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焯如
(廣州體育職業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650)
女子單跳是蹦床項目的一個單項,我國的女子單跳運動員曾多次在世界大賽中勇奪冠軍的佳績,是我國的傳統項目,而且一直得到國家的重視。雖然不是奧運會項目,但卻是全運會蹦床項目團體比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第九屆全國運動會后大批老運動員的退役,我國女子單跳已經拉大了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女子單跳項目的連接技術是單跳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單跳技術不復雜,最基本的包括向前、向后、向側三個方向的橫軸與縱軸的翻、轉。根據蹦床規則的特定要求,運動員必須在40m的專用器材上,完成兩套由8個動作組編而成的,一套由不少于3個空翻組成,一套由不少于3個空翻其中兩個空翻轉體360°以上的特定動作,這就對運動員的連接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今女子單跳技術的發展已出現3個2周,轉體已達到720°以上的高難度動作組編而成的獨特、新穎的高難度值的全套動作,這就要求運動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和清醒頭腦外,還應具備正確而熟練的連接技術,才能適應當今技術發展的需求,沒有較扎實的連接技術,很難完成高難度值的全套動作。由于在原來技巧規則中規定,可以由單個空翻代替一套動作,這樣就造成了有的運動員只管突擊單個高、難、新動作,而忽視了連接技術的訓練,在過去的國際比賽中,我國選手都以超難、新的單個動作而獲得金牌,而忽視了多個動作的連接訓練,由于連接技術不被重視,往往忽略了專門的基礎的連接技術的訓練,成套動作的連接質量得不到保證,阻礙了技術水平的發展,影響了比賽的成績。連接技術跟不上發展的要求,影響了全套動作的完成質量。培養女子單跳運動員連接技術的概念,加強女子單跳運動員的連接技術的訓練,是提高我國女子單跳技術水平的關鍵,是我國女子單跳運動員再創輝煌的一個重要保證。
(1)資料研究法:主要參閱《中國技巧》、《蹦床與技巧》等有關文獻資料。(2)錄象分析法:觀看國內、外女子單跳的比賽錄象,并進行總結、分析。(3)經驗總結法:根據本人多年的專業運動訓練以及教學經驗進行歸納、總結。
世界單跳的發展趨勢,是以高難度動作、高質量的聯合動作組成,對連接技術也是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由于動作加多加難,也大大地增加了全套動作難度值(見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應用高難動作組編成的全套動作,不僅能增加動作的難度值,更能體現運動員應有的技術水平。這就要求連接能力強,連接技術更熟練,才能在比賽中得到高分,取得后成績。當今女子單跳技術的發展,不但要有高難度動作,更有有高質量?!俺怠比讋幼鞲哔|量、高難度值動作組編而成,相比之下,我國女單運動員的連接技術水平與國外優秀女單運動員相比,還有一定距離,這也是我國女單運動員技術水平不高的原因之一。
單跳的連接技術是指兩個相同或不同的動作連接在一起的技術,或者說是把單個、獨立的動作串聯起來的技術。最簡單的連接技術就是說第一個動作完成后,馬上接著做第二個動作。如:側手翻接側手翻,利用第一個動作的動力去完成可第二個動作。較高級、復雜一點的連接技術,就是用空翻接空翻。如:后直2周空翻連接快速后空翻,當后直2周完成的瞬間身體姿勢轉變成接快速空翻的起跳姿勢,就是它們的連接技術,不同的動作有不同的連接技術,總的來說,連接技術應該是前一個動作的結束就是后一個動作的開始。
(1)連接技術與名次的相關性。運動員的成績受難度與技術的雙重影響,沒有嫻熟的連接的技術難度就沒有意義,但同時沒有難度也就沒有競爭力,難度和連接技術應并重發展,但應看到,運動員在訓練的不同階段,發展難度和強化連接技術有所側重,要正確處理好二者的關系,連接技術是基礎,難度是保障,只有通過高難度動作的完美完成和扎實穩定的連接技術,才有沖擊金牌的保證。(2)連接技術的規范問題。連接技術的規范問題是訓練上的問題。據現實情況,連接技術實際上在訓練中我們并沒有忘記,然而不規范的連接技術動作每天都在重復。須知,每天在做不規范的動作,實際上是解決不了連接技術落后的面貌的。女子單跳的連接技術并不復雜,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是對基本連接技術的認識,1周空翻是2周空翻的基本連接技術,而最基礎的莫過于是滾翻的不正確,偏離生物力學的客觀標準,簡單來說,女子單跳的基本連接只有兩點:①滾翻:滾動——滾翻(它是空翻的基礎);②側手翻——踺子——前手翻(它是掛串動作的基礎)。因此,要想完成高難度動作的連接就必須從小養成正確的基本連接技術訓練。
