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旭 陽家鵬
(銅仁學院體育系 貴州銅仁 554300)
維持平衡是人體的一項重要能力,良好的平衡能力對人體完成各種動作如站、立、走以及使人體在運動中保持平衡狀態,防止人在運動中摔倒,保持穩定的身體姿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太極拳套路練習中,多以單腿支撐為主,能夠促進下肢肌肉力量的提高。在太極拳運動中需要做到虛實分明、控制重心的穩定這有利于平衡能力的提高。為了更進一步的說明太極拳訓練有利于平衡能力的提高,本研究從量化實證的角度進行研究。人體平衡感覺輸入主要依賴于前庭系統、視覺和本體感覺組成的平衡三聯,本研究通過實驗組與對照組分析,探討通過太極拳練習能否提高人體前庭系統、視覺和本體感覺,從而提高人體平衡能力。
銅仁學院中文系50名女生。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搜索與太極拳、平衡能力有關的資料并仔細閱讀大量的文獻資料與相關書籍來豐富自己的知識面與提升知識深度,為本文的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
1.2.2 實驗法
將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人數各為25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情況如下。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踏步時間t檢驗結果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單腳站立時間t檢驗結果
實驗組:中文系25名學生。性別:女,年齡:20~22歲,身高:145~162cm,體重:43~50kg。
對照組:中文系25名學生。性別:女,年齡:20~22歲,身高:145~162cm,體重:43~50kg。
實驗方法:實驗組進行每周2次,每次60min,為期3個月的太極拳練習,選擇太極拳的基本步法,典型動作如摟膝拗步,野馬分鬃,白鶴亮翅,左右云手,倒卷紅等作為準備活動內容,以24式和42式太極拳作為練習內容。對照組除了每周兩節課的常規體育課外,另外每周進行一次課外體育活動,即每周也進行兩次體育活動,但體育活動項目不包含太極拳。
1.2.3 測試方法
1.2.3.1 測試指標的選取
人體平衡能力主要由前庭系統、視覺和本體感覺組成。而閉目原地踏步就是靠前庭系統來維持,通過神經輸入來感覺身體重心的位置與周邊環境的關系。閉目單腿站立靠視覺、本體感覺以及下肢肌肉力量來維持平衡。因此從邏輯上分析,這兩個指標能夠有效地反映平衡能力。
1.2.3.2 閉目原地踏步方法
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進行測試,在地上畫上直徑為25cm的圓圈。受試者自然站立在圓圈中心,聽到開始口令后,以1min120步的頻率開始踏步,直至腳踏出圓圈或觸及圓周線為止。
1.2.3.3 閉目單腳站立法
分別對實驗組與對照組進行測試,受試者自然站立,雙手叉腰,當聽見開始口令后,立即閉眼用習慣腳開始單腳站立,要求支撐腿直立,另一腿屈膝,直至支撐腳移動或離地腳落地為止。
1.2.3.4 數據的記錄
采用閉目原地踏步方法時,記錄測試對象在圈內踏步持續的時間(以秒為單位,測試2次,取最好成績)。采用閉目單腳站立法時,記錄測試對象單腿獨立的持續時間(以秒為單位,測試2次,取最好值)。
1.2.4 數理統計法
運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配對T檢驗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數據進行對比分析。
通過獨立樣本方差分析得出P<0.005,具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參加太極拳練習的女生比沒參加過太極拳練習但僅參加日常體育活動的女生閉目踏步持續時間長,平衡能力強,并且具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原地踏步屬于動態平衡能力的一種測試方法,人體動態姿勢平衡功能涉及到感受器的敏感性、感受信息傳入通路、中樞的整合和神經骨骼肌傳出通路等部分的綜合性能,能很好地反應人體的平衡能力。通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比較分析,實驗組所持續的時間平均值遠大于對照組,可見同樣是進行每周2次的體育鍛煉,太極拳訓練能更好地提高人體的平衡能力。(見表2)
在太極拳練習中,講究緩慢柔和,呼吸勻稱,始終保持重心在人體與地面的垂直面上,同樣要求運動的路線、方向清晰,按照套路規定走動。人體平衡能力則是保持人體重心的穩定與本體感覺能力與周邊環境的接受能力。而在太極拳中方向、方位、路線變化多,通過反復地練習無疑加強了人體的前庭系統、視覺感覺能力。緩慢柔和的練習太極拳強調運動中保持動作速度的一致性、周身的協調性以及各肌肉群之間收縮與放松的協同性,通過反復的練習能提高人體肌肉的本體感覺。而閉目原地踏步是在本體感覺能力的基礎上保持重心的穩定。同時太極拳練習加強了人體踝、膝、髖關節間的靈活性,在完成動作時能保持協調連貫,周身一體。原地踏步時下肢靠踝、膝、髖關節間的靈活協調配合才能動作的協調,重心不至于東倒西歪。因此通過為期3個月的練習能夠提高踏步所能持續的時間。
從閉目單腿站立的T檢驗結果來看,P<0.005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說明實驗組的閉目單腳站立成績優于對照組,并且具有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閉目單腳站立屬于靜態平衡能力測試的一種方法,靜態平衡能力是指維持人體重心與姿勢相對靜止的靜態姿勢能力。實驗組單腿站立時所能堅持時間的平均值遠大于對照組所堅持時間的平均值。說明通過太極拳練習能提高單腿站立的時間,有利于人體平衡能力的提高。在練習太極拳時,大部分動作都是靠單腳站立完成的,如金雞獨立、左右蹬腿、獨立托掌、分腿等動作,同時在練習太極拳身體主要是靠單腿支撐。通過長期的練習提高了人體單腿平衡身體的能力。而閉目單腿站立正是測試了太極拳的這種平衡能力,因此實驗組比對照組單腿支撐身體的時間要長也是理所當然的。(見表2)
(1)從數據可知,實驗組和對照組平衡能力有差異,實驗組的平衡能力明顯高于對照組的平衡能力。
(2)通過太極拳練習可以增加單腿站立和原地踏步的時間,說明太極拳能有效地提高人體的平衡能力。
(3)通過太極拳的練習增強前庭系統、視覺和本體感,從而提高了人體平衡能力。
(1)為了減少人體發生摔倒而受傷,增強前庭系統、視覺和本體感覺能力,建議平時多參加太極拳的練習。人體在各種活動中都靠下肢來協調完成,通過太極拳練習能提高下肢肌肉力量與各個關節間的靈活性、協調性,從而提高人體平衡能力。
(2)由于太極拳受場地器材影響較小,更已于開展,所以在高校更應該普及、推廣太極拳。
[1]余友林.體育鍛煉對人體平衡能力發展的影響[J].安徽體育科技,2009,30(2).
[2]周勇.太極拳對踝關節骨折患者康復作用的研究[J].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2,21(2):197-199.
[3]劉崇,任立峰,史健偉,等.人體平衡能力的評價系[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9,13(2).
[4]管志光,林明星,徐慶萃,等.人體平衡能力的靜態測試[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6,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