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恰當的表揚和批評是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班級管理的有效手段。教師在進行表揚與批評時,要實事求是,有針對性;同時,注意表揚與批評的時機,不可“開清單”;運用多種有效手段,巧妙發揮表揚與批評的靈活性。
[關鍵詞]表揚; 批評;班級管理
教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有效運用“表揚和批評”這一教育教學手段,可以有效地加強班級的凝聚力,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讓學生自覺地承認錯誤,檢討自己的缺點錯誤,并加以改正
一、進行表揚或批評時,要實事求是,有針對性
表揚與批評的內容要言有之物,實事求是,切勿違背事實,空泛而談。實事求是的批評,是指在弄清事實真相、權衡利弊的基礎上進行的批評。錯誤、違反事實的批評,不但會讓學生受到委屈,甚至會引發學生的對立情緒,同時還會使教師的威信受到損害。如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教師經常當全班學生的面說“某班干近來表現很積極,學習很認真,工作很負責。”“王某很令老師放心,是最聽話的一個。張某今后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紀律”這類套話,把表揚與批評的目標固定在部分學生身上。長此以往,逐漸會使一部分學生只習慣于表揚,另一部分學生則習慣順從于教師的批評。由于學生不能充分認識到受表揚與批評的具體原因,造成被批評的學生產生無所謂情緒,得過且過,甚至逆返、自暴自棄;而被表揚的學生往往滋生逞能好強,嫉妒心強等不正常心理。教師在實施表揚與批評時有針對性,實事求是、“一針見血”。擊中要害、實事求是的批評具有較強的震撼力量,使學生的不當言行受到約束,思想上受到教育,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教師對學生無論是批評還是表揚,學生都希望聽到教師發自肺腑的聲音。教師中肯的、實事求是的評價,會讓學生感到老師的話對自己有幫助。讓學生認識到老師的所作所為是為了他們,學生才會自覺地以教師的道德標準價值觀念作為行動指南,形成積極向上的良好心理。
二、注意表揚與批評的時機,不可“開清單”
實施表揚與批評一定要抓住最佳時機。時機把握得好,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某一行為的興奮性,產生強烈的動機與欲望,也可以使被批評的學生及時、充分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有利于學生犯錯誤及時加以矯正,防止學生屢犯屢錯。批評時要“就事論事”,不可“開清單”“算舊賬”。有些教師喜歡新賬舊賬一起算,表面上看來這樣做理由充分,實際效果卻適當其反。適時地指出學生當時犯的錯誤,學生容易接受,也樂意立即改正;反之新、陳舊賬一起算,學生則會覺得老師對自己有成見,故意和自己過不去,產生抵觸情緒,從而失去前進的動力和努力向上的信心,以至“破罐子破摔”,留下難以彌補的心理創傷。
三、注意表揚與批評的靈活性,運用多種有效手段
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積極的鼓勵勝于消極的提示;說明勝于制止;提出令人愉快的要求勝于責罵;建議某種替代活動勝于消極制止。斥責會造成一種緊張心態,使人反應刻板,不靈活。表揚具有使人恢復信心減少焦急的作用,表揚與批評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其最終目的都是讓學生獲得成功。由于表揚的作用則大些,所以教師在工作中要多表揚、少批評。教師在運用表揚與批評時就要有特點,要機動靈活,選擇最佳的方式,減少表揚與批評的盲目性。簡單粗暴的批評會使學生變得情緒不穩,多疑猜忌,對批評產生“抗藥性”。既然學生已經犯錯誤,教師就應以同情、理解、審慎的態度去處理。學生若不知錯,教師及時指明;學生若已知錯,就應給學生適當的時間和機會去反省。對于平常表現較差,經常犯錯的學生,教師應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只要發現其點滴的進步就加以表揚,但對學生的表揚不宜過分頻繁,防止“暈輪效益”。對傲氣十足的學生要批評多于表揚;對膽小自卑的學生要多表揚,少批評,并盡量在眾人面前進行表揚,以培養他們自信心,上進心。在進行表揚或批評的同時,還可以來點“小獎勵”,采用當眾授予的方式發給學生,讓學生體會到“我是最棒的”。切勿對某一行為獎勵過多,助長名利思想和嫉妒心理,破壞學生團結,造成“大獎大干,小獎小干”的負面影響。總之,在批評或表揚時應當充分靈活使用多種有效手段,方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此外,在運用表揚與批評時,還應一視同仁,不應把學生家長的地位、業績、貧富、人際關系等作為表揚或批評學生的參照因素,要“就事論事,而不是就人論事,就關系論事,”做到“賞罰有度,賞罰分明,一碗水端平”,否則就歪曲了表揚與批評的性質,沖淡甚至抵消表揚與批評的效力,還會激化學生之間的矛盾。因此,在具體的工作當中,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都應把握好“一個分寸,一個尺度”,使之成為一門藝術。
責任編輯 沁 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