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賢冰 葉素英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部 桂林航天工業學院體育部 廣西桂林 541004)
桂林市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名城,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美稱,居官方統計近3年桂林年均游客人數都在2000萬以上。野外徒步游是桂林新興的旅游方式,從運動分類歸屬于休閑體育,是以娛樂身心,增進健康,發展自我為主要目的,強調回歸自然。隨著到桂林市的越來越多的游客和在校大學生積極參與野外徒步游休閑體育活動中,對當前桂林市野外休閑體育徒步游現狀進行調查研究具有現實意義。可以掌握桂林市休閑體育野外徒步游的現狀和制約因素,提出發展策略,為促進桂林市休閑體育產業徒步游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及參考。
野外徒步游愛好者。
(1)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查閱相關休閑體育徒步游的相關文獻材料,分類整理,提取有效數據及佐證。
(2)訪談法:對桂林市體育局相關領導、專家、徒步愛好者進行進行訪談,了解制約桂林市休閑體育徒步游的現狀,從不同渠道收集相關資料,歸納整理。
(3)邏輯分析法:對獲得的所有資料進行整理、分類并邏輯分析,使研究系統化、理論化,提出研究結論。
休閑體育是指人們利用閑暇時間以娛樂身心,創造生活情趣、增強體質、增進健康,提高自我為目的的體育鍛煉活動。野外徒步游是指參與者以徒步行走為主要方式,以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和磨練意志及毅力為主要目的,與觀光游覽有機地結合起來完成既定游覽路線的一種旅游形態。徒步游不受時間或季節限制,可分為山野徒步旅游、城市徒步旅游和山地公路徒步旅游三種,從性質上野外徒步游歸于休閑體育范疇,是社會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野外徒步游必需的裝備包括:背包、帳篷、防潮墊、干糧、地圖、照明工具、徒步鞋、備用服裝、日用品和野外應急藥品等。
2.2.1 桂林市休閑體育野外徒步游路線介紹
桂林市休閑體育野外徒步游路線可按各人興趣自定,主要介紹三條基本的路線。線路一:楊堤—望夫山—九馬畫山—冷風渡—興坪古鎮—陽朔(歷時2~3天),此路線擁有桂林漓江最美一段風景,如浪石林、九馬畫山、八仙過海、黃布灘倒影和神女峰。線路二:遇龍村遇龍橋(東岸)—新寨村—仙桂橋—舊縣村—興隆寨—夏棠寨—朝陽寨—驥馬莊—大榕樹(徒步行程約16公里)。線路三:遇龍村遇龍橋(西岸)—西牛塘村—川山底村—大石寨村—珠頭山村—棋拉樹村—川巖村—大榕樹(徒步行程約17公里)。
2.2.2 桂林市休閑體育野外徒步游的群體、季節及時間分析
調查研究發現,桂林市休閑體育徒步游群體以大學生和徒步愛好者為主,開展的季節主要分布在夏季和秋季居多,選擇進行時間主要是節假日。原因是桂林市擁有8大高校在校大學生10多萬人,大學生閑暇時間充足,有元旦、清明、五一、端午、十一及寒暑假各個長短假期;大學生具有勇于嘗試,挑戰自我的決心,有歷練意志力和毅力的信心;徒步游需要的經費不高,符合大學生的消費水平。選擇徒步游季節在節假日是因為夏季和秋季是因為氣溫較高,對野外爬山涉水和露宿創造較好的條件;假期時間充沛,適合行程較遠、持續時間較長的休閑體育徒步游活動安排,并可以全身心投入該項休閑體育鍛煉當中。
2.3.1 制約桂林市休閑體育野外徒步游開展的客觀因素
訪談發現,客觀因素主要包括徒步的路況、安全問題、飲食和住宿、天氣氣候和溫度。桂林市休閑體育野外徒步游的路線主要集中在市轄區內,山、水作為天然屏障,需要穿山越嶺、渡江涉水,以山路為主,崎嶇難走。野外徒步游環境惡劣,意外事故發生率增加,容易造成各類損傷及蚊蟲、毒蛇叮咬等人身傷害事故。野外飲食主要靠自帶干糧和路邊村民銷售的食品為主;住宿以露宿為主,易受環境、氣候和溫度的影響。
2.3.2 制約野外徒步游休閑體育開展的主觀因素
主觀因素包括參與者的毅力、意志力及野外生存能力。目前桂林市開展野外徒步游的主要群體為大學生和徒步愛好者,大學生徒步游群體抗壓能力較差,毅力和意志力相對薄弱,缺乏相應的野外生存能力,面臨艱苦的環境,容易放棄環境惡劣的、艱苦的野外徒步活動。
