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利萍
舒蘭市中醫院,吉林舒蘭 132600
近年來,剖宮產進行分娩的產婦比例越來越多,通過手術的方式將胎兒娩出,對于一些難產或者產科并發癥產婦是行之有效的手段。剖宮產需要對產婦進行麻醉,并切開子宮,對產婦和胎兒的影響較大,一直以來是醫療工作者關注的焦點。剖宮產對術后子宮子宮復舊影響較大,容易導致子宮復舊不良,為了探討剖宮產與自然分娩對術后子宮復舊的影響,本文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之間收治的剖宮產產婦和自然分娩產婦各100例進行對比分析,總結對子宮復舊的影響因素及護理經驗,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之間收治的,在我院進行分娩并進行產后健康檢查的產婦200例,其中剖宮產產婦和自然分娩產婦各10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20~40歲,平均年齡30歲,孕周為37~42周,平均孕周39.5周,孕次1~3次,平均孕次2次,所有產婦均為單胎妊娠和初產婦。排除子宮肌瘤、子宮畸形等婦科并發癥,兩組患者在年齡、孕次和孕周方面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剖宮產分娩患者均采用子宮下段剖宮產手術,所有患者術后母嬰同室,均采用母乳喂養,抗生素使用相同,無產褥感染或產后出血現象。
1.2.1 產后B超檢查 對兩組患者在產后5、30、42 d分別進行產后盆腔的B超檢查,主要包括對是否存在宮腔積液、宮腔條狀暗區前后徑大小、子宮各徑線大小、宮腔積血等情況,對子宮是術后復舊情況進行直接的觀察和判斷。
1.2.2 產后宮低下降高度測量 在產后即刻、產后1、3、5 d,盡量選擇相同的時間進行產婦產后宮低下降高度的測量。測量前應首先要求產婦排空膀胱,對子宮進行按摩促進其收縮,再對宮低與恥骨聯合上緣之間的距離進行測量,以相鄰兩次測量之差作為宮低的下降高度。宮低下降高度的測量,需要安排專人進行測量和記錄,避免引起誤差,對觀察效果造成影響。
1.2.3 產后隨訪和評價 對產婦進行產后隨訪,對惡露量、持續時間和性狀等進行觀察記錄。在產后42 h進行術后評價,根據臨床觀察和超聲檢查等對產婦的產后子宮復舊情況進行評價。子宮三徑之和小于18 cm,為子宮復舊正常,收縮好;在18~25 cm之間,為復舊良好,收縮良好;子宮三徑大于25 cm,為子宮復舊不良。
本組研究中,兩組患者術后第1 d均出現宮低升高的現象,屬于正常反應。剖宮產產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