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小麗
(蘇州大學體育學院 江蘇蘇州 215000)
根據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對當代大學生身心發展的要求,我國大學體育的培養目的是使學生了解和掌握體育與健康的基本知識,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體育能力,使之成為國家和社會需要的全面發展的高級專門人才。體育傷害事故是指學校在組織一系列的體育活動中,包括競技體育比賽、課外組織的體育活動、體育課的教學等發生的人身傷害,這個問題很現實,社會性很強。近年來發生學生意外的事故的情況,呈不斷上升趨勢,學生在課外體育活動、競技比賽、體育課教學等一系列的體育活動過程中,輕則會發生碰傷、摔傷、扭傷等運動損傷,會影響到自身的學習;重的可能會發生一些重大的事故,造成殘疾甚至危及生命等等。所有這些可能發生的情況,不管是對學校還是對體育教師,都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在教學項目的安排上,為了安全起見,學校、體育教師把一些不必要的器械類的運動項目和體育活動取消了,致使體育課的內容變得單一,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體育教師在上好體育課、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同時,要把如何避免學生因為失誤或其他因素而受傷,如何有效地把受傷降低到最小的程度,是體育教師必須重中之重的去思考。在下面的內容中,我們就談一談在體育教學的實踐過程中,學生高校體育教學活動中發生意外傷害事故的原因以及預防措施。
(1)體育教師知識傳授不到位。由于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講解、示范不到位,對動作的規范強調不夠,沒有掌握必要的運動技術要領會導致學生在練習時受傷。如在做后滾翻這樣技巧性的動作時,由于不正確的頭頸位置,不緊的團身動作,很容易挫傷頸椎;籃球傳接球的過程中由于傳接球手型不正確,會戳傷手指等等。
(2)部分教師責任心不高。在教學前由于不充分準備場地器材,課中、課后未能及時對意外事故的發生進行預防;未能遵循體育運動規律,安排的教學內容學生不太熟悉,這些因素導致了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如在學習跳遠項目中,沙坑里的沙子為被鋪平整、沙子中存在異物;在雙杠的學習中教師沒有保護幫助意識,在雙杠下不擺放任何保護器械等,這些都會造成意外事故的發生。
(3)體育教師沒有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體質情況,或詢問學生的體質情況。如有個別有先天性心臟病、哮喘等一些疾病沒有及時了解,或了解了沒有進行區別對待,照顧不周,這些往往成為意外事故發生的隱患。
(1)學生思想的懶散。因為平時學生學習壓力大和生活環境優越,所以在學生的潛意識里,體育課被定義為放松心情、愉悅身心、快樂放松課程,一到了上體育課,注意力會分散,對教師的講解示范,即使有不清楚的地方,也覺得無所謂,將之放在一旁。學生對課前的準備活動往往不太重視,對它的作用認識不夠深入;加之沒有得到行之有效的與安全相關的生理心理知識,從而容易導致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2)學生自身的性格差異。大學生中有些好勝心比較強,身體有些不適,或患有某種不適宜運動的疾病,會有隱瞞不說的情況,如果體育教師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學生堅持鍛煉;或在一些特定環境常常不顧自身的身體狀況,毅然參與其中,其后果將不堪設想。
(3)學生缺乏自我保護的意識。例如:有些學生從高處跳下時沒有保護意識,不會屈膝緩沖,跌倒時不會低頭做翻滾練習來保護自身,足球踢過來不會有意識的躲避等等會使得自己受到傷害。
(4)練習過程中不遵循運動技巧的規律。比如在籃球運動中,技術動作,規則不掌握,那么很可能發生沖撞受傷;在跳山羊時動作不熟悉,沒有按照跳山羊的規則來進行,加上心理恐懼,從而很容易受傷。
(1)體育器材不符合要求。體育設施、設備陳舊、場地不平整,尤其是學校的一些室外體育運動器材,如單雙杠、籃球足球架子和網等,長時間風吹日曬,就會容易腐爛、生銹,如果學校沒有及時養護、維修或更換的話,學生在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就容易發生器材突然斷裂或擦碰等一些意外,導致學生受傷。
