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正蓉
摘 要:“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重視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孩子主動發展,成為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優效性的要求,“學生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重視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應把握以下技巧。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主體意識;培養
一、發疑體悟,重視提問
在傳統教學中,部分教師認為學生不斷的提問是“順利”教學的絆腳石,嚴重“阻礙”了教學流程。他們認為“教師提一個問,學生答一個題”才是正常的,“師不問而生自問”是難以接受的。特別是還有“愛鉆牛角尖”的孩子,常在課堂上提出些稀奇古怪的問題,讓教學常起波瀾。
愛因斯坦說:“解決一個問題也許僅僅是一個科學上的實驗技能而已,而提出一個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以及從新的角度看舊的問題,都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p>
李贄認為:“發疑才能有悟。”司湯達說過:“天才的特征是:不把自己的思想放到凡人所造的軌道上”,學生“鉆牛角尖”應是一種勤奮好學的表現。所以,我們在平時課堂中總是鼓勵他們大膽提出質疑,允許不同意見在課堂上討論、置疑、思辨。
二、善待童真,啟迪想象
有幅漫畫很形象地在對我們傳統教育置疑:新生入學時都好像是一個個呈不規則狀的、棱角分明的各不相同的幾何圖形,而
到畢業時,卻快成了磨光棱角的、整齊劃一的橢圓形了。學校不是軍營,應培養出一個個有個性、富有想象力的人。
數學教學需要學生想象,目的是促進孩子數學素養的形成,這就需要學生聯系生活,并加上想象的思維。解答“雞兔同籠”問題的一個智慧和想象的案例是:向它們發命令:“雞不動,兔子起立。”這時,兔子只有兩只腳在地上和雞一樣,現在我可以把所有的兔子看成雞了。這是多么豐富的想象力啊,抓住了實質,將數學道理與生活知識有機的聯系,充滿童真,顯示智慧,展示了大膽的想象和新異的思維。羅素曾說過:“真實是重要的,想象也是重要的,但想象在個人歷史中開發得更早一些,就像人類歷史的開發一樣。”
三、尊重差異,得到發展
在現實生活中,教師都非常重視學識水平的提高,卻往往忽視了學生個性差異的問題。個別教師過于自信,總愛以嚴師的面目出現在學生面前,習慣于灌輸、說教,用規定和命令來使學生服從,久而久之,學生就形成了膽怯、從眾、推卸責任等等影響個性發展的負面性格。
《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學生的個體差異表現為認知方式與思維策略的不同,以及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教師要及時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要。
四、設計開放,培養能力
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處處是數學,生活中到處存在著數學的思想,關鍵是教師是否善于結合課堂內容,去捕捉“生活現象”,采集生活數學實例,設計數學開放性范例,設計“一題多變,一題多解”的開放性教學,為課堂教學服務。
數學開放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周圍的世界。在教學中,適當穿插一些開放題會給課堂帶來生機,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題多解”是設計開放題的一種典型代表,對于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加深對教材和知識的理解,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是很有作用的。但一題多解的最終目的不是來展示有多少種解決問題的途徑,也不是所有的題目都需要用多種方法去解決,而是要尋找一種最佳、最近的途徑,也就是說,掌握“一題多解”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一題一解”。解決問題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尋求認識問題的正確途徑,找到解決問題的關
鍵,這是培養學生提高學習能力的根本所在。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在解決多個相同數相加時,乘法的應用就是一個捷徑,假如這時仍有學生用機械的加法來做,你會怎么想呢?因此,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善于誘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更要善于幫助他們總結歸納問題,使其認知水平有所提高。
中國的希望在孩子,孩子的希望在教育。我們應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具有創新意識和獨特思維,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育方法,尊重孩子的主體地位,培養其主體意識,促進孩子全面、積極、主動的發展、成長。
(作者單位 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繼光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