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繼芹 韓 濤(山東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濟南,250355)
針灸推拿專業實踐創新人才培養3C+E模式構建的回顧與思考
湯繼芹 韓 濤
(山東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濟南,250355)
根據社會需求,積極探索適合中醫高等院校針推專業人才培養需要的模式,確立以實踐創新人才培養為目標,構建了以傳承、實踐、創新、應用為主干的教學內容體系。實踐并驗證了課程教學與課外實踐緊密結合的教育教學方法體系。形成了校內過程評價與社會認同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
針灸推拿;實踐創新;培養模式
在目前大眾化教育背景下,針灸推拿學專業本科生規模不斷壯大,教育的質量尤其創新能力的培養問題已引起了教育界的高度關注。針灸推拿學科由于創新能力不足,導致治療病種萎縮和社會服務能力下降。高等教育承擔著培養高級專門人才、發展科學技術文化、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大任務[1]。中國針推界當務之急是找出創新人才培養的滯礙因素,并據此改進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目前國內有30余家醫學院校開辦了針灸推拿學專業,其培養模式大多沿用基礎課-臨床課-畢業實習三部曲[2]。隨著醫學教育改革的深入開展,國內各大中醫藥院校,如上海中醫藥大學[3]、湖北中醫學院[4-5]、遼寧中醫藥大學[6]等兄弟院校,針對人才培養模式中的實踐技能培養,對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修訂,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進行有機融合,成立針灸推拿技能實訓中心,積極開展學生技能培訓。長春中醫藥大學[7]、北京中醫藥大學[8]、山西中醫學院[9]等將師承家傳融入中醫教育中,注重加強中醫人文素質和中醫臨床能力培養,著力探索融“院校教育—師承教育—家傳教育”為一體的新型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成都中醫藥大學提出“六重”的教學工作指導原則,即重基礎、重經典、重實踐、重能力、重規律、重個性。江西中醫學院[10]開設中醫經典課程,注重開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相關課程。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西方國家也非常需要受過正規培訓的針灸推拿專業人才,國內中醫藥院校大多針對性培養外向型、復合型針灸推拿專業人才。
在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縱深調研工作中,深切體會到針推專業要想適應時代發展,滿足社會需求,必須注重經典學習、強化臨床技能、培養創新和創業能力、突出英語應用能力。
我校針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研究大致經歷3個階段。
1.1 2001至2005年,針推專業作為山東省特色試點專業進行重點建設,省級教研項目“針灸推拿專業改革”獲省級教研成果三等獎,確定了針推專業建設應加強技能訓練和英語應用能力的培養。
1.2 2005至2008年,校級教學改革專項課題“基于‘3C’理念的針灸推拿學創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獲山東中醫藥大學校級教研成果二等獎,提出“3C”概念,即以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業能力為核心,建立學習經典(Classics of Acumox)、加強臨床技能(Clinical skill of Acumox)、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Creative ability)為主線的理念。
1.3 2008至2011年,校級教研課題“基于‘3C’理念的針灸推拿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研究”特別指出針灸推拿學3C人才培養模式;2011年,山東中醫藥大學重點研究項目“基于針灸推拿特色專業實踐創新人才培養的理論研究與教學體系構建”明確了“3C+E”的人才培養模式,突出英語應用能力(English application abillity)的培養,構建適應經濟、社會和醫學發展所需的針灸推拿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見圖1)。

圖1 3C+E體系示意圖
根據中醫類院校辦學特點、教育現狀以及人才培養模式的追求和反思,通過大量調研和實踐經驗總結,深入開展針灸推拿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從人才培養目標整體要求出發,創造了一套既符合教育科學規律,又具備鮮明特色的針灸推拿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明確人才培養定位和目標,并構建出與之相配套的課程體系。在人才培養方案、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實踐教學體系、教學質量監控體系等方面進行了大量論證并實施改革,保證了人才培養質量的全面提高。
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是尖子人才培養與應用基礎型人才培養,真正體現專業辦學特色[11]。具體來說,一是重視對學生基礎理論和基本素養的培養,不僅僅是專業技能方面的素養,還包括綜合素養,特別是中醫經典理論素質,旨在著眼于知識結構的完善和綜合能力的提高;二是既要培養具有專門技術的針推人才,也要培養適應能力廣的復合型人才(如外向型人才),以適應社會多層次的人才需求。
根據培養目標,按照培養善于在繼承中創新[12]、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方面具有較高素質的專門人才的需要進行課程設置。其主干學科是中醫學和針灸推拿學。核心課程是《中醫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經絡腧穴學》《針法灸法學》《針灸治療學》《推拿練功學》《推拿手法學》《推拿治療學》《中醫骨傷科學》《正常人體解剖學》《神經病學》等課程。特色課程是《內經選讀》《金匱要略選讀》《傷寒論選讀》《溫病學》等中醫經典類課程,以及《針灸推拿文獻選讀》、《實驗針灸學》等專業提升類課程[13]。
通過人才培養方案調整、課程建設等多種手段強化基礎教學,同時不斷深化教學改革,引進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加強實踐教學,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拔尖創新型人才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首先,從專業設置入手,構建基礎理論教學平臺。強調針推學生從事專業和創業實踐應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其次,進一步強化基本技能教學[14],通過對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設置的調整,進一步突出基本技能類課程的重要位置。探索OSCE[15-16]平臺建設,構建臨床技能教學考核體系,并通過教學模式和考核方式改革,強化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第三,合理劃分學習階段,根據不同學習階段的要求,設定不同的培養目標,開設不同的課程。第四,著力構建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實踐教學體系。針灸推拿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學生動手能力和操作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著臨床治療效果,是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為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實行課內增加實踐課時、課后實踐大練兵的策略。開展基于“OSCE”構架的臨床技能培訓,有效利用第二課堂,如社區義診、暑期三下鄉、社團活動、校醫院掛職、創業大賽等為主要內容的培養體系,加強學校與社會的結合、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學與科研的結合,著力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研究創新能力和社會服務能力。
