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理 劉振
【摘要】目前,全國部分高校在應急機制構建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和成績, 但也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現在以突發性疾病應急處理機制為例,來闡述下應急機制的一些研究。
【關鍵詞】高校;疾病;應急處理
文章編號:ISSN1006—656X(2013)06?-0114-01
一、高校關于疾病應急機制現狀
近年來學校傳染病疫情及突發性疾病相關事件頻發,給學生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危害,同時也給社會造成不良影響。這些事件提示我們建立學校疾病監測以及突發性疾病應急處理是很必要的。
很多高校在疾病應急機制建立方面特別重視,以重慶交通大學為例,首先學校配備社區輔導員與學院輔導員若干,學院輔導員管理大學生學風、學習方面的事情,社區輔導員管理大學生生活、健康方面的問題。每個社區都有多名社區輔導員以便分管不同的專業,減少輔導員所帶學生的數量以及壓力,這種做法是一種突發性疾病的一種應急做法。這樣,輔導員可以更加快速的了解學生的身體健康情況,若有突發性疾病的發生,可以第一時間知道,并對該同學做出相應的處理。其次,學校內專門設有醫院,里面有專業的醫生,以及儲存大量的常用藥品以及必備的醫療設施,這也是應急機制之一,在突發性疾病之后,對該同學第一時間的診斷和治療是十分必要的。
二、高校應急機制與傳統高校突發性事件后處理方法比較
很長時間以來,大家都比較習慣于“事后諸葛亮”的一種處事態度,對于突發性事件沒有妥善處理的方法,同時也缺乏科學的防范措施。這種“事后救火”的方法,是一種傳統的而效果又不好的一種處理方法,這種方法在處理事件的時候費錢又比較費時間和人力,所以較之后,高校應急機制顯示出了無比的優越性和前瞻性。
后者若有突發性疾病的發生,不能對患者有第一時間的救治,而大多數疾病若能在第一時間內發現,并且治療都可以有挽回的地步。前者,應急機制,對于有相關病史的同學有第一時間的了解,隨時關注他的動態,若有突發情況,可以第一時間知曉并送往校醫院進行相關的治療。例如,在一所高校中,某班級的一學生,有家族遺傳的癲癇病狀,癲癇病算是突發病的一種,發病的時間和地點完全無法預測,對于學生的健康是一個很大的威脅。導員第一時間會對該同學的病狀做出一個簡單的了解,然后讓班長對該同學做一個監察,一有病發情況立刻匯報,同時通知校醫院進行處理。
三、高校突發疾病應急處理方法
(一)加強突發性疾病的教育和宣傳
加強突發性疾病的危機意識應該從管理者和學生兩部分抓起。對于管理者,他們對于突發性疾病的了解和相關知識關系到全校師生的安慰。管理者學會對于相關疾病的處理方法,在日常的工作中就會加強對突發性疾病的預防和檢測工作,做到預防為主,把事后的傷害降到最低。對于學生,加強疾病的教育和宣傳,教導學生在突發性疾病中的自我保護,樹立一定的危機意識。
(二)建立整套完善的應急系統
一套完整的應急系統不僅只有醫院之類的,它應該是有一個至上而下的通報機制,然后一定的處理速度,再是事后的一個處理,只有這樣,才能把應急的機制做到最早發現,最快處理,最好解決。
(三)建立全面的信息了解平臺
高校中,學生數量比較多,校園覆蓋面積較大,相對而言教師較少,所以充分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是一個比較困難的問題,建立一個全面的信息了解平臺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建立了一座很好的溝通橋梁,學生的一些情況可以通過該平臺直接反應給教師,教師在第一時間里面可以了解到學生的身體情況、生活情況,然后做出相應的處理。
(四)加大應急設施的資金投入
高校將全部的資金用于教學研究和教學管理是不對的,教學研究和教學管理的投入應該適當,不能造成無力購買應急措施的現象。學校通過大量資金的投入,目的是完善應急措施,提高檢測手段,對于應急處理十分必要。
(五)加強突發性疾病應急演練
突發性疾病和自然災害一樣,毫無預測性、規律性,說來就來,并且有可能傳染性極大,對學生的身體造成嚴重的威脅。一次好的應急演練,對于突發性疾病是必不可少的。例如,“非典”期間,開展對自身體檢、預防的應急演練,對預防該疾病有著很大的貢獻。
四、高校應急機制存在的問題
(一)突發性疾病應急意識差
雖然突發性疾病不可預測,但如果大學生們都有一定的意識,就可以將損失降低到最小,危害降低到最小。可惜很多大學在疾病宣傳這方面做得都不是特別到位,造成大學生對于疾病的了解不夠,預防方法不夠了解,事后處理方法不熟悉,都可以對學生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
(二)應急系統不夠完善
現在高校普遍存在的應急系統都不不夠完善,沒有一個完善的體系,造成信息不能第一時間到達導師的手里,從而耽擱了救助的時間,導致一系列的損失。
(三)應急措施系統有待完善與加強
大多數高校雖然都有自己的校醫院,但是里面的醫療設備有的卻不是很完善,主治醫生的水平也不算太高,對于很多病狀都按照一般的小病進行處理。高校中都有一句順口溜,一進校醫院,不是打點滴就是板藍根。這個說明醫生的水平還沒有達到很高的水平,再加上醫療設備的限制,造成了這一現象。
(四)應急措施演練不到位
大學學習也比較緊張,在加上大學生已經是成年人了,對于這些演練,參加的積極性不夠高,也不夠投入,所以應急措施演練十分的不到位,效果也不是很好。
五、對于高校突發性疾病應急機制的建議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校園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環節。學校的根本任務是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除人才培養外,高校更要對學生的身體健康負責,同時也是對國家的未來負責,高校的任務艱巨,責任重大,所以做好突發性疾病的應急機制,是很重要的一個環節。以下是對該機制的一些建議和意見。
(一)高校要落實該機制,嚴格執行所制定的文件
在全校范圍內做好該機制的監督隊伍,以保障該機制的實施到位,中間不存
水分,學校一定要重視這個事情,不能將它當成兒戲。當遇到的突發事件比較棘手, 負責老師就要迅速向學院、學校匯報, 調動現有資源,整合團隊力量處理危機,最終達到高層重視,上下聯動,形成合力的良好局面。
(二)學校要加大疾病預防和應急的宣傳力度
學校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來宣傳疾病的預防和應急宣傳,加大宣傳力度,可以通過網絡,大學生常用的網站例如人人網,還有通過及時的通訊工具,例如QQ,可以通過印刷公告、傳單,來宣傳該事情。
(三)管理層要通過班級的班會等聚會的形式來進行宣傳教育
通過舉行疾病預防和應急的主題班會,讓整個班級聚集在一起,展開一系列的活動,讓大家參與其中學習到相關的知識和方法。這樣是最有效、最簡潔的方法。
(四)在防控的同時,關注同學的心理健康
一定不能放松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特別是一些疾病發生后,造成的一系列的恐慌,這對大學生心理會造成嚴重的影響。梳理大學生的心理,關注大學生心理健康,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 艾 淑、平王靜、曹 坤,《論和諧校園構建中的高校突發性疾病防控工作》,中國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0年第11期
[2] 袁 菁、王 璇,《高校應急機制構建現在分析》,《科技咨詢導報》,2007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