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斌
(內蒙古民族大學體育學院 內蒙古通遼 028000)
日本職業足球聯賽(J.LEAGUE),也稱為“J聯賽”,是日本最高等級的職業足球聯賽系統,由社團法人日本職業足球聯賽所主辦,于1993年舉行首屆賽事,是日本足球的推廣及強化實力的重要振興項目。日本足球職業聯賽幾乎與中國職業聯賽同時開始,在中超聯賽步履維艱的同時,日本足協有合理政策、先進的理念及比較完善的管理,使J聯賽成了亞洲水平與知名度最高的職業聯賽之一。
一項競技運動的發展,必須有一定的運動人口作為保障。在日本,足球興盛前,棒球才是第一運動,現在足球發展得幾乎和棒球平分秋色,這要歸功于日本足協推行的“地域密著”政策,所謂的“地域密著”政策,是日本足球界從歐洲借鑒的,并由日本足協在本國聯賽中強制推行。即要求足球俱樂部想盡各種辦法,把周圍人口吸引和團結到足球運動中來,形成“足球人口”。至于怎樣吸引球迷,各個俱樂部的具體做法不盡相同,但事實證明各個俱樂部做得不錯,對日本足球也作出不少貢獻。日本足壇推行“地域密著”的結果,是培養出了一大批鐵桿球迷,他們能始終如一地支持一支球隊,不管這支球隊成績好壞。在這一點上,日本球迷很像歐洲球迷,他們是真正的球迷,也激勵著球隊去爭取好成績。這樣經過十幾年不懈努力,日本的“足球人口”不斷增加,J聯賽和國家隊的比賽越來越受關注,日本足球的整體水平也越來越高。
日本開始職業聯賽以前,都是大學生或高中生才踢球,但從1993年J聯賽開始后,這種體制從根本上改變了。日本,每家小學都開展體育興趣班,其中以棒球和足球最受歡迎。12歲以下即小學生階段,學校重在培養孩子對足球的興趣。12歲即上初中之后,學校都組織U13~U18間各年齡段隊伍。
日本足協與教育部年年都共同主辦比賽。從小學直到高中,每年的七八月份,日本都會進行U13~U15年齡段間的“全日本中學生足球大會”與U12“全日本少年足球大會”,開始在全國48個區縣內進行比賽,勝出的冠軍隊作為本縣代表去參加全國的比賽。U15~U18的年齡段,參與的是“全日本高中足球聯賽”。每年有1萬多所小學及中學參與比賽,人數可達到幾十萬人,也許是全世界參與人數最多的比賽。一年下來每個青少年球員,最少也要有50場正式的比賽。據悉,全日本高中足球聯賽有很大的影響力。這項賽事自1916年起創辦至2013年1月10日在東京的國立競技場進行了第89屆的決賽,據媒體統計有大約5萬人到現場觀看,大約10家電視臺直播。日本在1999年奪得U-19世青賽亞軍的隊伍中有森岡隆三、中田浩二、中田英壽、川口能活、柳澤敦、中山雅史、中村俊輔、名波浩及松田直樹等9人來自高中聯賽,他們只有有很多成為了日本隊的主力。
從小學生開始,到U12、U15、U18……直到U23球隊,每個J聯賽足球俱樂部都必須重視梯隊建設,否則就面臨被取消參賽資格的危險。在日本要從事青少年足球教練工作,必須有等級教練員證書。要教小球員,教練必須過嚴格考核,只有達到相應的等級,才可以帶相應的球隊。目前,日本教練有C、B、A、S共4個等級,只有S級可以執教J聯賽球隊,其他三個等級的教練幾乎都主要從事青少年球員的培養工作。而且每個等級的教練,每年都要有一定的時間進行理論學習,不斷充實自己。
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訓練、比賽環境,每個學校都必須擁有足球場,開設足球教學,公共足球場地多,并且免費向公眾開放,通過這種方式,學校可以吸引到有天賦的孩子來就讀、踢球,從而提升學校的知名度。日本足協非常注意搜集、整理本國及其他足球強國青少年球員的各項資料,每2年都會編一本足球教材,專門解決在青少年球員培養、訓練中出現的問題,這些問題都要經過研究得出結論,然后在接下來的2年加以改進。
