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雄偉
(汕頭大學 廣東汕頭 515063)
2010年南非世界杯朝鮮足球在決賽圈的三場比賽,分別以1:2輸給巴西、0:7輸給葡萄牙和0:3輸給科特迪瓦。這支神秘之師以三戰三敗的成績,淘汰出局。綜觀三場比賽的表現,首戰巴西雖敗猶榮,再戰葡萄牙和科特迪瓦時一敗涂地。從看到朝鮮足球與巴西足球較量所表現出的精神和體能時的贊嘆不已,到看到接下來2場比賽后的大失所望,我們對朝鮮足球的失敗原因眾說紛紜。同一支朝鮮足球,10天3場比賽表現卻大起大落,其中原因值得思考,通過對2010年世界杯朝鮮隊3場比賽的攻防數據與體能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研究,從而探討其中三戰皆敗的根本原因,思考其給我們足球發展的啟示。
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賽第G小組:朝鮮、巴西、科特迪瓦、葡萄牙四支球隊。
(1)文獻資料法:查閱近年來有關足球比賽技術研究方面的論文,上網查詢由世界權威足球比賽數據統計公司OPTA提供的技術統計。
(2)數理統計法:對相關數據進行統計與整理。
2.1.1 進攻數據比較
從朝鮮足球隊三場比賽數據表明,進攻數據完全處于劣勢,三場比賽數據平均值無論是控球率(40.7%:59.3%)、射門次數(11.3:27.7)、進球數(0.3:4),還是傳球成功率(72.3%:86.5%)都與其他三支球隊有差距;朝鮮隊的進攻與三個對手相比差距是顯而易見,無論是整體綜合能力所表現的進攻質量形成的射門數據,還是個人能力所表現的基本技術水平形成的傳球數據,都遠不及三個對手的表現。
2.1.2 防守數據比較
朝鮮隊的防守數據與3個對手相比并無差距,3場比賽數據平均值特別是在阻截(21:8.3)、高空球爭頂(36.3:37.7)和一對一贏得控制球(145.3:148.7)上,與對手幾乎不相上下或甚至高于個別對手。反映出朝鮮足球的防守能力與其他3個對手之間并沒有差距。
2.1.3 技術數據分析
足球比賽的進攻和防守數據表現了球隊對抗中的進攻技術和防守技術,這種對抗比較是相互抑制與反抑制的反映。朝鮮足球隊進攻數據的劣勢說明對手防守技術應用的成功,相反,對手進攻數據的優勢說明了朝鮮足球隊在防守技術應用的不足,雖然防守數據顯示防守對抗中毫無遜色,但結合對手的進攻數據就會發現他的防守效果并不好。在比賽中也可觀察到兩個重要因素,首先,朝鮮足球隊的三場比賽的平均控球率40.7%明顯低于對手的平均控球率59.3%,說明了朝鮮足球隊控球進攻的時間遠遠少于對手,而處于防守的時間比對手多,導致其防守技術的使用自然高于對手。其次,朝鮮足球比賽中的硬朗風格和不服輸的拼搏精神,為他們在一對一的拼搶對抗和高空爭頂中不輸對手,彌補了技術上的不足。總之,無論進攻技術還是防守技術在與世界足球高水平球隊對抗中有明顯差距,技術上的差距是朝鮮足球3場比賽輸球的主要因素之一。
2.2.1 跑動距離數據比較
朝鮮足球隊在世界杯3場比賽與對手之間的平均每場跑動距離相比,朝鮮足球隊為為104.88km,雖低于葡萄牙的110.15km,但高于巴西的100.00km和科特迪瓦的102.11km。在32支球隊平均每場跑動距離的均值106.71km,朝鮮隊屬于中間偏下水平,但這些數值經檢驗并無顯著性差異,這說明朝鮮足球隊的耐力體能儲備與世界杯其他球隊相比無明顯差異。
2.2.2 最高速度數據比較
朝鮮足球3場比賽所表現出來的最高速度為25.99km/h,低于32支球隊的平均值29.59km/h,經檢驗顯示其差異非常顯著。最高速度雖然反映的并不是球隊整體的速度水平,他只表現了個別速度最高的球員速度水平,但我們也可以從側面了解球隊技戰術體系中對速度的重視程度或訓練理念。