2.3.3 缺乏有效的管理機構
目前桂林市大學生及徒步愛好參與者屬于自發組織,缺乏政府管理機構和民間協會組織部門監督、培訓及指導。缺乏救助部門和路途援助機構給予相應援助,導致很多徒步旅游者沒能完成相應徒步線路的探索體驗,制約了徒步游行業的良好發展。同時,缺乏對徒步游沿線周邊環境的管理,導致環境污染和環境破壞日益嚴重。
2.4.1 桂林市休閑體育產業徒步游價值分析
休閑體育徒步游屬于桂林旅游產業的有機組成部分,大力推廣徒步游可以促進桂林市旅游產業發展。一方面,發揮特色旅游項目,吸引更多國內外游客和徒步游愛好者到桂林旅游,有效拉動內需,促進桂林市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加快徒步游線路周邊設施建設,帶動徒步線路周邊各經濟產業發展,有效加強對徒步游沿線環境建設,改善桂林市漓江等風景區環境污染和破壞問題。
2.4.2 推廣策略
桂林市政府有關部門、旅游局和體育局聯合成立管理機構,制定徒步游發展規劃,完善各方面管理制度,加強對休閑體育徒步游系列活動的管理。通過管理機構及下屬徒步愛好者協會形成對徒步愛好者進行監督、培訓及指導,提高徒步參與者的整體素質及能力。
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徒步游沿線徒步資源的開發和環境污染和破壞的建設。一方面,有效整合徒步資源的開發,充分以休閑體育產業徒步游為載體優化環境,整治徒步沿線周邊環境污染現象,消除安全隱患;另一方面,籌集資金在徒步線路周邊增設一定的有償救助站,為開展徒步休閑體育愛好者提供相應服務。
加大休閑體育徒步游的宣傳力度。休閑體育徒步游相關管理部門應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傳媒、廣告傳媒及其他的宣傳途徑加大對桂林市休閑體育徒步游相關內容的宣傳力度,吸引更多的人群加入徒步休閑體育的群體中,促進徒步游的良好發展。
(1)桂林市休閑體育野外徒步游是旅游產業及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已形成一定的雛形,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及前景。隨著人們對健康的追求越來越強烈,不斷通過體育運動鍛煉來增進健康、增強體質和緩解生活壓力,休閑體育將成為社會體育發展的趨勢之一,占據生活的主導地位。
(2)桂林市相關部門應當結合當前第三服務產業的結構布局,制定休閑旅游產業的發展規劃,調整相關部署。加大資金投入,整合資源,完善徒步游環境,充分發揮休閑體育徒步游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促進桂林市旅游產業的良好有序發展。
[1] 唐善茂,鮑青青.桂林漓江風景區旅游生態貧困問題的調查分析[J].資源與產業,2010(1):50-54.
[2] 黃勝林.徒步游漓江[J].廣西林業,2010(8):40-41.
[3] 陸邦慧.安徽皖籍大學生體育旅游行為調查研究[J].安徽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45-48.
[4] 覃盛棟,韋光輝,李榮賢.廣西北部灣經濟區濱海體育旅游市場營銷現狀與對策研究[J].青年與社會,2012(2):61-62.
[5] 秦月花.鄉村徒步旅游開發與鄉村旅游設施優化——以桂林鄉村徒步旅游為例[J].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3):56-64.
[6] 呂珊珊,李燕軍,董志堅.吉林省人參旅游資源的開發對策研究[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2(10):26-28.
[7] 鄭國華,楊永亮,朱小麗,等.廣西少數民族體育旅游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03(2):7-9.
[8] 陸元兆.廣西民族體育旅游資源開發的綜合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6(3):6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