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小玲
(1.貴州廣播電視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3;2.貴州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3)
《電機與電力拖動》是高職院校電氣類專業一門主干課程,以《電工電子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工廠供電》等課程為基礎,是一門集理論教學、實踐教學與綜合應用為一體的專業技術課程,它不僅為學生實訓和頂崗實習奠定理論和實踐基礎,而且為機電類專業學生考取高級維修電工職業資格證書、職業能力培養做準備。作為突出實用、培養技術型、應用型人才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為了提高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競爭能力,學生必須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和過硬的專業技能,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專業課課程教學質量,使學生學有所用、學以致用,也是對教師教學目標、教學質量的檢驗。為此,筆者根據自己對《電機與電力拖動》課程的教學經驗,談談提高教學質量的幾點做法和體會。
對于高職學院來說,課程教學應立足于培養基礎理論夠用,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文化基礎知識相對薄弱,深奧的理論知識對他們來說是難以接受的。因此,我們首先要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應根據實際應用,重新審視并優化調整課程內容及知識體系結構,篩選必要的理論內容,刪減理論性太強、缺乏實踐的內容,甚至補充一些與本課程有關的專業知識,以便學生更好理解與應用。例如:在《電機與電力拖動》課程中,根據培養目標與教學大綱要求,使學生掌握“適度、夠用”的電機和電力拖動的基礎理論知識,熟悉各類電機工作原理,結構特點和及其工作特性,掌握各類電機的機械特性以及起動、制動和調速等基本操作技能。因此,我們可以重點講授常用低壓元器件、電機工作原理、刪除三相異步電機等效電路的推導,加強電機的起動/制動、調速實驗,甚至可以擴充異步電機變頻調速內容。通過這種調整,使學生做到“一學二明三應用”,實現了教學目的與教學內容的有機統一。
教師在講授新知識時直接引入,學生會感覺很茫然,我們可以利用新舊知識間的聯系提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并通過設計一系列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作為鋪墊,然后讓學生運用已經學過的專業知識看是否能解決問題。這樣既復習和鞏固原來的相關專業知識,又引入了新的知識點,并且解答了學生的疑惑,使授課的新內容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例如在電機變頻調速過程中,我提出了這樣幾個問題:電機的調速方法有哪幾種,變頻調速有可特點,與其它幾種調速的區別的在哪?通過這種提問解答的方式,在教學中解決提出的問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教學中,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給予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其次,是引導學生如何運用新學的知識點得到正確的解題思路,這樣做既可以調動學習積極性,又可以使學生樹立自信心。
多媒體教學是融文字、圖像、圖形、動畫、音頻、視頻于一體,滿足學生同時接受視覺和聽覺感官的一種教學方式。在《電機與電力拖動》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模擬實物和實際操作的場景,幫助學生理解理論知識,同時活躍了課堂氣氛,讓課堂“活”起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講解低壓元器件的結構時,利用多媒體課件中的圖片、動畫、錄像等素材對低壓元器件進行拆裝,把抽象的內容形象化,把學習過程趣味化。在課件制作中,教師可以插入錄音,增強學生的親切感,幫助學生理解和消化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內容要讓學生理解透徹,必須結合實踐。陶知行先生說過“行是知之始,始是行之成”。教師不僅要教學生掌握知識,同時應教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在《電機與電力拖動》實驗、實訓教學中,可采用任務驅動法、項目教學法、演示法、案例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實訓前,提前告知學生實訓目的、任務、實訓內容和要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實訓過程中,要求學生不必擔心調節失敗,實驗結果的誤差。鼓勵他們在失敗中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在三相異步電動機兩地控制電路實驗教學中,可采用項目教學法,要求學生明確實訓項目的目的和要求、完成電路設計、根據設計方案各小組實施完成從元件選擇、接線、調試、到通電試車及故障的排除、編寫實驗報告、最后通過小組自評和互評完成實訓項目。以“教師”為中心轉化為以“學生”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轉化為以“項目”為中心,以“要我學”轉化為“我要學”。通過這種教-學-做相結合的方式,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思、學有所得。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說:“興趣是認識事物和探求知識的心理傾向,是求知的先導”。良好的興趣能點燃智慧的火花,學生興趣的培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方法和藝術。在《電機與電力拖動》課程的教學中,我鼓勵學生結合課程的基本專業知識,創建一些興趣制作,興趣制作既能鞏固學生的專業知識,又能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將知識融于趣味之中,讓學生在快樂中求學,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教學目的。比如:我在講解電動機工作原理時,指導學生利用小功率電機制作一個小風扇。兩個星期后,當學生們將多個漂亮的小風扇展現在我面前時,我作為一名老師心中有一種滿足感,也為學生感到自豪。通過這種鍛煉,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電機與電力拖動》課程知識的綜合運用就是把課堂教學內容與工廠、企業相關專業知識緊密地結合起來,使學生具備工程意識與相應的職業能力。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實驗與實訓,具備電氣設備安裝、設計、維護、調試等相關職業技能,能夠考取維修電工資格證、電工上崗證、電工電子產品流水線裝配工等職業資格證書。因此,注重知識的工程背景,加強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也是提高課程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采用工、學、企緊密結合,聯系校外工廠、企業,使學生有機會到到校外實習基地參觀實習,了解課程專業知識的最新動態,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或聘請工程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學生進行實際安裝,使學生掌握操作規程,學習操作技巧,增強課堂教學的吸引力,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
普通高等教育培養的是研究型、學術型人才,而職業教育是專門從事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培養的學生是直接進入各生產領域的社會勞動者。作為高職院校教師,更應有與時俱進的思想,把握本專業的最新技術、優化自已的課程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特點,不斷調整、改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引導學生手腦并用,學會過硬的專業技能,成為具有綜合技能和創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1]吳牮.高職院校“電力拖動”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2,21(4):127-129.
[2]朱海忱,穆宏慧,王海燕等.對電機及拖動基礎教學方法的進一步探討[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27(1):54-55.
[3]張宇平.《電機與電力拖動》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1(4):98-100.
[4]郭玉紅.項目教學法在電力拖動課中的應用[J].教學園地,2010,8(23):83.
[5]武德芳,郭芳.電機與電力拖動[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