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春霞
吉林省白山市衛生監督所,吉林白山 134300
隨著時代的發展,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基層衛生監督管理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變化,實行信息化建設,才能提高衛生系統的管理,特別是當前一些基層衛生組織由于技術或者資金等各方面的限制,監督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高,阻礙衛生事業的進一步發展,這些問題應當引起我們的重視。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國的衛生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了加深對現狀的了解,2005年衛生部的相關部門,對此情況進行了調查。根據調查的情況分析,對14個省級衛生監督機構網站進行調查,結果發現75%的網站可以進行各項信息的查詢,15%的網站可以與消費者在網上進行交流和溝通,5%的網站可以在網上進行信息的匯報。為了進一步促進信息化管理的建設,我國衛生部指出要在全國范圍內擴大衛生監督信息網絡建設的區域,完善衛生監督信息化建設的各項內容,利用先進的業務軟件建立衛生監督數據信息平臺, 在這個平臺上實現信息的交流和共享,能夠對衛生監督工作進行實時的監測,進行動態的管理,確保衛生監督系統的規范執法。
當今,我國許多衛生監督部門都加大了信息化建設的力度,都根據職責范圍和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信息化建設的規劃,效果明顯。衛生監督信息化的實施具有重要的作用,改變了以往各個監督部門相互孤立的狀況,實現了信息在各個部門之間的自由流動,在信息共享的基礎上,提高了信息的使用效率。而且,在網絡上可以進行有效的互動,增加了衛生執法監督人員和人民之間的了解,創造了有利的執法環境,提高了執法的效率。
1.2.1 信息共享的難度 雖然在網絡的作用下,方便了信息的流動,但是由于衛生監督信息包括的范圍很多,眾多的項目產生大量的信息,數據的格式多種多樣,信息的類型繁多。由于現在我國沒有實行統一的衛生監督信息化建設體系,無法在系統內部進行統一的管理,各地的信息化建設水平參差不齊。在制定建設規劃和進行管理的時候,是依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采取的各種措施。缺乏統一性的建設和管理,造成信息化建設中缺乏統一的數據交換標準,導致不同區域之間,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無法進行快速的有機整合,阻礙信息的自由流動,信息的孤立存在現象嚴重,直接造成信息的浪費。
1.2.2 信息化發展不平衡 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帶來信息建設的不平衡,直接表現為經濟發達地區的信息化水平較高,經濟落后地區的信息化水平較差。由于衛生監督信息化的實現需要大量的投入,沒有大量的資金投入,就無法保障軟件和硬件的建設。比如,經濟情況較好的北京、上海等地方,基層的衛生監督信息化建設已經非常完善,使用的先進軟件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提高了衛生監督工作的效率,提升了管理的水平,帶動了整個衛生系統的進步。但是在一些經濟發展水平落后的地區,省份、地市級的衛生監督信息化建設還不完善,更不用說一些基層的衛生系統,基礎網絡設施配備不完善,缺乏信息化建設的硬件和軟件,不能進行信息化的管理。因此,經濟發展水平對信息化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
1.2.3 信息系統及網站功能不完善 衛生系統的信息化建設包括的范圍很廣,監督管理的信息化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也是系統中的薄弱環節。由于缺乏全國性統一的管理,當前的衛生執法監督信息系統和平臺的設計和開發,大都是各級的衛生系統根據本地區的情況進行研發,功能上注重對衛生監督機構的內部事務的處理,無法有效的進行系統的網絡訪問,信息不能及時的向外部傳送,造成各個地區各自獨立的狀況。而且,由于缺乏統一的管理,系統內部的功能缺乏規范的規劃,內容設置重復,造成工作效率的低下。比如,系統無法對執法過程中的信息進行采集,不能對執法人員的能力和工作情況進行評估,對信息資源不能進行深層次的開發和利用。而且,基層的衛生監督機構的網站大多缺乏及時的更新,內容陳舊,功能不健全,無法進行有效的在線信息服務,這些問題的存在,需要基層衛生系統的重視,采取各種措施加以解決。
1.2.4 信息化技術人員缺乏 人作為信息化建設的主體,沒有專業的人才就搞不好信息化建設。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專業人員,能夠對各種的信息設備及時掌握,充分發揮信息建設的作用。在工作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信息化管理制度進行完善,促進基層衛生監督的信息化進程。當前,我國有些地方的衛生監督機構,依然缺乏專業的人員,在職的人員大多是衛生系統的業務人員,缺乏對信息技術的精通,阻礙了信息化的發展。一些衛生監督機構,投入量巨額的資金買進先進的設備,但由于缺乏專業的信息化建設人員,導致設備的閑置,造成了資金和資源的浪費。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不僅使我們對技術的需求不斷提高,而且,給我們的思想也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基層的衛生監督管理部門,在認識到技術對信息化帶動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對人們思想觀念的創新。信息化建設的實現,需要硬件和軟件,先進的設備和高水平的管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先進的思想觀念。改變以往的傳統思維,增強現代化的意識,根據實際情況做到與時俱進。因此,基層的衛生監督工作人員,要跟隨時代的發展潮流,轉變思想觀念,改進工作的方式,推進監督工作在信息化時代的進一步發展。
由于經濟的發展水平導致的信息化建設滯后問題在全國范圍內依然大量存在。政府部門應該在信息化建設中發揮主導性作用,注重對經濟落后地區的扶持,增加對經濟落后地區的資金投入,配備基層衛生監督機構信息建設所需的軟件和硬件,盡力消除基層衛生監督信息化建設的失衡問題。同時,各級衛生部門應在政府主導的基礎之上,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信息化建設。衛生部的衛生監督中心應該建立一個全國范圍的信息交流平臺,使各地的衛生監督人員方便在系統內部進行衛生監督信息化建設方面的溝通,學習各地的先進經驗,尋求地區的應對措施。比如,衛生部根據具體情況,定期召開衛生監督信息化建設交流會,組織專業的培訓班,加強基層對新技能的把握程度,對全國的情況形成一個整體性的了解。
人才是信息化建設的主體和動力。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技能訓練,組織各種相關學術交流活動,邀請專家進行講座等方法,培養既掌握衛生監督業務又精通信息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為監督管理部門增加活力。同時,人才的發展需要完善的保障制度,才能最大限度的促進人才的發展,第一,注重人才的培養,要通過專門培訓和崗位應用、實際操作,使衛生監督人員能熟悉和適應電腦應用環境,在系統上獨立進行基本應用操作,并能正確應對常見的軟件問題。第二,及時引進高質量的人才,引進或聘請一些高層次人才,能夠處理信息化建設中出現的各類技術問題。第三,合理利用人才,為人才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尊重人才,用完善的制度善待人才,使每一位人才在崗位上能更好的實現自我價值。
面對當前瞬息萬變的形勢,基層的衛生監督工作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加強基層衛生監督管理信息化的建設,是應對當前形勢的必然選擇和實現衛生系統長遠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形勢下,衛生監督機構要轉變以往的管理體制,必須以網絡化的建設為基礎,完善衛生監督工作的長效機制,充分發揮衛生監督機構的作用。作為基層的衛生監督部門,要善于解決當前的難題,抓住信息化建設的大好機遇,促進基層衛生監督管理的信息化發展。
[1] 涂國平.關于基層衛生監督體系建設的思考[J].現代預防醫學,2006(5):774-775.
[2] 馬長峰,張開祥.關于加強基層衛生監督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中國衛生產業,2011(9):103-104.
[3] 劉開鉗,陳敏.衛生監督信息化的問題與對策[J].醫學與社會,2007(10):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