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鑫
(1.聊城大學體育學院 山東聊城 252059; 2.滕州市墨子中學 山東滕州 277500)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進一步實施,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的課堂教學逐漸成為教學的關鍵點。興趣可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原動力,也是引導學生自主和積極學習的重要因素。體育教育作為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在促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的同時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這樣才能使學生達到身體與心理共同健康成長的目的。本文從初中體育教學出發,著意探討一下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策略。
傳統體育教學大多采用“教師教、學生學”的方式授課。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占絕對的主導地位,習慣從教師本身的地位出發,以個人思維照搬教學大綱的內容,而學生就只能根據教師的指令被動接收知識。我們知道,體育課程的教授內容是以運動形式為主的,教授目的也是以鍛煉并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重點。而作為初中生的學生群體在學習中存在很大的不定性,缺少成年人的自律性,無法從過于死板的傳統體育教學模式中獲得應該掌握的知識。
傳統體育教學的內容和課時安排上存在著問題,在調查中學生普遍反映教學內容缺乏新穎性,很多在小學就已經學習過的東西在初中還會重新學習。在新的授課內容上,現有教學的課時安排也不夠合理,不能讓大多數學生真正掌握教學內容,導致學生不能很好的完成學習任務,對自己的課堂表現產生沮喪心理,逐漸失去學習的積極性。
以體育課的熱身運動為例:體育教師在開始上課時按照常規都會帶領學生活動身體,這樣做得目的是讓學生身體筋絡舒展開來,避免之后的教學中出現身體損傷。大多數的教師會要求學生繞操場跑2~3圈,然后帶領學生做一些簡單的關節活動動作。學生從第一節體育課開始就不停重復這樣的動作,長期的重復會產生強烈的厭煩心理,喪失上課的積極性。由此可見,學生的興趣缺失是體育課教學質量不高的重要原因。
初中生的年齡段在12~15歲之間,這個時期的孩子處在青春期的過渡時段,心理素質正處于發育向成熟過渡的時期。在這個時期,他們的心理特征一半兒童、一半少年,既對成年人具有很強的依賴性,又開始渴望獨立。既開始意識到自覺性的重要,又仍然擺脫不了兒童期的幼稚。這幾種狀態相互交織在一起,就構成了初中學生獨特的心理特點,思想不夠成熟又自以為成熟了,模仿能力強,學得快,容易厭倦。要想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就必須把握好初中生的心理特點。
根據初中生的心理特點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要想抓住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必須培養他們的體育興趣。
興趣與個人的性格、生活背景、人生閱歷等等很多因素有關,體育興趣也是因學生個體的差異而存在偏向性的。例如:性格內向的學生一般不愿動,對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就相對較差,即使選擇也會是相對含蓄的體育運動項目;性格外向的學生多數熱愛體育運動,尤其是籃球、足球等較激烈的體育運動。
學生體育興趣的偏向性不同并不意味著其興趣的單一性,相反很多學生的體育興趣會分給好幾個體育運動。例如:有學生既喜歡打籃球也喜歡踢足球,有學生既喜歡游泳又喜歡跳高。這里所說的廣泛性是指學生體育興趣的種類可以不止一種。而這種廣泛性往往取決于其所處環境和自身實踐經驗的不同。
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導致其對單一體育運動的興趣極易疲倦,產生興趣轉移。但并不是所有的體育興趣都會輕易改變的。與習慣產生的規律一樣,體育興趣也可以在長期的體育運動熏陶下變的穩定。例如國家隊的運動員們,多年的體育訓練讓他們將體育運動當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即使退役了也多是從事與體育相關的工作。這就讓體育興趣體現出穩定性。
傳統體育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給出指令學生單純執行為主要模式的,這種模式完全從教師角度出發忽略學生主觀意識性,學生在課堂上缺乏積極性,教學效果差。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注意激發學生的上課興趣,改變傳統教學思維,學會換位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選擇上課模式。
初中生開始渴望成熟,會有凡事想要自己做決定的意圖。體育教師可以在上課初期收集學生的學習意愿,例如學生想要在體育課上學習到什么內容,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有哪些,喜歡什么樣的上課形式,對體育課有哪些建議,這樣的信息收集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興趣。課堂教學安排時,可以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將領導學生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3.2.1 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
