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玲

【摘要】在教學改革進行得如火如荼的時候,如何上好一門課?這應是每一位教師經常思考并為之努力的事情。這個問題本身也沒有一個固定答案。本文以《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為例,從教師與學生兩大主體對象入手,淺談了一些個人觀點,提出來幾點方法和措施。希望能為新任教師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單片機;高職高專;教學改革
《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以MS 80C51單片機為主線,詳細講述了單片機的內部結構與工作原理、外部引腳功能、匯編指令及程序設計、定時/計數器的編程應用、中斷系統結構與原理、串行通信接口工作原理與編程應用、系統擴展技術、系統接口技術等知識。通過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使學生掌握單片機的原理與應用相關技能,為今后從事相關技術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一、前提
上好課的前提是教師的個人素質,即職業素質和自身道德修養。俗話說:德高為師,身正為范。一位教師的個人魅力比起他的技高一籌更值得我們贊揚。如果教師認真負責,嚴于律己,熱愛學習,不斷進步,那么上好一門課就成功了一半。多年的教學反饋結果顯示,絕大多數學生欣賞幽默風趣,寓教于樂的教師;其次,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友善耐心,平等待人的教師易受學生尊重和歡迎。所以,教師的作為也是一堂或一門課的一部分。這點無論哪門課都實用。
二、準備
師必高于徒。在所任的課程方面,教師必須要對知識的內容做到準確,熟練,參加課程培訓或深入相關企業單位學習,跟進前沿知識和應用領域,及時更新現有知識,把最新最適用的技術傳授給學生。作為《單片機原理及應用》課程的一名合格的專任教師,更要在每一堂課前思考并制定教學細節,課上根據學生學習進度和效率適度調整課程進度,課后根據教學效果總結教學過程,增強同課程任課教師的溝通交流及互相學習,積少成多,不斷揣摩,改進不足,積累并豐富著經驗,為上好每一堂課付出最大努力,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水平和綜合素質。
三、實施
該課程的原理部分理論性強,如果一味灌輸理論知識,內容枯燥,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感,以致于對整門課失去學習興趣。任何一種理論思想都需要應用到實踐中去,才能不被稱為“紙上談兵”。所以,重視應用,引進仿真實驗設備,模擬工作或生活中碰到的實例,理論和實踐結合進行講解,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積極性,改善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充分參與其中,使計算機技術沖破了實驗室和機房的界限,廣泛地應用于工業控制系統、數據采集系統、自動測控系統、智能儀表等領域。這也是《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程進行教學改革的初衷。
首先,選擇一本適合學生學習的教材,要求知識深淺度合理,應用性強,講解詳細,由淺入深,因為學生對該門課的初步認識就通過教材。所以更好的辦法是,任課教師根據自身教學特點和教學經驗,印刷或出版一本自身熟悉,有助學生學習的,知識量詳盡完整并可以不斷更新完善的講義或教材。
其次,上好第一堂課是上好本門課的重要基礎。吸引學生目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本課程的積極性。
第三,合理安排理論和實踐的比例,加強實踐部分練習,詳細系統地制定實驗講義,嚴格要求、監督并檢查學生實驗中的過程和步驟。其中,實驗講義參考格式如下表:
當然,任課教師可以根據自身所制定的教學日歷,合理制定實驗或任務標準和格式。另外,選取能激發學生好奇心,求知欲或學生感興趣的項目或實驗任務是改善課堂氣氛和效果的前提。譬如:電腦時鐘或電子秒表,PC機間的通信,交通燈模擬實驗等等。當然,選取的項目要涵蓋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內容,這一大前提不能丟。
第四,對課程的整體設計采用項目或任務驅動方式,分組教學;單元設計中制定基本任務和拓展任務。在課程單元的實施過程中,除了教師統一指導,分組實施,組內和組間互助外,教師要掌握學生的學習特點,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顧及大多數中等學生,重點幫助落后學生,為掌握快的學生另外增加拓展任務,為提出需要的同學介紹有助于學習的資料和課外書籍。也是一項必要的增補手段和措施。
最后,“授之于魚,不如授之以漁?!苯處煹闹饕饔貌粦灾v知識為目的,而應在傳授知識的同時,灌輸課程的應用或實踐思想,以便為學生在今后學習工作中培養再學習的能力和再提高的速度打基礎。這也是至關重要的一點。一位稱職合格的專業教師不僅僅是把書本上的知識準確地講授給學生,更應該把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方法傳授給學生。
四、總結
在全國高校開展課程教學改革的大潮下,教學改革的方法和手段,說法各一?!皞鞯?、授業、解惑”的師者只要遵循一點:讓盡量多的學生在一定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獲取相應的技術,提高工作能力。這是基本出發點。也就是說,要想教學效果好,應該抓住學生特點,循序漸進,從授之于魚,到授之以漁。要不斷努力,即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不求進步,有了正確積極的教學態度,相信講好《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課程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