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凱利 田鑫
(1.遼寧省田徑運動管理中心 遼寧大連 116600; 2.天津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天津 300387)
遼寧省的女子長跑運動項目也一直以來走在全國的前列,曾一度成為長跑界的領頭羊,其中大批優秀的教練員是我國女子長跑的頂梁柱。毛德鎮是遼寧省大連體校的資深教練,培養并向省隊輸送過王軍霞、張林麗等多名潛質出眾的中長跑選手。馬俊仁是中國田徑的傳奇教練,率領的遼寧中長跑女隊在1993年橫掃世錦賽,奪得女子1500m、3000m和10000m三枚金牌,同年的七運會多人次打破1500m、3000m和10000m的世界紀錄,書寫了中國田徑史上最輝煌的歷史。
根據《辭?!返亩x,教練員是運動訓練中直接負責培養和訓練運動員的人員。教練員是憑自己的專項運動理論知識、技術水平以及訓練方法,對運動員的身體、技術、戰術、思想和道德意志品質等進行指導,以提高運動員技術水平。
遼寧省90%以上的女子長跑教練員是來自一線退役運動員,只有5.6%的女子長跑教練員來自高校。來自于一線的退役運動員,運動訓練與比賽經驗是他們的優勢所在,然而,運動訓練專業理論知識方面的欠缺是其短柄。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遼寧省女子長跑教練員隊伍素質的提升以及女子長跑運動項目成績水平的提高。
遼寧省女子長跑教練員的年齡分布于25~35歲之間的人數是7人,35~45歲之間的有13人,45~55歲之間的有9人,它們共占所有調查人數的50%,這些教練員已成為遼寧省女子長跑項目教練的骨干群體。這種結構更為合理,且相對穩定,確保了遼寧省女子長跑項目的長期可持續發展。教齡代表了教練員教學生活的經驗,教練這個職業也非常需要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77.5%的教練為5年左右的教齡,10年以上的占20%。這表明我們省教練員總體上仍有較為豐富的教學經驗。學歷是一個衡量教練員知識水平的標準。作為女子長跑運動項目的發展,代表教練員文化素質的學歷在某種意義上決定了運動員運動訓練水平不斷提高和發展的水平。遼寧省女子長跑教練有中專教育學歷的11人,大學本科20人,研究生只有1人,本科8人??梢?具有高學歷的教練還非常少。職稱同樣也體現了教練員的水平。目前,遼寧省女子長跑教練的情況并不理想。國家隊教練也只有1人,高級9人,中級和初級教練各15人。由此可見,我省女子長跑教練員資歷還存在著不足,這與當前女子長跑項目發展的要求相比仍有較大差距,這種差距也影響了我省女子長跑后備力量的訓練和比賽。
調查結果顯示,遼寧省女子長跑教練員在一定程度上都參與了各種形式的崗位培訓。根據培訓形式和頻率的統計分析表明,在40位調查對象當中,只有17位教練參加省級以上專業培訓;有18人參加過市級培訓??梢钥闯?遼寧省女子長跑教練員參加專業培訓的人數偏少,有機會參與高級別、高層次的人數更少,同時,這也說明遼寧省女子長跑教練員的培養培訓工作,尚未受到引起足夠的重視。依據頻次,遼寧省的教練主要的培訓形式的依次順序是參加教練員培訓班,跟隊學習,老教練員傳幫帶,自學。
通過調查結果,有53.9%教練的工作,以“不滿意”的態度為主。當被問及原因,70%的教練選擇了“訓練條件差,人才培養困難”,50%的教練選擇了“走在社會大環境不理想”,32%的教練選擇了“領導不重視,待遇低”。此外,還有低層次的領導,教練和獎懲制度不合理,教練應得的報酬不能兌現等原因。
基層訓練缺乏科學檢測,主要靠經驗來解決后備人才的技術、戰術問題,科研看似與訓練不相關,但它卻是現代競技體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調查發現,教練員投入女子長跑運動項目的科研工作較少。教練組的科研工作要全面介入女子長跑運動項目訓練的全過程,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解決長跑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比賽過程的心理問題、訓練后的恢復問題,為科學訓練依據。建立完整全面的監測體系,幫助教練員、運動員找出訓練中出現的問題,讓科研成為提高成績的第一推動力。遼寧省高水平的長跑教練員數量較少,應適當引進國內外的高水平教練員來遼寧省執教或交流,提高遼寧省長跑教練員的業務水平。或者選派一些事業心強、文化水平高、科研能力強的年輕教練員到省外或國外學習,提高教練執教水平。
遼寧省未來的女子長跑教練員地工作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抓:(1)重視對教練員地學歷教育,鼓勵教練員積極參加各類學習特別是通過接受比較系統地學歷教育,提高基礎理論水平和科學訓練能力。(2)實行教練員資格證書制度,現有地教練員必須通過考試合格后方能拿到資格證書,通過這種方式來促進教練員系統學習理論知識,達到教練員主動學習理論知識并能與實踐結合起來。(3)加強教練員培訓和交流加強對教練員地培訓,定期聘請專家學者以及優秀教練員開設講座,這可以將先進的運動訓練理論和方法及其最新發展動態及時傳達給教練員。
