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濟中
(蘇州市吳江區松陵高級中學 江蘇蘇州 215000)
在中學田徑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學習成績的最終評價是考核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教育心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評價能及時為教師提供教學反饋信息,及時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從而制訂出較為合理的教學策略。下面對所教班級的學生進行實驗研究展開論述。
松陵高級中學2012屆高中生共4個教學班,其中高三(1)、(2)班共101人(男47人、女54人)為實驗班;高三(3)、(4)班共103人(男45人、女60人)為對照班。
(1)本文主要采用文獻資料分析、問卷調查和實驗后數據對比分析等方法。對所獲數據應用統計學原理進行平均值、標準差計算,并進行顯著性差異檢驗。
(2)實驗條件控制。相對評價的方法是根據學生的學習起點和學習過程的努力程度,并結合絕對評價的部分內容,進行綜合評價的部分內容,進行綜合評價。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根據統計學原理,先將學生學習一個項目前的原始成績轉換成T標準分,然后用同樣的方法將學習該項目結束后的成績轉換成T標準分,將前后兩個T標準分對照統計學中“進步分轉換表”轉換成等價的進步分,再將量詞進步分之差與實際得分相加既為該生該項目的最終成績。成績提高幅度越大,進步分的差值越大,這對起始成績較低而成績提高幅度較大的學生而言有激勵作用。而對起始成績本來就較高的學生而言,提高成績的難度相對較大,成績提高的幅度較小,由于進步分的權重較答,同樣有激勵作用。
(3)實驗安排。本實驗選擇50m跑、跳遠、800m(女)/1000m(男)三個實驗項目。在教學實驗前對各班的身體基本情況(身高、體重、肺活量、站立式30m跑、(立定跳遠)等進行測試,并進行顯著性檢驗(P>0.05,無顯著差異性)。實驗班采用相對評價的方法來評定成績,對照班則采用傳統的絕對評價方法評定成績。其它諸如教學條件、設施、授課時數、教學方法等均保持一致。
眾所周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是受一定的學習動機支配,這種動機是促進學生努力學習的內在動力,有動機才有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結合教學實驗,設計了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態度調查問卷表,教學后分別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實驗班有77.2%的學生喜歡體育課,80.2%的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態度持積極態度,76.2%的學生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感到愉快,二對照班相應的一次只有44.7%、41.8%、42.7%。這表明,實驗班學生所表現出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態度等方面均優于對照班,其原因是由于在教學前向學生明確了才去兩種不同的評價方法所致。對照班采用傳統的絕對評價方法,雖然教師操作較為方便,但不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要求,難于體現每個學生學習成績的拜年話。無論怎樣練,基礎較差的學生得分總是不高。動力缺乏,就使得學生失去信心,對自己的要求也放松了,氣餒和畏懼情緒就會很容易產生。而實驗班對于學生的學習過程很重視,并采用相對評價的方法,成績的評定是根據他們成績的提高所定,充分使得學生的基礎條件被考慮,符合他們的身心要求,也是公平競爭和區別對待原則的體現,從而使學生的學習動機得到激發。使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奮斗目標。這種讓每個學生在原有起點上進行合理的競爭,公平地評價學習成績的做法,使學生得到了進一步激勵,取得了不同程度的進步,體驗成就感和愉快感。
學習的效果往往取決于學生學習的動機和態度。由于實驗班和對照班采取了不同的評價方法,使得兩組學生學習效果也存在顯著差異。為了檢驗兩組學生學習效果的異同,對三個田徑項目教學實驗結束后反映學習效果的主要指標學習成績和運動技術,進行了測試比較(表1和表2)。以男生為例,實驗班三個實驗項目平均成績分別為:50m跑7.49s、跳遠3.88m、1000m236.54s,而對照班依次為7.76s、3.76m、250.81s,兩者相差分別為0.27s、0.12m、14.27s。同樣運動技術水平,實驗班三項分別為78.13分、79.33分、81.54分,而對照班依次為73.67分、75.17分、77.69分,分別相差4.46分、4.16分、3.85分。不難看出,無論是運動成績還是運動技術,實驗班均優于對照班。

表1 教學后學生三項目成績比較表

表2 教學后學生三項目技術水平比較表
多年來,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終身體育思想、健康第一思想又為中學體育教學改革增添了新的內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教學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三基”,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個性的發展,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積極參與,積極參與本身就是一種成功,以后總勝利,這也是體育本質和奧林匹克精神所主張的。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念成就感,獲得動力,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因此在進行評價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生開始和結束時學習成績的變化,不應該把學生看成是不變的人,而是看作一個發展的人。評價學生學習成績必須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否則將失去評價的意義。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及時了解學習的結果、成績提高的幅度及學習成績的優劣等,均可激發學生進一步努力學習的動機和愿望。盡管傳統的絕對評價方法,學生最終會知道自己學習的結果,但由于忽略了學生學習成績提高的幅度,使學生學習成績得不到充分的肯定,就容易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因此,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必須著眼于教學開始與結束時成績變化上,以培養和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
實驗結果和分析表明,實驗班與對照班在教學條件、設施、授課時數、教學方法等均保持一致的情況下,僅僅是采用了兩種不同的評價方法,卻出現了顯著差異。實驗班在學生學習興趣、學習態度、運動成績、運動技術評定均優于對照班。由此可見,在中學田徑教學中采用相對評價的放阿飛,對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提高學習效果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1)中學田徑課堂教學中,采用相對評價的方法評定學生的學習成績,對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2)相對評價既要看結果,更要看過程,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因為素質教育非常重視相對評價。
(3)采用相對評價的最大優點是考慮學生初始水平和能力,能體現公平競爭和區別對待的原則,較好地反映學生成績的變化。
(4)在相對評價中運用T標準分評定學生成績對初試成績較低的學生有激勵的作用。根據高水平和低水平成績提高相等但各自權重不等的特點,對起始成績較高的學生同樣有激勵的作用。
(5)由于T標準分并不一定服從正態分布,故此評價方法可適用于其它任何連續性變量的測量中,只要原始數據能轉換成T分即可。
[1]曲宗湖,楊文軒.體育教學探索[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2]陳俊良,薛濟英.體育測量與評價[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1.
[3]皮連生.學與教的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