心理委員、任課教師、家長等多種渠道及時掌握學生的動態,這樣既可以全面、準確地了解學生的信息,避免有問題的學生發生過激事件,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又可以更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江榮光.心理咨詢與治療(修訂版)[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5.
[2]樊富珉,張小喬,胡俊娟.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
(作者單位 東北電力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