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生
(商洛學院體育教學部 陜西商洛 726000)
在我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趨勢下,健康第一的理念指導著體育教育的各種改革。以主體地位的大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和各種各樣的體育教學形式,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綜合能力。從體育教學項目來看,主要以傳統的教學項目為主。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不能滿足大學生體育鍛煉的需求,需要增設新的運動項目。拓展訓練是一項現代時尚的運動項目,內容非常豐富,根據不同的需求可以獲得良好的鍛煉效果。在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中增設拓展訓練項目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本文從體育教學現狀、拓展訓練引入體育教學的優勢,將拓展訓練和體育教學相融合,分析體育教學要進行哪些方面的改革,以滿足體育教學改革的需要。
拓展訓練又稱外展訓練,中國多數人稱為“戶外體驗式培訓”。拓展訓練是一種在戶外進行并以身體活動為手段的教育模式,它是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有計劃、有目的、有組織地安排培訓項目和培訓課程。
體育教學是按一定計劃和《新課程標準》進行的有目的、有組織的教育過程。體育教學由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其任務是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術和技能,增強體質,提高道德、意志、品質等。它是學校體育教學實現的基本形式,是體育目標的實施途徑之一。
拓展訓練引入普通高校體育課之中,稱為學校體育拓展訓練,學校體育拓展訓練是在設定的情景或特定的環境條件下,以身體活動為主要載體,以游戲為主要活動形式,全面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進而完善人格的一種體驗式學習的學校體育教學方式。
拓展訓練是一項現代時尚的運動項目,它能激發參訓者的潛能、強化個人心理素質、激發團隊鍛煉熱情、拼搏創新動力,使團隊更加具有凝聚力。我們從對其起源和發展狀況進行了解。
拓展訓練英文為“Outward Bound”,它起源于20世紀40年代中期的二戰期間。當時英國和德國進行海戰,許多船員葬身于大西洋海底,發現生還者中年齡偏大海員較多,其體力不是最好,但是求生欲望和信念是最強,這些生還者有著較頑強的意志力,豐富的求生經驗和技能,以團隊的力量,戰勝困難。后來德國人漢恩與好友勞倫斯在1941年成立了一所阿德伯威海上培訓學校,以年輕海員為培訓對象,這就是拓展培訓最早的一個雛形。二戰以后,拓展訓練作為年輕海員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觸礁后的生存技巧。拓展訓練是西方國家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強化的富有刺激性和冒險精神的專門訓練,鍛煉年輕海員堅強的意志和健康的體魄。為了適應現代人提高素質“完善人格”和回歸自然的需要,拓展訓練保留了獨特創意和訓練方式,成為現代人素質培養的一個時尚活動。作為進行社會化學習和終身教育培訓,尤其是企業培養管理人員素質的采取的重要方法。
20世紀六七十年代,拓展訓練很快便傳入到我國。直到1995年,劉力先生在中國市場成立了北京人眾人拓展訓練有限公司,拓展訓練開始在中國發展。拓展訓練的獨特創意和訓練方式逐漸被推廣開來,在企業拓展訓練培訓中取得非常新穎和良好的效果。如今拓展訓練已經擴展到體育學、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等多種學科和領域,訓練目標已經十分全面,包括體能、生存能力訓練,個人心理素質訓練,人格品質訓練,團隊協作能力與合作精神培養訓練等。拓展訓練引入我國只有短短10余年的歷史,近些年在商業、企業管理、旅游業得到較為充分的開發和運用。拓展訓練被歸為冒險體育類,是一種現代人和現代組織的一種全新的學習方式和訓練方式。當前我國拓展訓練發展趨勢主要在企業管理商業拓展培訓,逐漸滲透到休閑旅游和學校拓展訓練等方面。
2002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指出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的目標在于:通過一定的體育手段,即身體活動和體育游戲,增強學生體質,發展學生的身體機能,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培養學生智力,提高學生自信心,合作精神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我們可以簡單的把上述目標概括為學校體育促進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為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環顧我國當前大學公共體育課程,無論是在課程設計還是在教學方法改革上面都進行了一些積極的探索和嘗試,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需要改進的方面還有很多。比如大學體育課主要仍以訓練學生的體能,增強學生的體質,培養學生吃苦精神為主要目標,即片面強調體育對生理健康促進的功能,而忽視了體育對“整體健康”的促進作用。從學生方面來講,雖然各種體育課改在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方面都下了功夫,比如說“選項課教學模式”、“俱樂部式教學”都旨在調動大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從文獻資料和體育選項課的實踐中發現,在實際教學中,大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未得到充分的調動和發揮,存在不少學生上體育課就是為了拿學分,混及格。鑒于此,本人在思考,有沒有可能有一種教學模式或方法,使其既能充分調動大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與教育部2002年頒布的《綱要》中指出的學校體育課程教學的目標相吻合。經過廣泛的文獻資料查閱,我興奮的發現“拓展訓練項目”如果能引入大學體育教學或許是不錯的途徑。
從體育教學改革的角度來看,拓展訓練引入體育教學,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是大學生體育鍛煉的需要。在普通高校新的體育教學理念下,要求淡化競技,重在參與,突出健身功能,使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使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升。體育課程內容選擇趨向多樣化、實用化和多元化。學校拓展訓練以體驗式的教學方式讓大學生積極參與到運動中,對大學生的體育學習態度、興趣以及體育鍛煉行為起到促進作用,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起到推動作用。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能動性,使學生主動參與體驗體育鍛煉的樂趣,正好符合普通高校新的體育教學理念。學校拓展訓練可以完善體育教學課程體系,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拓寬普通高校體育項目的發展空間,提高體育教學資源的利用率。聯系體育教學內容實際現狀將拓展訓練項目引入體育課堂,能夠更好地彌補體育教學中的不足。普通高校在體育教學方面不斷的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方法與思路,將“拓展訓練”項目和思路引入我院公共體育教學,并進行一些有益的實踐研究和探索,為體育教學內容、方法開辟一條新的思路,有可能使拓展訓練成為體育教學的一大特色。