教學改革和教學建設的各項措施在我校針推專業人才培養中產生了積極地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穩中有升,成效顯著。考研率、四六級英語通過率穩定在較高水平、就業率穩定在93%以上;學生臨床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得到用人單位高度認可;在全國技能類比賽中成績令人矚目,2012華佗杯全國針灸推拿技能大賽中,由我院青年教師和本科學生組成的山東中醫藥大學代表隊一舉奪得團體一等獎、學生組全能冠軍等10項大獎;在2012’扁鵲杯山東省中醫藥技能大賽中針推技能個人和團體一等獎均為我學院畢業生。3C+E人才培養模式已在我校中醫學、中西醫臨床、中醫七年制傳統中醫班等專業及方向使用,充分展示了學校多年以來堅持實踐創新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教育教學改革的成果。
回首過去近10年的改革歷程,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但在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進和優化上,任重而道遠,還需繼續堅定不移地走內涵式發展道路,著力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加強教育質量監控,以早日實現我們的夢想——培養最優秀的針推專業生。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 -2020)[EB/OL].中央政府門戶網站http://www.gov.cn/jrzg/2010 -07/29/content_1666937.htm.2010-07-29.
[2]劉曉蘭.關于現代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的思考[J].亞太傳統醫藥,2007,3(8):81-83.
[3]張潮,任妍,瞿筱逸,等.針灸推拿學專業人才培養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醫教育,2010,29(4):9-11.
[4]唐宏圖,王華,陳邦國,等.針灸推拿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初探[J].中醫教育,2010,29(1):28-30.
[5]陶春暉.中醫繼承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初探[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13(4):80-81.
[6]張春暉,張玉慧,董剛.針灸資源調查與人才培養模式[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9,11(2):188-189.
[7]聶海洋,胡秀武.中醫師承教育狀況調研報告[J].中醫藥管理雜志,2009,17(9):797-799.
[8]姜真,蔣麗娜,王慶國.中醫臨床人才培養模式的特點與局限性分析[J].中醫教育,2010,29(5):5-9.
[9]田岳鳳,張俊龍,王軍,等.大眾教育背景下中醫人才培養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2,10(19):49-50.
[10]章新友,王思民.對中醫學本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新思考[J].中醫教育,2009,28(1):33-35.
[11]周然.遵循中醫人才成長規律探索培養模式改革路徑[J].中醫教育,2012,31(3):4-6.
[12]楊關林.大力發揮師承教育優勢和作用探索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模式[J].中醫教育,2012,31(1):8-11.
[13]李永春.對提高針灸推拿專業教學質量的幾點建議[J].中醫教育,2008,27(1):34-35.
[14]侯中偉,于天源,張若若,等.提高針推專業大學生臨床技能水平初探[J].醫學信息,2011,24(5):2160-2161.
[15]林亮,萬幸,鄧華梅,等.臨床技能教學考核體系改革初探[J].臨床醫學工程,2010,17(7):152-153.
[16]Zubin A,Carol O B,John P,et al.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rocesses for an 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for entry-topractice certification in pharmacy:the Canedian experience[J].AMJ PharMEduc,2003,67(3):76-83.
(2013-02-19收稿)
3C+E Innovative Model of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on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ina
Tang Jiqin,Han Tao
(Schoo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ina,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inan 250355,China)
Tomeet the demands of society,exploration of proper model of cultivating professional talents on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ina in TCMcolleges is needed.Our university aims at cultivating practicaland innovative talents,and establishes teaching systeMwithmain contents of inheritance,practice,innovation,and application.Education systeMwith the combination of class teaching and extracurriculuMpractice has been conducted.Evaluation systeMthat combines college assessment and society recognition evaluation has been formed.
Acupuncture-moxibustion and Tuina;Practice and innovation;Cultivatingmodel
10.3969/j.issn.1673-7202.2013.09.037
山東中醫藥大學教育科學研究課題“基于針灸推拿特色專業實踐創新人才培養的理論研究與教學體系構建”(編號:wz201161)通信作者:韓濤,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中醫藥大學針灸推拿學院院長,E-mail:hantaosdutcm@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