(1)動作編排應更符合運動員自身的連接技術水平。我國女單也有一些運動員在比賽中,在動作的編排連接上也有好的,而且給人感覺動作流暢、連接技術好、動作節奏感強。但我們沒有很好地總結推廣,因而小隊員在訓練中就沒有學習的機會,因而制約了連接技術的傳授。我國女單在全套動作的編排上也存在問題。問題還是在連接技術上,和國外運動員相比,動作的連接節奏、連貫性都不強,成套動作完成得也不順暢。全套動作的速度、動作的空中姿態、空翻完成的高度都不如外國運動員。這些問題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能力、基本技術有關,更為重要的是和連接有著直接的關系。我覺得只有認真分析中、外運動員動作技術,才能找到解決我國女單技術水平不高的原因。(2)運動員的選材應得到重視。我國女單運動員的來源,絕大多數來源于體操隊淘汰的運動員,基礎差,更沒有受過專門的單跳技術訓練。改連單跳后又因比賽任務緊,急于追求發展難度動作,忽略了基本技術的訓練,由于規則(原技巧單跳規則)的原因在連接技術的訓練上就更不太重視了。為改變我國女單運動員在連接技術上落后現狀,必須首先從單跳的基本技術訓練的理論入手,認真總結、分析、推廣先進的訓練方法。因我國還是有幾位有貢獻的優秀單跳教練員,在訓練中有獨特的訓練方法,是有經驗可總結推廣的。(3)多方向全面的動作連接訓練是提高連接技術的手段。單跳連接技術的理念,在訓練中必須從小就應重視,把全面的基本連接技術訓練貫穿在整個訓練中,將連接技術放在單跳基本技術重要位置上,不但要練好基本的單個動作,更要練好不同類型的相互連接動作的訓練,高水平的運動員還應將多周空翻與多轉體的不同類型的動作組合在一起訓練,這樣多種技術的動作相互連接,有利于提高運動員的連接技術能力,更有利于運動員組編一套高難度值的全套動作。(4)連接技術的訓練原則。訓練過程是一個系統的教學過程,技術學習是長期的,科學地教學不僅是憑經驗,更要有一套教學方法和教學原則。這其中包括:循序漸進原則,即連接動作的學習應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逐步增加難度,動作的連接從簡單動作少量連接開始,逐步增加動作難度和數量,最后成為一套高難度動作。重復性原則,即學習新動作的同時,復習舊動作,保證學習的系統性和連貫性。個性化原則,根據不同運動員的年齡、訓練年限、身體素質、專項能力、運動技術水平,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訓練,體現個人特點。(5)連接技術的訓練方法。①編好架子動作訓練:我們應該為運動員量身定造一套屬于他自己的較簡單動作的連接技術作為基礎訓練,加強運動員的連接能力,并在此基礎上變化出更多的內涵來。②加強能力訓練:在抓好正確的連接技術訓練的同時,我們對運動員素質能力的訓練也不可掉以輕心,主要是以下肢、腰腹力量訓練為主,加大肌肉負重能力,增大肌肉的負荷量,采取選擇幾個主要部位的肌肉編成組合練習,大大提高了運動員的個人能力,保證了技術發展的要求。

表1 2001年第九屆全運會女子單跳決賽難度值
(1)由高難度動作組編的成套動作,對連接技術的要求很高,不同的動作連接有不同的連接技術,運動員沒有扎實的連接技術難以完成高難度長串動作,所以,青少年運動員的基本技術訓練要與連接技術訓練同步進行。(2)高難度動作組編的成套動作會增大全套動作的難度值,是當今世界發展的趨勢,比賽首先是比難度,增大難度值必須走高難度動作組合的道路,而欲順利完成高難度動作組合的全套動作,就必須具備高水平的連接技術,加強連接技術的訓練,是改變我國女子單跳技術水平落后的有效途徑。
[1]楊伊杰.單跳項目的連接技術[J].技巧與蹦床,2005.
[2]梁民安.探討女子單跳項目兩周連接的技術[J].技巧與蹦床,2004.
[3]葉漢忠.淺談單跳的技術訓練[J].技巧與蹦床,2005.
[4]劉興.競技蹦床[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5]戈炳珠.蹦床高級教導崗位培訓班專項課程教材[Z].北京:北京國家體育總局體操管理中心,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