在國內普通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新形勢的大背景下,結合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發展新需要,從改革體育教學內容與手段入手,在經過前期充分醞釀與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擬將拓展訓練引入體育教學,旨在踐行該項目對大學生的教育目標、方法等創新之處。學校增設拓展訓練能促進學生全面健康與個性發展。它強調增加大學生的個人經驗,讓大學生進行體驗、探究、感悟。拓展訓練在完善人格、提高素質和回歸自然方面既符合人的發展需要又符合時代的發展需求,故成為體育教學的新時尚。隨著時代的發展,拓展訓練必將在學校體育教學實踐探索中達到普及與提高并舉。
拓展訓練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方式是對傳統體育教育的全面提煉和綜合補充,它打破了體育課長期以來封閉的教育形式,拓展了體育課程的時間和空間,體現了體育課程的多種功能和價值,對推動高校體育課程的深化改革將產生重要意義和深遠的影響,彌補體育教學中的缺失。從拓展訓練引入體育教學改革內容進行如下幾點分析。
根據《普通高校體育指導綱要》課程目標的要求,結合拓展訓練特點,開發符合大學生體育鍛煉需求的校園拓展訓練項目,編寫學校拓展訓練教學大綱,以課內外等多種形式,將拓展運動滲透到體育教學當中,加強大學生在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大領域的能力。拓展訓練不僅可以全面鍛煉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體質,還能有效的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開發智力,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陶冶情操、發展學生個性,促進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從而使體育教學與拓展訓練結合起來。
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內容大部分是傳統的競爭性運動項目,如籃球、足球、排球、武術、健美操等。從感覺上講師生對其內容都有不同程度的疲勞,體育教師每年都面對不同的大學生,教著同樣的內容。大學生從小學到高中都一直接觸這些運動項目,已經沒有新鮮感,學習起來比較被動。從教學來講,教師一直在教,學生一直在學,大學生運動能力的增長趨勢不明顯。拓展訓練這個時尚的運動項目的開發和利用,大大提高師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是提高素質的手段,師生共同參與到運動中,通過體驗的方式引導大學生實際操作。讓大學生運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問題,將這種體驗轉化為自己的知識體系,能夠達到歌更好的學習效果。
普通高校有大量的體育教師,為拓展訓練開展技術支持提供保障,雖然他們有良好的體育專業素質、豐富的理論知識及實踐經驗,但以拓展訓練項目發展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還需要體育教師加強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知識,開拓視野,更新觀念。體育教師沒有進行專業的拓展訓練的培訓,還不能駕馭拓展訓練的內容,故應加強對體育教師的培訓工作。在科研方面,鼓勵體育教師提高拓展訓練方面的理論和實踐的科研能力。
拓展訓練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項目,因其是素質拓展訓練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安全問題是學校拓展訓練應該重視的問題,要把拓展訓練安全保障作為訓練的第一項重要責任,并時刻保持警惕。首先,選擇合適的拓展訓練項目,拓展訓練主要有高空項目、水上項目、地面項目三種類型,高空項目、水上項目相對而言風險較高,在學校開展非常少。地面項目在普通高校開展內容比較豐富,根據學校的地貌環境,設置安全性較高的運動項目,并制定好安全預案。其次,做好訓練前的安全教育工作,并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做好器材安全的檢查工作。最后,在訓練過程中做好監督和管理工作,嚴格按照規定的方法和步驟進行,及時消除不安全隱患、杜絕不安全事故發生。
普通高校開展拓展訓練是對傳統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豐富了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和方法,拓寬了體育教學的時間和空間,增強了體育課的實用性、趣味性,拓寬了體育課的功能。是大學生體育鍛煉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符合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趨勢。因此高校體育教學應當實時的引入合適的拓展訓練項目。
[1]蔡尚琪.拓展訓練在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0(14):169.
[2]楊加強.普通高校素質拓展訓練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09,28(6):57-61.
[3]石興宇,趙智龍.拓展運動在貴州省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1(9):180-183.
[4]于振峰,王晨宇.關于將拓展訓練融入體育教學的理論研究[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16(3):15-17.
[5]岳衛亞,仲偉煒.運動生物力學影像解析教學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拓展運動生物力學實驗教學新課程[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8(2):64-67.
[6]李國巖.從拓展運動的特點和功能談其普及和發展前景[J].山東體育科技,2005,27(4):48-49.
[7]王龍飛,劉沛,王全昌.淺析拓展運動在高校體育中的開展[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05,17(6):105-106.
[8]郭建平.體育拓展運動的內容與分類[J].湘南學院學報,2005,26(5):110-113.
[9]張小軍.陜西省高校戶外拓展運動項目的現狀與對策[J].西安工程大學學報,2011,25(5):760-762.
[10]王宜馨.“戶外拓展訓練”引入高校體育選修課的可行性探索[D].南京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