在日本,為保證足球發展環境的純凈,足協采用嚴懲制度與誠信教育。J聯盟的管理方是很嚴格的。日本不允許賭球,如果被知道有球員打假球,則會被J聯盟禁賽終身及訴諸法律。聯盟會定期讓警察來俱樂部給官員們授課,以此來防止黑社會的襲擊,為了鼓勵球員的上進心,聯盟把球員的工資分定為三檔:年薪高達1億日元的僅有二三個球員,3000~5000萬日元是一般數球員的年收入,如果進球、者奪冠會有額外的獎金。J聯盟也把裁判分為四個級別,并頒發統一執照。當判罰的時候有一些有爭議時,通過裁判委員會的審查,若是裁判的誤判,會讓裁判降級或禁賽,情況嚴重的將吊銷執照,比賽的結果不會更改。若有球員惡意犯規,J聯盟所給的賽后處罰也會嚴格與其他國家。這樣嚴格的聯賽管理體制下,日本足球職業聯賽幾乎從沒有過“黑哨”、“假球”的出現。
作為一個非傳統意義上的足球強國,日本足協采取了一條“引進、吸收、送出、創新”的足球發展模式,大大加快了日本的足球發展速度。日本職業聯賽開始之前,日本隊在亞洲只是二流球隊,其競技水平遠遠落后于同一時期的中國隊或韓國隊。J聯賽剛剛開始的時候,為了提高聯賽的起點和看點,聯賽組織者利用自己豐厚的薪酬來吸引世界上的著名球員加盟,利用他們的號召力來吸引球迷。濟科、斯托伊科維奇、萊因克爾、貝貝托、鄧加……這些當時在世界足壇非常有名氣的球員都曾來J聯賽淘金。他們不但給日本球迷展示了真正的足球藝術,更最關鍵的,日本球員從他們身上理解了什么是真正的職業精神、職業足球,促進了高水平的職業本土球員的不斷出現。為了快速提升日本足球的實力,作為單一民族的國家,最為注重民族性的日本足球在過去的十幾年時間里是在國家隊當中出現外籍球員最多的亞洲國家之一,與卡塔爾純傭兵式的用人不同,日本國家隊的外援都是在J聯賽拼殺多年的球員。從拉莫斯到山都主再到田中斗笠王,這些外籍球員帶動了日本足球向前發展。這些技術出眾、戰術素養高超的外援極大地推動了整個日本足球水平的提高。無數的日本青少年球員在高水平外援的帶動下逐漸成長起來,逐漸形成自己成熟穩重的風格。除了國內培養外,日本還積極送小球員出國學習技術足球。日本每年都會送上萬名小球員到足球發達國家去接受正規訓練,吸收先進的足球理念。通過在足球強國的系統的學習、訓練,這些小球員回國后能用自己的,技術和理念為日本足球發展奠定雄厚的基礎。
日本俱樂部聯賽職業化程度極高,球隊運營都參照歐洲模式。在J聯盟中有“大魚養小魚”的說法——經營狀況良好的大俱樂部,都要出一定的錢補貼小俱樂部。這樣做是為了推動J聯盟的整體發展,從長遠上看也是對大俱樂部有利的。橫濱水手隊是由全日空和日產公司創建、磐田喜悅隊的東家是雅馬哈集團、大阪鋼巴隊的老板是松下電器公司總裁……J聯賽的大多數球隊,背后都有經濟實力雄厚的財團做后臺,這些大財團也成了J聯賽發展的強大動力。所以J聯賽開始以來,各個俱樂部的經營發展都比較有連貫性和持續性,沒有單單因為資金問題而退出足壇的。
日本經濟發達,J聯賽各俱樂部的后臺也往往都有一些大財團支撐,但這并不意味著他們會在足球上盲目投入資金。相反地,各俱樂部在經營采用科學化的手段,在他們看來,金錢只是足球的潤滑劑而已,對于一家俱樂部的發展來說,金錢不是決定性因素。可以說俱樂部的運行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即使是主要贊助商也不能隨意干涉俱樂部的管理,如果一旦有財團企圖以經濟力量來干涉俱樂部內部事務,那他們不但會受到J聯盟的制裁,也會有其他俱樂部的抵制。聯賽的各俱樂部一般都有大企業作為支撐,而J聯賽從創立起,就很看重企業、市場及聯盟間的關系。發展至今,三方已形成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關系,因此不會有一方會輕易出現不規范的行為,大家都為對方而嚴格自己。
總之,日本足球的發展趨勢就是在職業化聯賽不斷完善和壯大的基礎上,逐步建立亞洲的技術流強隊。
[1]張發強.體育經濟[M].世界圖書出版社,2000(8).
[2]高橋義雄.日本職業足球j聯盟的經營與管理問題[J].足球理論與實踐,2003(1).
[3]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體育產業現狀趨勢與對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