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琴 (江蘇省南通醫學院附屬海安人民醫院手術室,江蘇 海安 226600)
頸椎前路手術可以直接解除來自前方的椎間盤及骨贅等致壓物對脊髓腹側的壓迫,同時植骨融合內固定既能維持頸椎的穩定又能保持頸椎的高度[1]。由于頸椎的解剖復雜,位置重要,手術難度大,術中精心的護理配合對提高手術的成功率,減少并發癥的出現具有重要意義[2]。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對26例患者實施了頸椎前路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手術,效果滿意,現將術中護理配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本組26例,其中男21例,女5例,年齡35~73歲,平均56.9歲,外傷引起21例,脊髓型頸椎疾病5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頸髓損傷,頸部疼痛,雙上肢麻木、乏力、握力下降,其中5例四肢癱瘓,病變節段為C4~C7,術前常規進行頸椎X線攝片、CT、MRI檢查,外傷患者行頸托外固定,使頸椎制動。
1.2 手術方法:患者全身麻醉平穩后取平臥位,肩部墊高,頸部稍過伸,取右側頸闊肌前側縱切口,暴露椎體后,C臂機透照確定病變椎體,椎體次全切除擴大椎管減壓。取同側髂骨,修整骨塊植骨,植入頸前路固定系統,C臂機透照示椎體序列正常,鋼板螺絲位置滿意,沖洗傷口,放置引流管,清點用物,關閉切口。
1.3 結果:本組患者手術均順利完成,手術時間1.5~3 h,術中出血量50~300 ml,術中無一例發生脊髓再損傷,效果滿意,安返病房。
2.1 術前護理
2.1.1 術前訪視:手術前一天由巡回護士前往病房,查看患者病歷,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各項檢查結果及皮膚準備情況,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手術室的環境、手術、麻醉的配合要點及注意事項,同時進行心理疏導,減輕和消除患者及家屬的心理顧慮,增加手術信心。
2.1.2 器械與物品準備:骨科手術常規器械敷料,頸椎前路手術的專科器械,頸椎內固定系統,C臂機、單極電刀、雙極電凝、吸引器、骨蠟、棉片、止血紗布或可吸收明膠海綿、1-0或2-0的可吸收縫線、一次性負壓球、術中用藥(圍手術期抗生素、甲基強的松龍、奧美拉唑),頸過伸位體位墊(圓枕一個,軟枕一個,沙袋兩個,頭圈一個,大小中單各一塊)術前要物品準備齊全,放置于手術間,儀器性能良好處于備用狀態。
2.1.3 手術間管理:提前30 min打開室內層流裝置,做好術前的濕掃,減少參觀人數,調節手術間溫度為22℃ ~24℃,濕度為40% ~60%,保持手術室的安靜、安全、舒適、無刺激。
2.2 術中護理
2.2.1 巡回護士配合要點:①核對患者,患者進入手術間后,熱情接待患者,核對患者用物,與麻醉醫生、手術醫生共同核對患者身份信息、手術部位、手術標識,核對正確并簽名。②建立靜脈管道,在平車上用18G靜脈留置針選擇下肢靜脈建立靜脈通道,連接三通,協助麻醉師進行麻醉誘導給藥和氣管插管,麻醉起效后留置尿管。③體位安置,麻醉平穩后由手術醫生、麻醉醫生、巡回護士一同將患者平移至手術病床上,移動時要一人在前用雙手托住患者的下頜,略施牽引,雙肩下墊一圓枕,使肩部提高20°,雙肩用寬膠布固定并向尾側牽拉,妥善固定于床緣,頸下墊一中單卷成的小圓枕,防止頸部懸空,頭兩側置小沙袋或頭圈固定頭部,額部用一根寬膠帶橫形固定于床板兩側,避免頭部晃動,膝部墊一軟枕,雙上肢平行放于身體兩旁,用中單固定,眼睛涂以金霉素眼膏,用3M輸液透明貼貼住雙眼瞼,使眼瞼閉合保護角膜。④術中觀察與洗手護士共同清點器械、敷料,貼好高頻電刀負極板,調節參數,連接電刀、電凝線、吸引器,術中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血氧飽和度、尿量、皮膚及輸液情況,密切注意手術進度,監督手術人員的無菌操作,及時補充手術所需物品,按時執行手術醫囑,及時輸注手術用藥,協助臺上手術醫生使用C臂機透照。⑤手術結束,與洗手護士清點用物,協助醫生妥善固定各種導管,包扎傷口,頸托固定,移患者與推車,填寫完整各種記錄,送患者至蘇醒室蘇醒。
2.2.2 洗手護士的配合要點:①洗手護士前一天要了解頸椎內固定系統是哪一家器械公司準備的,規格是否齊全,防止因器械不全而延誤手術,同時了解該專科器械的性能、使用方法,熟悉手術步驟、流程、配合要點。②器械護士提前20 min洗手上臺,整理器械,將器械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常用手術器械,另一部分為專科器械,再次檢查器械是否完整,性能是否完好,與巡回護士一同清點器械敷料,暫時不用的器械要用無菌單覆蓋,減少暴露時間。③協助醫生鋪巾,按手術步驟將器械有序上臺,配合時動作要迅速敏捷,傳遞器械要做到輕、準、穩,密切觀察手術進程,做好各種應急準備,術中咬下的骨塊,標本要妥善保存,及時用濕紗布清除電凝、電刀上的焦痂,以免影響止血效果。④內固定系統安裝完畢,沖洗創面、止血、放置引流管,與巡回護士清點物品無誤后關閉切口,預處理器械送消毒供應中心超聲清洗打包消毒。
3.1 頸椎前路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手術,由于手術切口特殊,鄰近頸動脈血管,手術風險大,并發癥嚴重[3],對術者配合要求高,所以手術室護士要不斷學習專科知識,熟悉專科器械,提高配合能力。
3.2 嚴格無菌操作是預防術中感染的重要環節,提早打開層流系統,使空氣潔凈度達到標準,保持器械臺的清潔干燥,一旦發生污染或可疑污染應立即更換無菌單或加蓋無菌單,術中反復使用C臂機應用滅菌的C臂機套套好,防止污染手術切口和器械敷料,植入性器材要有生物監測,符合滅菌要求才能使用。
3.3 術中用藥要及時,甲基強的松龍具有抗炎、抗氧化、穩定生物膜等作用,能減輕脊髓水腫[4],對神經有保護作用,所以在切椎體前及時使用,達到療效,因大劑量激素易引起消化道潰瘍,在用甲基潑尼松龍之前使用奧米拉唑以保護黏膜。
3.4 頸椎前路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手術因使用器械多,手術切口小,定位針、腳釘、棉片等體積小,所以要認真做好器械的清點工作,防止器械敷料遺失,影響手術進程。
[1]倪 斌,賈連順,肖建如,等.頸前路減壓植骨鋼板內固定術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初步療效[J].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00,10(4):212.
[2]宋富云.頸椎前路手術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吉林醫學,2010,31(31):5666.
[3]于 森,徐瑞亮,聶 林.頸椎前路減壓植骨融合術圍手術期的意外及對策[J].中國基層醫藥,2005,(1):81.
[4]張春仙.急性頸髓損傷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09,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