2.2.3 體能數據分析
運動員在比賽中的跑動能力就反映了運動員的體能狀況,運動員的跑動情況主要是速度、力量和耐力的體能指標[1]。從朝鮮足球隊的3場比賽可以知道,平均跑動距離(104.88km)高于巴西隊(100.00km)和科特迪瓦隊(102.11km)的平均跑動距離,而低于葡萄牙隊(110.15km)的平均跑動距離,差異水平不顯著,只是在跑動最高速度上無法與對手抗衡,而且差異水平顯著。最高速度包含了動作的快速和爆發力,在國外,足球理論專家對速度力量有著非一般的認識,(德國)K維伯認為“短跑能力可作為選拔運動員的標準”[2]。(德國)迪克霍斯認為“足球、籃球等同類運動項目,球員多具有短跑選手的特征,而耐力機能有限”[3]。這說明速度力量對于足球項目的重要性,朝鮮足球在體能方面特別是速度力量上的差距應該是其與對手對抗中處于劣勢的重要因素之一。
善于掌控比賽節奏也是節省能量消耗的一種有效手段。相反,如果掌控不了比賽節奏就必須消耗更多的體能,有時甚至是超負荷的付出。從跑動距離體現出來的朝鮮足球隊比賽前的耐力體能儲備,與其他對手相比差距并不明顯,但根據3場比賽的控球率明顯低于3個對手,其比賽節奏受對手控制,處于被動的防守跑動多于對手的情況,在比賽對抗中的體能消耗明顯處于劣勢。這正好反映了朝鮮足球隊在10天內完成3場比賽的情況,第一場當對手的跑動能力不及自己時,依靠消耗更多體能彌補了技術上的差距與巴西足球抗衡,隨后的兩場比賽在跑動能力差別不大或不及對手的情況下,與對手對抗沒有了體能優勢來彌補技術上的差距時,最終使比賽大比分輸球成為可能。
(1)綜觀朝鮮足球隊的3場比賽,結合比賽中與對手對抗的攻防數據和體能數據,反映出朝鮮足球在技術上的差距和速度力量方面明顯的不足,是最終導致其輸球的主要因素。比賽控球率明顯低于對手,掌控不了比賽節奏就必須消耗更多的體能,有時甚至是超負荷的付出,這正好反映了朝鮮足球隊在10天內完成3場比賽的表現,僅靠頑強的拼搏精神并不能挽回敗局。
(2)對我們中國足球來說,在許多方面與朝鮮足球有相似的地方,比如兩隊對比賽中所表現的拼搏精神和良好的體能一直頗受推崇與重視。朝鮮足球的拼搏精神不容置疑;而在體能測試:12min和(5-25)×5折返跑方面更現得訓練有素。1994~1996年期間,報名參加中國甲A聯賽的185名外籍球員(外援)體能測試,12min和(5-25)×5折返跑,12min平均值為3271m,總分平均為7.26分,高于我們球員6.84分的平均水平,在這批外援中朝鮮球員林哲總分成績第一為11.11分,12min3532m;折返跑32.21s。朝鮮足球無論拼搏精神還是體能測試成績都比中國足球優秀,依然無法與世界強隊抗衡時,這給中國足球發展問題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失敗經驗例證。
(3)足球屬于力量速度項目,在國外已普遍得到了認同,而我國教練員往往以速度與耐力來定義它。不同的訓練理念,引導足球訓練中不同的重點,這也是說如果我們過分強調耐力素質,勢必影響速度素質所表現出來的爆發力、動作頻率和快速移動在訓練理念中的地位。在體能理念認識上是否有偏差這也是我們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1]劉丹,王新洛,樸剛,等.對國家男子足球隊運動員比賽活動能力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6.
[2](德國)迪克霍斯.利用乳酸測定來調節球類運動員的訓練[J].余國旗,譯.運動醫學,1994.
[3](德國)K維伯.競技足球運動員的速度測試[J].國外體育科技,19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