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玫瑰
摘 要:隨著時代進步與社會需求,英語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為讓學生擁有堅固的基礎和靈活的語言運用技能,教師會做一番精心的設計,以此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然而,教材的知識量也很大,效果往往會不盡如人意。因此,激發和鼓勵學生開展課前預習活動,培養學生自主預習的能力,是推動學生不斷進取的“前奏曲”。然而,學生現在還出于一種被動預習的狀態,不知如何下手,懶于主動預習。所以,要想讓學生具有自學的本領,尤其要重視方法的指導,這就需要教師對培養學生的自主預習能力進行深入地研究。
關鍵詞:提出問題;解決方法;操作事項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時代進步與社會的發展需求,英語的重要性越來越明
顯,這無疑給每位英語教師帶來了較大的挑戰。為讓學生擁有堅固的基礎和靈活的語言運用技能,教師會做一番精心的設計,以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但是,一堂課的時間畢竟有限,而教材的知識量也很大,效果往往會不盡如人意。基于此,我們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嘗試探討小學生英語自主預習策略。
二、解決問題的方法
1.指導學生預習,形成學生自己的預習方法
2.制作運用預習卡,拓寬預習廣度
3.指導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符號標識
4.進行學生預習經驗交流及總結
三、取得的成效
1.學生興趣的提高與預習方法的掌握
通過教師指導與同學之間交流,學生在預習上頗有心得,學習興趣日益高漲。每位學生有自己的一套英語預習卡,預習卡版塊既固定又開放,學生在老師要求的固定版塊之外根據自己興趣進行知識拓展或者興趣提升。同學們交流之后都形成了一套各自預習的方法,總結在預習方法小報上,成為班級中不可多得的重要資料。
2.學生自主預習的主動性顯著提高
學生自覺地將預習作為開始第二天課堂學習的必修課,通過教師的指導和學生間的交流,大部分學生對于預習都能有一套適合自己的方式。課堂教學氣氛明顯提高。尤其是對于待優生。他們通過課下的努力,使自己不被落下,學習上重拾信心。當學生看到自己的預習卡時會由衷的表現出一種成就感,豐富多彩的繪畫加之重點的知識使得一張預習卡成為一份寶貴的財富。
3.教學模式的改變
課題研究開始后我們調整了日常教學流程,將預習交流放在課堂的開始。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預習學案和預習卡與組內同學進行交流,初步解決預習疑難問題。在授課過程中,同學們可以根據老師所講在導學案或預習卡上另作補充。
四、操作中的注意事項
雖然經過一段時間的指導,學生主動預習的習慣基本養成,
但對學生的培養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性問題。在教師布置預習作業的時候,一定要將預習任務具體化。教師應充分估計學生在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設計預習題目,使學生更有效地學習。這樣的預習設計可有針對性地引發學生思考教材中的重難點,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更快的學習新知識,也能培養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這些課前預習能讓學生有成就感,上課時更有興趣,積極性更高。教師通過外語教學不僅讓學生獲得運用語言的能力,還應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預習作業的設計還應具有一定的啟發性。教師應精心設置問題情景,以“置疑”為先導,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強化他們的“問題意識”,培養創新性思維能力。英語教學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教師在設計作業時應注意采用多種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并隨著這種情緒體驗的深化,產生進一步學習英語的欲望。
學生個體差異性強,接受能力有高有低,家庭環境也不同,如何培養好學生的自主預習習慣,還應在平時的工作中對癥下藥,尋求更好的方法;良好的自主預習習慣不是單一的預習習慣,還包括質疑、閱讀課外讀物和觀察寫日記等,下一步要繼續研究。
(作者單位 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南湖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