想要抓住初中生的課堂注意力,必須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知道學生的關注點在哪里。教師可以多了解學生喜歡的和現在流行的事物,并加工使用到課堂教學中去。例如,去年很流行鳳凰傳奇的一首名叫《最炫民族風》的歌曲,這首歌的音樂節奏很適合用在體育課的熱身操或者是健身操中。傳統體育教學中的熱身活動是比較枯燥無趣的,一般是由幾個簡單的動作組成,節奏也多是由教師喊口令進行,學生缺少應有的積極性,完成情況流于形式。但熱身運動在體育課堂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做好熱身運動才能保證體育課學習的安全性,否則會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使用《最炫民族風》的音樂作為熱身音樂,一開始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再搭配上鮮明的動作,學生的課堂興趣得到提高,參與的主動性增強,這樣既很好的達到了熱身的目的,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之后的體育教學創造了良好的氛圍。
3.2.2 豐富授課形式
傳統體育教學側重于體育教師的單純教授知識,學生一般表現出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興趣低、課堂配合度差等狀況。教師可以在按照教學大綱的內容上課的同時,變換授課形式,讓學生體會到體育課堂的趣味性。例如教師教授籃球知識中的三步上籃時,可以從基本的分解動作教起,從第一步到第三步再到上籃的腳步和手勢逐一分解,因分解動作比較枯燥,教師可以引入在學生中很有影響力的運動類動漫作品《灌籃高手》,在分組練習之后進行小型比賽,可以用《灌籃高手》中的人物進行角色扮演。適當的娛樂內容可以讓學生從愉快的游戲氛圍中掌握學習內容。
除了增加學習的娛樂性之外,體育教師在教學中還應該注意內容的多樣性。例如體育教學中難度最大的800m耐久跑,這項教學內容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要求都很高,學生不僅需要足夠的持久力還要有強大的意志力。而處于一半兒童一半少年時期的初中學生,持久力和意志力都相對薄弱,他們對800m的畏難心理造成其學習抵觸性過大。教師在耐久跑教學時可以將其它運動項目穿插其中,以此來減少耐久跑練習的枯燥性。比如慢跑、百米接力、喊數抱團等等。組合訓練既可以降低學生的厭煩心理、完成教學任務,又可以同時學習到其它教學項目。
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教師的教學理念直接決定著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學生的情緒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師的言行、態度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從有益的角度去影響學生,教師的感情也要始終融于學生的情緒之中。
例如在耐久跑的練習中經常會出現陪跑的現象,體育教師的傳統思維是阻止學生陪跑,理由是影響學生的練習效果。而事實上,從學生角度出發,有人在旁陪伴加油可以激發潛能和意志力,教師甚至可以加入陪跑行列,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
前文提到在教學中可以引入學生喜愛的流行元素輔助教學,這同樣是對體育教師教學理念的考驗。初中生與授課教師存在著很長的年齡差,中國有句老話叫“兩歲一個代溝”,指的是年齡帶來的思想差異,即使授課教師再年輕,和學生之間思想差異都是存在的。那么存在思想差異的人喜歡的事物的差異性也同樣存在。授課教師就不能以自身的喜好來揣測學生的興趣點,必須站在學生的立場考慮,很有可能學生喜歡的事物恰好是教師不欣賞的,但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教師都應該盡量調整自己的心態,以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完成課堂教學為首要目的。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前提條件,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了喜愛的情緒,就愿意主動參與實踐和學習,在此條件下,即使學習遇到困難和阻礙,學生也會通過努力克服和解決,畏難和退縮的負面情緒會相對減少,學習任務的完成會更加完滿。認識到了興趣在學習中的重要性,教師應該從學生角度出發,改變授課模式,豐富教學形式,增加課堂趣味性,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 熊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9,6(8):128.
[2] 張曉明.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J].學生之友(小學版上),2011(1):41.
[3] 王小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J].新校園(理論版),2011(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