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珍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湖頭中心學校郭埔小學)
傳統的語文教學方式,將學生的思想固定在語文教材中,切斷了語文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學生對于客觀世界的感受與體驗沒有受到重視,很難實現學生的語文素養的全面提升。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信息技術逐步地應用于教育中,把電教手段應用于小學語文教育中,能夠激起學生們的學習欲望和學習興趣,也使小學語文教學變得豐富多樣,通過電教手段的運用,語文老師講解起來也比較輕松,學生學習起來也比較輕松愉快,不僅使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得到了提升,還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了培養。
教育家荀子曾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來,聞和見為教學的前提,通過把電教手段應用于教學能夠把抽象的知識對其具體化,將不容易理解的知識亦或者是對于理解文章有重要影響的知識內容,通過計算機進行演示,引起學生視覺功能,經過具體直觀的感官刺激,使學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地開發,在課堂的45分鐘內,讓學生全方位獲得較多的信息,提升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激起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進而實現教學目的,解決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比如,語文老師在將《海底世界》這一內容時,這篇課文的重點為讓學生認識,海底景色的奇異點在哪,對于小學生來講,他們是很難理解這一知識點的,為了突破這個教學難點,使學生的學習氛圍保持地更好,在課堂教學中,將一段視頻播放給同學們看,讓同學們認真觀看海底世界的景色,在視頻中插入一段優美的音樂以及解說,使同學們真實地感受到海底景色的奇妙,讓同學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通過同學們觀看視頻,就會對海底世界有一定的了解,對于理解海底世界的奇妙就不會那么困難。再如,老師在講《火燒云》這篇課文時,這是一篇描寫自然現象的課文,火燒云被作者用優美的語言描述的很神奇、很美麗。但是,不管使用多么美麗的語言,學生們都無法感受到火燒云的美麗。因此,可以將電教手段應用于教學中,將美麗的火燒云展示給同學們,經過學們的觀看,把課本中描寫火燒云的優美語句變成形象直觀的畫面,使得文中描寫火燒云神奇的景象得以再現,有助于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隨著信息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技術已經應用于語文教學中,語文老師在教學中就要以語文教材為基礎,不斷地從網絡中尋找教育資料,使學生的求職面更廣闊,親身體驗獲取知識的快樂。比如,語文老師在講《望廬山瀑布》這首古詩時,只靠老師語言的描述同學們是很難體會到古詩中所描寫的畫面。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就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在教學中。語文老師提出問題:“生”與“升”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詩人為什么用這個“生”而不使用“升”呢?同學們進行思考,然后老師給學生們播放Flash動畫,動畫中的內容是草木茂盛,郁郁蔥蔥,危峰兀立,香爐峰正被這些煙霧環繞,一些紫煙持續地從山谷里升起,景色非常地美,漂亮極了。多媒體課件能夠把古詩里抽象枯燥的文字以形象生動的動畫展示出來,不僅使學生對古詩的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還使學生能有一個視覺上的盛宴。通過觀看動畫,學生就會明白為什么用此“生”而不用彼“升”,體會到“生”字的妙用。經過把多媒體課件應用于教學中,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古詩中所描述的美,進而使得學生的欣賞能力有了提高。
語言作為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生活經歷比較多的人通過觀看這些文字就會在腦中形成一定的畫面,進而對于文章作者所要達的感情就會有一定的感受和領悟。但是,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生活經驗比較少,要他們對這些抽象的文字有一定的理解與感受是比較困難的,如何讓學生有興趣的學習呢?我認為利用電教手段使抽象的文字活起來,使同學們的學習變得主觀與具體。例如,老師在講《學趣》這篇文章,這篇文章的內容比較易懂,同學們很容易就會理解。在教學中,老師不是單調地講授閱讀的方法,而是借助“同學們在雪中玩耍上的表現”,播放視頻,讓同學們感受到下課之后,同學們爭先恐后的往操場跑的畫面,進而完成教學的目標。同學們初步讀完課文之后,給同學們播放《雪趣》的視頻,使學生們感受到同學們在操場上玩耍的場面,讓同學們感受到語言表達的魅力。接著,老師配上優美的音樂,讓同學們說一下,“下過雪之后,你們在操場上會做什么游戲?”同學們爭先恐后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由于對文章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又有視頻,學生就能體會到下課時,同學們爭先恐后跑出教室的場面。這樣學生學起來比較愉快,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會知識。
情境教學是根據所教內容與學生的心理特點,營造教學所需的特定情境,使得教學任務能夠很好地完成的教學方法。利用電教手段實施語文教學,能夠實現在大小、真實、抽象和具體之間的轉變,并且可以打破時空的束縛,電教媒體能夠實現其他教學手段無法實現的“形真”;利用電教媒體教學,將形、聲和光的利用和結合,可以有效地渲染課堂氛圍,激起學生們的學習欲望與積極性,能夠引起老師和學生以及文章作者三者間的情感上的共鳴;語文情境教學注重的是意象以及意境深遠,通過利用電教媒體教學能夠將其很好的展示出來,以實現情境教學的最好境界。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利用電教手段進行教學,能夠將語文教學中抽象的文字,以直觀的具體的形式展示在學生的眼前,有助于學生理解與掌握知識。但是,電教手段展示的動畫是為了便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一定不能以娛樂欣賞為目的。在語文教學中,電教只是作為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把它引進教學只是為了調動課堂教學氣氛,提升教學效果。
[1]陳剛,吳麗君.巧用現代電化教育手段優化課堂教學[J].城市建設理論研(電子版),2011,(8).
[2]劉俊華,郭祖英.反思電化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小學實驗(學術教育),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