(2)意外傷害的不可預測性,這是體育教師和學生所不能預測,不能抗拒的學生意外傷害事故。有環境因素的影響,如天氣溫度的高低、光線的強弱、風力的大小等對學生的判斷能力造成影響;也曾有一學生在跳遠時跌坐在沙坑內,臀部著地,造成一節脊椎骨折的情況等。
由于意外傷害事故比較多樣復雜化,而且難以預料,因此體育教師在上好體育課、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如何避免學生因為種種原因而受到傷害,如何把受傷的程度降低到最小,是體育教師必須重點考慮的問題。對此,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使體育意外傷害事故降到最小范圍。
體育教師備課時要認真鉆研教材,要把安全防范作為重要內容掌握技術動作重點、難點,示范動作要正確。對一些難度較高的技術動作,重點難點教師的講解一定要充分,示范要準確,按教學要求循序漸進地進行教授;同時還要加強學生在運動中的保護幫助意識;此外,教師要求學生穿著合適的服裝和鞋子來上體育課,這也是可以減少意外傷害事故發生的一種有效方法。
教師一開始就要讓學生在思想上引起足夠的重視,向學生講解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及運動損傷的防治。例如:一般的扭傷、挫傷、肌肉拉傷和韌帶扭傷,最簡單的辦法是用自來水沖洗扭傷部位或用冰袋進行冷敷,并把受傷的肢體微抬高。冷敷后在傷處墊上棉花,輕輕加壓包扎。48小時后,方可改用熱敷,以促進淤血吸收;重心不穩時倒地的團身自救方法;長跑結束后不要立即停止運動,不要馬上坐下來或躺著,應在同伴攙扶下慢慢行走使身體肌肉逐漸放松。
教師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準備活動的重要性,同時準備活動也要有針對性。如投擲類的項目,需要將身體的上肢、腰部、肩等關節活動開,避免在運動中肌肉拉傷;課中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的練習,隨時能夠幫助與保護學生,發現問題要及時指正、糾錯;下課前要積極做好身體各肌肉的放松練習,緩解身體疲勞,從而預防課后受傷事故的發生。
體育課前教師要對體質差、技能差、不聽話的學生要做到心中有數;對身體不適或有傷病的學生,勸其不必勉強參加劇烈的運動,運動中若有不良反應,應及時停止練習,必要時要去就醫。此外,教師還要以人為本,讓每個學生都能從教師所選擇的教學方法中受益。要注意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應知道如何鼓勵學生,激勵學生,吸引學生的思想和注意力,使學生積極的投入到學習之中。
每節課都應根據基本部分的教材,將上課所需器材安排到位,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克服困難,從心理和生理上做好練習的準備。同時還要健全各種安全措施,認真執行各項防護措施。例如:學習跳遠、三級跳遠等跳躍課時,要先挖松沙坑,填足沙子,清理沙坑內的異物等;跳遠的起跳板、跳高的架子要安放平穩;墊子的邊角不要重疊在一起或出現間隙;雨后場地又滑又濕,不宜做激烈運動等。
通過課外體育活動或體育俱樂部等形式培養體育特長生,使他們成為各班的體育骨干,成為體育教師的得力助手,從而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減少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
綜上所述,體育運動它本身就是一種激烈,對抗性強,極具競爭色彩的競技活動,它的競爭性、對抗性的特點決定了它有一定的危險性,不出一點事故是不可能的。但只要安全防范,有先見之明,在上課、備課過程中做得面面俱到,是可以避免出現意外損傷的。只要廣大的體育教師在思想和行動上加以重視,了解發生意外傷害事故的原因,在教學工作中踏踏實實,認真負責,必能行之有效的減少或避免體育教學中學生傷害事故的發生。如果一旦發生意外傷害事故,應組織對受傷學生積極、正確的補救措施,一定要認清傷害事故的類別和責任的范圍,同時把傷害降低到最小。
[1] 楊德輝.體育教學中傷害事故的產生原因及其預防措施[J].今日科苑,2009(5).
[2] 喻志雄,周大軍.在體育活動中如何避免傷害事故的發生[J].中國科技信息,2010(23).
[3] 程仁鳳.學生體育課意外受傷引發的思考[J].體育教學,2010(2).
[4] 鄭雄.淺談學校體育傷害事故原因及其預防措施[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