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靜穎
(唐山康復教育中心)
患有孤獨癥智障的兒童不但智力方面有所欠缺,往往都伴隨患有其他疾病,其中語言方面的障礙是一種最為普遍的現象。孤獨癥智障兒童語言障礙使他們不能夠清晰的表達出自己的意愿和想法,無法與常人進行正常有效的交流,失去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機會,這樣使得其他在各種殘疾表現的更為明顯,被社會這個大家庭所排斥在外。在這樣的世界里生活讓那些孤獨癥智障兒童更加自卑,對生活也沒有信心和希望。所以,對于這些兒童而言,搞好語言康復訓練尤為重要。
很多重度的孤獨癥智障兒童在語言的表達上都有欠缺的地方。他們的發音器官雖然正常,可是在閱讀連續的詞語上一般都說不清楚,只能清晰的發出單個的字詞,對于連續的三個字或者四個字的詞語很難說出。在語言方面可以明顯看出他們存在發展緩慢的缺陷,對于語言的理解和表達都明顯低于正常發育的兒童。正因為這些原因,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的所掌握的詞匯也相對貧乏而且質量不高,在表達自我意識時語法簡單,很多情況下表意不清。還有另外一個特例的情形,就是孩子自己想要表達得可以很清楚的表達出來,說得到也很流暢,但是要是自己的不想表達的無論如何去加以引導都難以完成,他們也不會理會老師的引導和啟發,這樣的情況是最讓老師和家長頭疼的。
對于輕度和中度的孤獨癥智障兒童在語言方面的障礙如果得到良好的訓練是可以康復的,這需要家長的和老師的共同努力,否則孩子最終也會失去康復的可能。
很多孤獨癥智障兒童對語言學習了無興趣的最主要原因是說話的動機薄弱,對語言的表達沒有興趣。很多孩子聽到別人提出的問題時表現出不理睬,讓人很難了解到他是聽到了不理解還是就沒有聽到問題,還有個別的孩子即使會說話也不說。所以,在對于這樣的特殊孩子進行訓練時首先要了解他們的需求并且盡可能去滿足他們,因勢利導去激發孩子們的說話動機,在個別場景下即使我們明白了孩子的意圖也先不去滿足他們,刺激他們把自己的意思表達的更完整,讓學生們確實體會到語言表達的重要作用。比如在用餐的過程中,我們要求孩子先說出今天所吃的飯菜名稱然后再卡是吃飯。當孩子想要一個玩具的時候要求孩子必須先說出所要物品的名字然后才可以給他們。只要我們把握好引導的時機,對孩子在語言訓練中加以正確的引導和啟發,相信孩子們一定會喜歡上語言表達。
對待孤獨癥智障兒童教師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語言訓練,通過實踐中的表達經驗讓學生積累語言知識。對于語言的學習,只有多聽多看才可以做到多說。語言的表達是隨時隨地的,有很多的孩子雖然不喜歡說話,但是從單字的發音到簡單的語言表達是都可以掌握的,需要的學習過程也不是很長,這就說明只要對孩子運用正確的語言訓練方式,孤獨癥智障兒童的語言表達是可以得到良好刺激并最終完全激發出來的,經過語言的培養和訓練,表達能力也可以得到進一步提升。比如教師與孩子在一起時,把正在做的工作用語言表達出來,引導孩子百語言和所做的動作聯系在一起,豐富了孩子們的知識層面和生活經驗,在說的過程中,用不同的語調表達出名字和動詞的區別,增加動作的強度,這樣就可以給孩子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久而久之在孩子的腦海中就會形成一定的經驗了。
在對孤獨癥智障兒童進行語言康復訓練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摸索他們的具體語言張愛表現,與孩子多進行心靈上的溝通,了解他們的興趣所在,找到他們心里最為關心的熱點問題,從而生層次的激發他們的說話欲望。例如在對他們進行語言訓練時可以從身邊的日常生活做起,從與他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周邊事物做起。我們在康復訓練中就有這樣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一個學生平時的話語很少,但是非常喜歡跑步,在常規的語言訓練中即使教師再引導他們也難以開口,但是在一個周末,當所有的孩子都被接走了,只剩下他自己時,老師對她說:“今天媽媽有事,不來接你了。”他卻迅速的回答了句:“爸爸呢?”“爸爸也不來了。”就這樣,從一個簡單的生活場景開始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了起來。從這次以后每次放假回家他都會過來用簡單的語言表達出自己的意思,現在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完全可以用簡短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了。對于簡單的問題也都可以回答出來。
語言的擴展訓練主要是在對孩子進行語言訓練中,把簡單的字連接成詞,再把詞語擴展為句子。這樣的訓練模式對于歲數較小的孤獨癥兒童語言訓練十分有效,比如我們再進認讀字詞的課程的訓練中,教孩子學習“鞋”字,老師出示實物“鞋”,讓孩子學會這個字的發音之后,利用看圖說話的方式引導學生認識各種鞋類,比如皮鞋、拖鞋、涼鞋等,最后讓學生們互相觀察周圍的同學穿的是什么鞋,利用語言句子的方式表達出周圍的某某同學所穿的鞋子,這樣既有利于鞏固所學的字詞,豐富了學生的詞匯量,又增加了運用語言的概念,從而達到提高說話能力的目的。
綜上所述,作為特教教師,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要時刻把握學生語言訓練的時機,有步驟、分階段地對智障兒童進行交叉訓練,因勢利導,觸動他們說話的興奮點,使他們逐漸從不愿說到敢說、想說、會說、爭先恐后地說,從而提高口語水平,補償他們的語言缺陷。
[1]王永紅.運用感覺統合療法開發中度智殘兒童學習能力的研究.粵港澳弱智人士康復服務研討會.
[2]張愛芬.中重度弱智學生體育康復課模式探求.粵港澳弱智人士康復服務研討會.
[3]協康會.青蔥計劃.
[4]肖非,王雁.智力落后教育通論.北京:華夏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