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前教育是一門綜合性非常強的學科,高質量的學前教育是幼兒園與家庭雙方面協調配合作用下的教育,對幼兒的成長是積極﹑有效的教育。學前教育并不只是在幼兒園受到的教育,她應該是家庭教育與學前社會公共教育的結合體。
[關鍵詞]學前教育;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
學齡前期是人的認知發展最為迅速、重要的時期,學齡前期還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創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質形成的關鍵時期。學前教育階段是個體發展的重要階段,科學的有計劃的高質量的學前教育必將對受教育者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為受教育者的人生發展奠定終生的基礎。
一、學前家庭教育
家庭是孩子健康成長的搖籃,是教育子女成才的第一所學校。成功的家庭教育能為孩子的成長和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家庭教育即親子教育,也就是家長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讓孩子耳濡目染,使其言行得到一定的規范。
學前家庭教育的特點有:
1.具有領先性。孩子從出生起就融入在家庭氛圍的教育中,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收于孩子的眼底,家長的行為舉止,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
2.具有長久性。家庭是孩子的終身教育環境,家庭的教育直接影響著孩子一生一世的健康成長。
3.具有滲透性。父母的言行舉止及家庭環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社會性認識,道德準則和行為習慣。甚至也會影響到孩子成年以后的人際交往態度,行為和關系,因而他具有滲透性。
4.具有單獨性。父母根據孩子自身的特點而采取針對性的教育措施。為人父母,先要明白什么是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同時,要通過交流達成一致的教育方法,再去對孩子進行教育。
二、學前社會公共教育
學前社會公共教育就是學齡前兒童在特定的社會關系,社會群體、社會機構以及社會制度下所接受的教育。社會賦予幼兒園的任務已不再是單純的帶好孩子了。對幼兒來說,幼兒園是一個可以讓他們快樂生活,充分吸收學前教育養分的大集體。但在市場經濟的大環境中,有些幼兒園卻根據市場的需求不斷地改編幼兒受教育的內容,迎合家長們急切灌輸知識的心情。
在幼兒園階段,能力的培養比知識技能的掌握更有利于幼兒的可持續性發展。因此,幼兒園更應該注意對孩子良好品質和行為習慣的培養,而不是以知識學習為主。當前一些幼兒園的超前教育雖然能使孩子學會不少課本知識,卻忽視了孩子的情感和能力培養。
學前孩子主要應該學好以下這幾點:
1.過好基礎語言表達關,把本國、本土的語言學好(即:普通話與方言),使之能夠與人交流、溝通與交往。
2.培養孩子最基本的生活、生存的能力。我們應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段,按階段的培養他們的生活自理能力。
3.盡量讓孩子掌握更多的感性知識。比如,帶孩子郊游,去基地摘草莓,摘橘子,逛公園等活動,培養他們擁有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熱愛社會的性格。
4.培養生活上的好習慣和一些必要的禮節和道德。如懂禮貌,講衛生,講文明,團結友愛,敬老愛幼,遵紀守法等。
三、家庭教育與社會公共教育相結合
幼兒教育不僅是幼兒園單方面的教育,還必須與家庭教育相結合。這不僅表現在一方面通過幼兒教育協調幼兒園和家庭的關系,另一方面在幼兒園與家長的交流中了解幼兒的情況,促使幼兒園與家庭教育取得最佳效果。例如,班上有個孩子,他很不喜歡吃水果,他媽媽也無奈地說:“他就是這樣的,沒辦法?!睘榱私鉀Q他這個不好的習慣,教師讓家長來接該學生時帶個水果,在課堂上,教師用看圖講故事的形式把吃水果的好處與不吃水果對人體的影響表達出來,然后舉行吃水果比賽,鼓勵孩子們要多吃水果。等家長來接孩子時,我當著孩子的家長夸獎他今天表現的很出色,結果孩子表現得很自信,他看著媽媽手里的一個蘋果,立刻大口大口地咬起來,還說:“我是不是很棒呀?”孩子媽媽看了很吃驚,慢慢的孩子這個壞習慣也就改掉了。
幼兒教育是一種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或幼兒園某一方面單獨勝任的,必須要兩方面結合才能取得充分的功效。如果學前教育只是讓孩子學一點知識,唱唱歌跳跳舞的話,那幼兒園單方面就可以完成了,可幼兒園的任務是對幼兒進行保教并重的教育,要求幼兒德,智,美全面發展。只有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相配合,共同努力,發揮其作用,才能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責任編輯 沁 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