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亮
(西安航空職業技術學院 陜西 西安 710089)
我國經濟社會面貌在不斷發生著改變,人們的社會生活方式以及思想理念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從重視經濟建設以及社會的集體利益到對個人需求和利益的關注,這是我國在中國特色社會建設過程中的一個改變??平膛d國,教育是提高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和發展潛力的一個重要方式,對教育的重視是一種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人才觀。傳統的教育中,存在著以成績為導向、不注重學生真是感受和思維的培養,在現代化的教育體制下,對于各類教育都有了理念和方法上的改變。高職教育是一個以培養個人的職業能力為目的的教育,而高職的體育教育是需要去培養符合社會需要的體育類人才,以人為本是現代教育發展以及時代精神的要求,是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從最早《管子、霸言》中:“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為本。”到現在黨的“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其中盡管都是“重人”,但卻有著很大的差異,在體育教學中關注人的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的主題教師人的發展與發展人,以人為本是深刻地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中的,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是對當代社會發展現狀的高度提煉。以人為本,就是以具體的人為根本的標準和目的,將個人的需求和利益作為參考標準,融入到現代化的建設過程中。通過對個人利益和需求的突出和解決,來達到社會的整體和諧,從而推動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
1.1 重視個人實際感受。在以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追求中,往往以注重集體利益為重要內容,而忽略了個人的實際感受,在很多社會創造過程中,容易抹殺個人實際的感受,使得個人的想法淹沒在群體利益中。重視個人的實際感受,就是注重個人對于各項活動、現象以及事物的實際感受,鼓勵個人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針對提出的問題找到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法,針對個人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采用合理的部分進行運用。在現代化教育中,提倡以人為本,注重學生的發言和實際感受,從而不斷結合自身發展特點進行教育過程。
1.2 培養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我國現代社會發展中的缺乏的一個潛力,是培養創新能力和創新方式的重要方法。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對這些思維活動的保護和發展是培養其創造性思維的重要方面。以人為本在教育中的運用就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為根本宗旨,讓學生在思維以及實踐中不斷運用到自己的思維,發揮其創造性才能。
以人為本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中的運用是結合時代精神和社會發展的人才觀培養需求的,通過在高職體育教育中對以人為本理念的貫徹,將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以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根本指導思想,從而將高職體育教育進一步深化和改革,為培養高素質、創造性、職業性體育人才打下深厚的基礎。
2.1 以學生體育興趣開展教學內容。在高職體育課程開展中,傳統模式下只對專業知識的灌輸已經不適應于現代課程理念精神,結合學生的興趣,開展相應的教學內容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高職體育教育中,從學生實際的興趣為引入點,注重課程的科學性與實用性,將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注重對學生學習習慣、思想品德以及技能掌握全方面的培養,開展多樣化的教學,使得學生真正能夠在充滿樂趣的學習氛圍中學到有用的東西。
2.2 建立學生體育自主學習的平臺。在高職體育教育中建立學生自動學習的平臺就是要通過在課堂上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之后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都積極進行學習,通過主動學習,將知識點、技能技巧更好地掌握,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激發學生潛在的思維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3 重視學生體育實踐能力的培養。理論是要結合實踐的,通過對理論的學習,是對實踐給予更好的指導的。通過老師教授以及學生積極探討等方式進行相關技能、課程的理論學習,落實理論基礎。而最終需要通過學生積極踏實的實踐去真正領悟和升華這些理論的。學生積極參與到與體育相關的各類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學習領悟能力,也讓學生具備更加全面的能力水平,從而也能反過來更好地指導高職體育教學,使得學生與老師產生良好的互動,不斷豐富教學的方式和理念。
在高職體育教育中運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是對現代教育模式的深刻洞察,是真正去培養符合社會創造和發展需要的人才的基本要求。以人為本有著多方面的內涵基礎,是十分優秀的理論成果,而以人為本在高職體育教育中就是要去充分發揮學生的思維和創造能力,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重視學生實踐能力,從而培養出具有良好文化、思想以及專業技能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