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潔
(重慶市南岸區金山路小學)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挖掘并利用本土資源已經成為重要的教學途徑,通過合理應用本土資源,豐富美術課程內容,可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挖掘學生智能潛力,增強學生綜合素質,以順利實現教學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在當前全面提倡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學生的個性化、多元化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學校作為教育的主陣地,在落實素質教育方面具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對于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來說,教師也要轉變觀念、運用全新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通過開發與利用本土資源,實現學生的全面性發展。一方面,由于本土資源豐富,給學生帶來課本中沒有的美術知識,增強學生對美術文化的認知與理解;另一方面,通過在小學美術課堂運用本土資源,可增強學生的藝術修養,鍛煉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
在小學美術課堂挖掘本土資源,可更好地保護本土資源,實現本土美術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只有將本土教育與學校教育相結合,才能獲得發展活力,才能被學生廣泛接受并宣傳,更好地發揚文化精粹。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是學生審美學習的過程;通過挖掘本土資源,為學生發現美、創造美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學生的身邊,有很多資源和材料可以運用到美術課堂中,如砂子、石頭、野花、干草等,具有隨意性和可塑性,學生的參與熱情非常高,讓課堂充滿了生活的氣息。以風俗習慣為例,過年的合家團聚、春天里的風箏節等,這些都深受學生歡迎,可以調動學生的各部分感官,以風俗習慣感染學生、啟發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中,通過親自動手實踐、構思,完成美術作品。
例如,在夏季蘆葦生長茂盛的時候,教師可充分利用這一自然資源,計劃可行的課堂教學方案,促進學生的思維創新。首先,做好課前準備工作,讓學生通過網絡或圖書查找相關資料,開展課前研究;其次,帶領學生來到蘆葦地中,讓學生在游戲中有所發現、有所感悟;再次,學生采集蘆葦之后,可以在課堂組織活動教學,讓學生利用手中的蘆葦創造美術作品,在活動中了解蘆葦生長的規律、觀察蘆葦葉和蘆葦花,學習蘆葦工藝,增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切實發揮課堂教學作用。
美術創作的激情離不開興趣及好奇心,只有學生對美術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主動參與、潛心鉆研,自覺、主動地尋找身邊有用的事物,激發創作熱情,達到思維鍛煉的作用。在小學美術課堂中,教師應注重激發學生興趣,為他們提供更多新鮮、有趣的資源,引導他們進入學習情境中。例如,在我們神奇且美妙的大自然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資源,為開展主題教育提供支持,也可充分展示學生的天性。學生通過利用樹葉、小草、瓜果、蔬菜甚至瓜子殼,都可以作為美術課堂的材料,通過社會實踐、生活經驗與課堂學習的有機結合,讓學生更好地領悟大自然、感受生活,積極認知處于身邊的事物,提升審美能力。再如,通過組織學習活動小組,讓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在小組中的作用,做到取長補短,探究多元化的觀察與思考方法,經過小組內的協作、思考,利用自然界中的物品完成一件又一件的工藝品,學生的興趣非常濃厚,如用樹葉拼成的裙子、用玉米皮制作的風景畫,既生動形象,又充滿了地方民族特色。
由于美術具有特殊的實踐性、體驗性,因此美術教學不能局限于書本和課堂,教師應組織學生開展豐富的社會實踐活動,帶領學生走入社會、走進大自然,觀察城市的文化建筑、園林風景等,探索豐富多樣的教學資源。同時,也可從現代城市的雕塑、環境藝術、自然景觀及公共設施中挖掘教學資源,保護當地的自然遺產、世界文化等,作為課程設計的原料,除了給學生帶來深刻的審美體驗與感受之外,學生還可繼承傳統、樹立弘揚文化的意識,自覺美化環境、美化城市,同時接受一次特別的愛國主義、道德主義教育。例如,在學習“標志的識別與設計”時,教師組織學生認識標盤,可充分借鑒城市文化資源,通過表達深刻的內涵,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創新能力,讓學生在課下收集標志,細致觀察生活、關注身邊的點點滴滴,同時也增強了學生的自學與社會實踐能力。另外,學生通過學習標志文化,也可更加了解所在城市的形象,激發內心熱愛生活、熱愛環境的積極心態,能夠自覺地遵守社會公德、維護社會秩序,增強社會責任感。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如何挖掘并利用本土資源非常重要,可有效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與學習質量。同時,挖掘本土資源既可實現教材的有益補充,也可增強美術教育的本土性,讓學生在實踐中拓寬審美視域,豐富審美體驗和感受,提高學習的信心與積極性,更好地落實新課程改革教學要求,順利實現教學目標。
[1]張波.淺談本土資源在中小學美術教育中的作用[J].文藝生活(文藝理論),2010,(10).
[2]陳素云.利用本土資源,構建“開放型”的美術活動[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0,(12).
[3]李杰,趙亞君.揚民族文化走地方特色——淺談小學美術校本課程的開發[J].中國校外教育,2011,(1).
[4]李武龍.淺談美術課堂本土文化資源的利用與實踐[J].美術教育研究,2012,(9).
[5]楊慶柳,葉楊榮.發掘地方資源活用地方資源優化美術教學[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