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校
(西安體育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68)
體育舞蹈原名國際標準舞,是一項新興的體育項目,是以自身形體動作為物質手段,通過充滿生命活力的韻律,抒發人內心情感的身體活動,既有健身、競技、消遣、娛樂、審美文化價值,它內涵豐富,融入藝術、體育、音樂、舞蹈、服飾于一體,是任何體育項目和藝術形式所無法代替的,深受人民群眾的喜愛。目前全國各地的舞蹈健身俱樂部、培訓班都在大力的推進和發展體育舞蹈項目,同時它也深受大學生的喜愛和青睞。這項運動也越來越受到教育部門的重視,1987年國家教委為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增設體育舞蹈課,此后又在大學公共體育課中增設體育舞蹈選修課。
教學方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掌握專項知識、技術、技能,發展與專項有關的各種能力等教學任務,而采用的措施和辦法。教學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兩者相互配合完成的一種人才培養活動,體育舞蹈教學需要教師根據體育舞蹈運動的特點,在各種基本教學方法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教學目標,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適合學生學習的各種教學手段,去完成共同的教學任務。這也要求教師不斷推陳出新,努力提高教學質量,保障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通過2010年全國教師培訓班的學習和Dr.Ruud Vermeij外教的講習,本人再次加深了對教師這份職業的認識:教師就是把知識傳播及授予他人的人。要使教學達到效果,而不是枉費光陰,老師就要選擇合適的方法將自己的教學意圖傳達給學生,作為一名體育舞蹈老師,豐富的比賽經驗只是一個方面,真正的核心仍然是“如何更有效的教學”。
其實,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學會知識,老師跳的好只是一個教學工具。工具本身是一個教學媒體,教學工具有很多,比如音頻工具、視頻器材等。如何有效運用這些工具,使它們真正服務于教學,是有方法和技巧的。經過多方面的資料查詢和教學訓練經驗的總結,研究了 表演式(Performance)、練 習式(Practice)、探索式(Discovery)、自查式(Self-check)、反饋式(Feedback)、結論式(Conclusion)等教學方法,一起和專業人士探討學習。
表演教學法指通過優秀學生表演、其他學生模仿及觀摩學習的形式最終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一種方法。這種教學方法的目的是通過顯示表演,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教學效率。表演教學法可以為學生提供舞臺實踐的平臺,使優秀學生在表演中展現自我,提升自信。而其他學生可以在這種表演中,激發其上進心,積極模仿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水平。在學生表演的同時,教師擔當觀察者的角色,及時發現問題,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針對突出問題,重點突破,提高教學效果。
表練習式教學法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運用已學知識去反復完成一定的技術動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各種教學方法中,練習教學法是最主要的教學方法,教師經常使用這種方法與其他方法組合的方式來教學。通過對舞蹈技術動作的不斷練習,學生不但可以感受動作,而且可以在體會動作的過程中,不斷形成舞蹈動作內容的思維。練習式教學法可以促進學生更好的控制身體、協調各種動作和分析舞蹈內容,從而使技術動作形成舞蹈技能技巧,培養自身的藝術氣息。
練習式教學法主要針對的是學生的肌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逐漸加強對肌肉和骨骼的控制能力,進而在把握身體平衡的狀態下品評音樂,分析如何舞蹈才能發揮自己身體的能力,慢慢的就會增強其舞蹈的協調性,動作也會更加熟練。
探索本身是一種有方向卻沒有確定目標的心智探險過程。它的特征是無舊例可循,沒有明確的前進步驟,所以它需要參與者擁有濃厚的興趣,豐富的想象和敢于嘗試的勇氣,具備不斷思考的能力。探索式教學法是指在以教師為引導的前提下,師生共同參與,全方位展示并發展體育舞蹈思維過程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方法需要重新定位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兩者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師生關系,而是更像舞者之間的組合關系,需要相互配合,共同探索。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創造了良好的探索環境,豐富了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體育舞蹈的創作中來。同時,這種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對舞蹈動作和技巧等要素加深認識和體會,在相互配合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認識和感受美的能力。這種模式教學最重要的是能夠激發舞者的想象力,活躍思維,培養其不斷創新的能力,使舞者的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高。
此方法的運用中,需要重點關注教師的定位問題,教師只是作為探索過程的引導者,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想象空間,對于探索的結果應該呈現開放性。如果老師過于自我,就容易把學生的思想捆縛得死死的,他們的個性和創造力就會慢慢的消磨掉。
自查式教學法強調老師也需要進行自我檢查,也就是要求教師不斷的思考教學過程,不斷的總結經驗。萬事萬物都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教學活動本身也是一個不斷探索和發展的過程,這就需要教師不斷的自我檢查,多問幾個“為什么”。為什么這樣教效果好,為什么學生是這么理解的。在這種不斷的反思和總結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質量。
自我檢查這個問題確實值得體育舞蹈教師們思考。試想,如果學生在學習時老師不停的說“錯了”,身體位置錯了、音樂錯了、腳步錯了、方向錯了等等,他們會因此產生心理負擔,甚至失去自信,對舞蹈產生恐懼感。多么優秀的學生都會有不足的地方,作為一名老師,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幫助和鼓勵有困難的學生找到答案和方法,這是一個老師應經的義務和責任。
教學的目的是引導學生積極自覺地學習,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學生對教學是否滿意和學習效果是否良好是評價教學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教師與學生的相互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后回訪學生,和學生就自己的教學進行交流,讓教學效果變得更好。
反饋教學法是反映教學規律的一種基本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使教學信息由單向傳遞變成了雙向傳遞,也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獲得相關信息,為師生提供相互交流的平臺。對學生而言,反饋式教學可以提出問題,找出差距,通過頻繁及時的反饋,順利達到學習的預定目標。對教師而言,反饋式教學可以及時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對知識的掌握效果,對現有的教學方法進行調節和改進,提高教學效果。同時,反饋式教學法要保障信息反饋的明確性,及時性,可靠性和針對性,從而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
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去學習和掌握知識的過程。結論式教學是舞蹈教師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和對學生的觀察,對每位學生的水平做出評估,幫助學生做出自我評價,從而制定相應的訓練計劃。這種教學法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為學生指示一個方向,制定一個合適的目標,使學生更加有效、持久地學習。在結論式教學法中,我們也需要注意“非指導”教學,講究指導的藝術性,給學生留出足夠探索和自由思考的空間,幫助學生實現規范學習與自由發展的平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如果去查閱任何一本教育學、教學論的書籍,五花八門的教學方法會層出不窮,但絕不會有專門的體育舞蹈教學法。本研究提出了表演式(Performance)、練習式(Practice)、探索式(Discovery)、自查式(Self-check)、反饋式(Feedback)、結論式(Conclusion)等教學方法,但這些方法不是全部。教學本身就是因人而異的,所謂法無定法,這取決于教師本身的素質和學生的可塑性以及所傳授知識的難以程度。方法可以借鑒,但絕對不可能復制,必須結合實際情況,靠自己的學習和教學經歷去總結。
[1]張樹清.體育舞蹈[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7:23-26.
[2]張永軍.體育舞蹈教學與訓練[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7:34-40.
[3]樊臨虎.體育教學論[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7:54-58.
[4]齊光輝,徐泉永.高校開設體育舞蹈課教學功效的調查與分析[J].濟南:山東體育科技,2000(3):26-27.
[5]章巧珍.影響我國體育舞蹈發展的因素與對策[J].宿州: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6,2:28-29.
[6]裴亞建.論及體育舞蹈當前發展存在的幾點問題[J].北京:中國校外體育,2007(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