女子長跑運動訓練是一個系統工程,女子長跑運動隊是處于這一工程中的若干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結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要圍繞奪取優異運動成績這一最主要目標,去考慮運動隊與環境、運動隊內部各因素之間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關系,合理運用整體最優化組合,結構之間最優化組合,目標最優化落實的管理方法。作為一個有機整體,運動隊在目的、任務、結構、功能、規律等方面表現為整體統一性,其構成要素包括人、財、物、事、時間、空間和信息。運動隊的管理者要根據系統結構具有層次性的特點,建立有效的管理指揮系統,理順層級關系,明確層級指責,這是有效管理的先決條件。管理層次越明確,功效就越高。運動隊還要與環境進行物質與信息的交流。有效的管理是開放的,閉關自守,與外界隔絕的管理方式是沒有生命力的。
體育是人類社會創新與發展的結果,同時他又是人類社會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奧林匹克的精神是更快更高更強,沒有創新就不能實現這個目標,創新是競技體育的主要特征。女子長跑運動員每一次取得冠軍,無一不是教練員和運動員共同創新的結果。在女子長跑的訓練中,創新無處不在,不僅有技術的發展和訓練方法的改進,就是同樣的動作技術和訓練方法而訓練的對象不同,同樣也存在著創新。這是因為不同的對象,身體條件存在差異,教練員必須針對不同的女子長跑運動員在訓練方法上有所改進,才能保證女子長跑運動員技術提供。對女子長跑運動訓練創新的研究,實際上貫穿在女子長跑運動項目的運動訓練中,每一個教練員在對女子長跑運動員實施訓練時都在研究創新。隨著體育運動競賽水平的不斷提高,競爭激烈程度日益加劇。如何在運動訓練的各個環節創新已成為比賽獲勝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決定因素。
遼寧省女子長跑教練員90%以上來自于一線的退役運動員,豐富的運動訓練與比賽經驗是他們的優勢所在,然而,文化基礎和理論專業知識方面的欠缺是其短柄。教練員年齡結構比較合理,且比較穩定,我省教練員隊伍在整體上還是具有較為豐富的執教經驗,但具有高學歷的教練員仍然比較少。遼寧省教練員參加的專業培訓少,高級別的培訓更為缺乏,女子長跑教練員培訓尚未引起遼寧省足夠的重視,教練員工作積極性也存在問題。有53.9%的教練員對自己所從事教練工作的態度是不滿意?!坝柧殫l件不能滿足需求,培養輸送人才途徑缺乏”、“長跑的社會大環境較差,項目的影響力較小”、“領導不夠重視,教練員待遇差”是其發生的主要原因。教練員科研能力較弱等都是影響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建議加強教練員隊伍培養,提高教練員的素質和能力;科學的實施運動隊管理;加強遼寧省女子長跑運動訓練的創新。
[1] 車保仁.田徑[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37.
[2] 虞重干,劉志民.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及其人力資源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1(1):5-8.
[3] 熊文.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倫理意蘊[J].中國體育科技,2005(4):14.
[4] 張國清,肖光來,彭雨.我國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J].體育文化導刊,2008(3).
[5] 華力.我國優秀青少年女子長跑運動員身體形態特征及評價模型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8(4):115-117.
[6] 劉偉.我國體育可持續發展狀態的評定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9(5):83-85.
[7] 張軍波.北京奧運會世界優秀長跑選手的速度變化特征[J].首都體育學院學報,2010(6):66-68.
[8] 徐向軍.對我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思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7):111-112.
[9] 王志剛.論舉國體制與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J].體育文化導刊,2003(7):7-9.
[10] 田麥久.2020年我國競技運動水平發展目標定位及可持續發展[J].體育科學,2002,22(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