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誠
(上海邦德職業技術學院)
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論來自于美國教育家和哲學家杜威的“兒童中心論”。他強調尊重人類自由的天性、尊重兒童的心靈和遵循教育的規律對兒童發展的重要性。將“以兒童為中心”的思想進一步運用于大學教育就成為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以學生為中心”的對立面便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的作用,通常采用集體的、滿堂灌的講授式教學。相應地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的特征是重視和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又不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通常采用協作式、個別化、小組討論等教學形式或采用多種教學形式組合起來進行教學。
以學生為中心主要有以下特點:
以學生為中心,評價教學的效果,不是教師教的多好,而是學生學的多好。學生能否使用教師課堂所教內容解決實際問題,能否通過與教師的溝通和交流獲得更多他們所需要的知識和技能,這是教學的主要目的。為了完成這個目的,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分析、研究學生的需求,設計適應學生需求的課程教學方案。
教學形式方面多種形式被采,如協作化、個別化、多樣化等,經常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和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教學手段方面,不像傳統的教學活動中只是依靠黑板和粉筆,現在還需要依靠許多網絡的多媒體手段。無論采取那種教學的形式、教學手段,主要目的是通過各種形式的模擬練習,讓學生做中學,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模塊化教學的模塊是以應用能力為出發點進行設計的,當學生修完某一模塊后,就應該能夠獲得相關方面的能力。模塊內容包括若干相關課程知識點的組合,實驗課程,或實習,理論課程與實踐的組合,圍繞特定主題或內容的教學單元。
二手車貿易課程的模塊設計根據二手車行業所涉及的相關工作崗位、技能的要求為基礎。將課程分為二手車市場發展模塊、二手車鑒定評估模塊和二手車操作模塊三大模塊。
二手車市場發展模塊通過對國內外二手車貿易的發展、中國二手車市場貿易環境、貿易模式以及功能,能對國內二手車發展的法相有獨立見解,對各類二手車行業中企業進行獨立的發展判斷能力。
二手車鑒定評估模塊通過學習,學生能基本掌握在實際運用中對一輛二手車進行單獨的評估,能準確的檢查出二手車的歷史事故以及使用狀況、判斷二手車的可交易性等內容。
二手車業務操作模塊包括有二手車收購、交易部分、二手車經紀部分、二手車置換部分、、二手車租賃部分、二手車拍賣、二手車電子商務等部分,通過學習,學生能掌握二手車交易、置換、租賃等工作手續的辦理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以案例引入或是通過案例分析來鞏固教學內容能起到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引導重視師生間的雙向交流的作用。案例教學的目的不應是傳授知識,也不應是進行理論詮釋或政策解釋,應該著眼于老師和學生、特別是學生和學生相互之間彼此互動上。
作為一門在應用型本科專業開設的課程在選取案例時應到注意案例與學生的相關度、時效性。選取發生在學生生活中的案例,能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不是對老師的講冷漠相對;選取與學生將來工作崗位相關的案例,能讓同學有對案例的一定分析能力,而不是聽了案例不知問題在哪里。
理實一體化的教學主要集中在二手車鑒定評估的模塊學習中。學生上完鑒定評估理論課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踐操作練習,把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通過實踐練習,掌握二手車評估的技能和技巧。
在理實一體的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的銜接,在實踐練習時一定要掌握正確的方法,提高練習的效果,教師認真巡回指導,加強監督,及時糾正錯誤,保證訓練的準確性。并在實踐練習后做到進一步的評價和總結。
在教學過程中能否順利執行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設計,關鍵還是在于學生能否參與。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習,能夠集中注意力,提高學習興趣和增強自信心,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
教師以親切的表情、平實的語言、活潑的肢體動作來創造輕松和愉快的學習氣氛,來滿足激勵學生參與的愿望,使學生感到教學的親切與可信,敢于與教師交流,從而增強對教師的理解和尊重,使學生能以高昂的熱情來參與整個教學過程。同時,學生主動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的情緒也能幫助教師上課的情趣,促使師生雙方都以最佳的精神狀態投人教與學。
同時應當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潛能,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和諧的發展,將課堂營造為一個學生各方面才能展示的舞臺,以此進一步激發學生對課堂活動的參與度。學生在學習方面存在著個體差異,如有學習興趣的差異,個人需求的差異以及對教師個人理解的差異。作為教師必須認識和了解學生,從學生情感出發,根據各人的特點,通過不同是形式的教學設計,努力培養其學習課程的興趣,而不是僅為那些有興趣的同學上課。
教師要科學調節學生的學習與其需要之間的關系。既能充分體現教學目的,又能很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使學生的學習活動與其情感需要實現和諧的統一。只有和諧、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才能有效地促使學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從而轉化為學生學習所需要的情感,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作為教師與學生之間往往是亦師亦友的關系,作為教師在傳達知識的同時,本身也是學生學習的一部分,老師的言行舉止、個性愛好、價值取向也成為他們學習的一部分,特別是大學生即將踏入社會,他們會將教師作為他們的標桿。在與學生的互動中分享教師在學習和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失敗教訓,在傳授知識和能力的同時,傳授更多的實踐經驗,提高綜合教學能力。
目前,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還需要更多的探索。因此作為高校的教師,可以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逐步地將這種模式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一步步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意識,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
[1]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楊曉萍.高等教育學.重慶出版社,2006.
[3]王春蕾.協作學習教學初探[J].中國電化教育,2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