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中要善于挖掘和利用生活中豐富的語文課程資源,通過聯(lián)系學生熟知的事物、當?shù)氐淖匀缓腿宋馁Y源、聯(lián)系社會熱點話題豐富語文教學內(nèi)容,拓展語文教學外延,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課程資源;拓展;語文教學
大語文觀提出“語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所以,生活中的語文課程資源都可以成為教學的素材。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課程資源豐富教學的內(nèi)容,將“生活世界”引進教學,讓學生從自己熟知的人、事、物、景中學到語文知識、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
一、聯(lián)系學生熟知的事物激發(fā)學習興趣
筆者曾聽過一節(jié)八年級語文《吆喝》的公開課,教師巧妙運用實際生活中的素材,化解了課堂危機。《吆喝》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一篇課文,文章通過描寫老北京城街頭不同商販的吆喝聲,展現(xiàn)民風民俗獨特的魅力,表達作者對舊時老北京民俗風情的懷念之情。雖然作者在文中對各種吆喝聲描寫得十分形象,但對于地處山區(qū)的農(nóng)村學生來說,只是偶爾在反映老北京生活的電視或電影中聽到過京腔京韻的吆喝聲,對文章中所描寫的各種吆喝聲,學生還是很陌生的。授課教師原本的教學設計是:首先播放老北京街頭生活的音頻、視頻,讓學生談自己的感受;然后讓學生找出文中介紹的吆喝聲并分類;接下來學生選擇文中描寫的一種吆喝聲進行模仿表演,結合學生的表演分析本文的語言風格;最后讓學生討論:作者通過描寫老北京小商販的吆喝聲,想要表達怎樣的情感?這樣的設計既緊扣文本,又注重了知識的拓展和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應該說能夠較好地完成教學任務。但實際教學中,在學生模仿吆喝聲這一環(huán)節(jié)時,課堂上出現(xiàn)了明顯的冷場。授課教師立即作出調(diào)整,讓學生選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聽到的一種吆喝聲進行模仿表演。課堂氣氛又重新活躍起來,學生們爭相模仿當?shù)丶猩系囊恍┻汉嚷暋J谡n教師及時提問:“寒風中、烈日下、深夜里的這一聲聲吆喝讓我們產(chǎn)生怎樣的感受?”學生的回答是:“感受到生活的艱辛”“勞動人民為生計而奔波的無奈”“對他們的同情”……老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加以引導,師生共同分析出了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教師原本設計的“討論環(huán)節(jié)”就這樣順勢而出,學生對文章主旨及作者情感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聯(lián)系自然、人文資源豐富教學內(nèi)容
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自然風光、文化遺產(chǎn)、風俗民情、方言土語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可見,語文課程的資源是非常豐富的,在語文教學中有效利用當?shù)氐娜宋馁Y源,教學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民俗文化”時,可結合當?shù)氐摹扒甲逦幕弊寣W生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教學《秋天》時,可讓學生觀察秋天的山、水、樹木,通過與何其芳筆下的“秋天”進行對比,學會抓住景物特征進行描寫的方法;教學“故鄉(xiāng)”話題的文章時,可讓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的歷史變遷、風土人情并進行描繪……
對于教材中一些學生并不熟悉的內(nèi)容,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進行適當?shù)恼{(diào)整,讓學生有話可說。例如,在開展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蓮文化的魅力》綜合性學習活動時,由于我們地處北方,學生難以見到“蓮”這種植物,“大家來賞荷”這個活動無法進行,“對蓮的探究”“蓮文化探勝”也只能是學生從網(wǎng)絡、書籍上去收集一些資料。于是,有的老師就將綜合性學習的內(nèi)容變成“菊”“竹”等學生熟悉的植物,既尊重了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又為學生搭建了展示的平臺。
三、關注社會熱點話題引導學生思考生活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課堂不再是學生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廣播、電視、報刊、網(wǎng)絡、手機……傳播著每天發(fā)生的大事小情,大量的信息涌入我們的課堂。在這樣的背景下,語文教師不妨有選擇性地將這些信息與教學結合起,教會學生獲取、收集、甑別、處理這些撲面而來的信息的能力,引導他們通過分析、思考,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傳遞正能量。如有的語文教師堅持讓學生收看早間新聞,指導學生關注、討論國家的發(fā)展變化;一位教師上《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時,聯(lián)系“釣魚島事件”,告誡學生“弱國無外交”,只有國家強大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上小說單元時,有的教師組織學生觀看莫言領取諾貝爾文學獎時發(fā)表獲獎感言的視頻,走近大師感受文學的魅力。我們的語文課早已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了,關鍵是怎樣讓這些信息為我所用。當然,我們決不能忘了語文教學本質(zhì)而將語文課上成“時政課”,將課堂變成教師針砭時事的舞臺,更不能肆意向?qū)W生的心靈播撒灰色、消極的種子,要引導學生向善、向上,陽光、健康的成長。
語文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的,高山流水、草長鶯飛、世間萬象、人事情理,無不是語文學習的內(nèi)容。我們一定要打破“課堂中心,教材中心”的思想,把繽紛多彩的生活活水引入語文學習,讓學生在生活的沃土中感受語文學習的魅力。
責任編輯 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