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永清(長春職業技術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33)
當前交誼舞在我國開展的很好,但在大學、大專、中專校園開展得很一般,很多學校沒有校園舞會,更沒有交誼舞的課程。有的學校開了交誼舞的體育公選課,效果很好,本人在學院教授大眾體育舞蹈——交誼舞公選課已經多年,教學效果非常好。那么,學習交誼舞的學生,在學習交誼舞技術的同時,對交誼舞的基本知識也同樣應該學習和了解。
舞蹈的起源很早,它幾乎和人類同時來到這個世界上,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刻起,就沒有停止過舞動的步伐。在原始社會,人們就以原始舞蹈的形式宣泄內心的情感。原始舞是人類最早的一種思維、情緒的表達方式,它廣泛存在于各種田間勞作、求神祭祀、游獵歡慶等活動中。
到了公元1 0世紀,民間舞開始興起,在民間舞中出現了男女青年成對共舞的形式,這與現代的交誼舞形式已經頗為相似了。從1 3世紀開始,不同形式的民間舞開始進入宮廷,如庫蘭特舞、西班牙慢三步舞、孔雀舞等,都成為上流社會貴族享用的舞蹈。這時的宮廷舞注重禮儀,講求環境上的優雅布局,不少王公貴族把舞蹈作為顯示貴族風范的一種手段。到了歐洲中世紀晚期,豪華奢靡的宮廷舞已經成為了貴族階層娛樂、交際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具有了現代交誼舞的實質。1 6世紀到1 7世紀中葉,布雷舞、庫蘭特舞、伏爾特舞成為歐洲宮廷最受推崇的舞蹈。
隨著時代的發展,產生于民間的舞蹈藝術,不再受歐洲宮廷封建文化的禁錮,在以城市文化為中心的資本主義時代,交誼舞得到了大范圍的推廣和發展,廣泛流行于城市中產階級階層。
從1 8世紀中晚期,華爾茲出現在舞廳中,為交誼舞的發展掀開了嶄新的一頁,成為人們最迷戀的舞蹈形式,同時,其他舞種也出現了很多,它們的出現也同樣推動了交誼舞的發展進程。
“屬舞”是我國最早的交誼舞形式,在漢代、魏、晉時期十分盛行。上海是我國第一個接觸到國際交誼舞的城市,早在1 9世紀中葉,上海租界內就舉辦了第一次舞會,并在1 8 8 5年出現了第一家舞廳。現代流行的交誼舞形式,是在1 9 2 5年前后傳入我國沿海城市。2 0世紀5 0年代,正是國際交誼舞空前繁榮的時期,我國北方城市受俄羅斯的影響,某些具有俄羅斯風格的交誼舞被其專家及留學生帶入我國,這一時期,一些單位內部舞會盛行。
2 0世紀7 0年代后,我國才真正迎來了交誼舞的春天,2 0世紀8 0年代初期,國家正式將交誼舞列入精神文明活動范疇,一時間,不同形式的舞會大量興起,人們紛紛涌入舞池,盡情揮灑被壓抑太久的熱情。各種青年舞會、老年舞會紛紛涌現。隨后,各種交誼舞大賽在全國范圍逐漸展開,進一步推動了交誼舞在我國的發展。
2 0世紀8 0年代中后期,是交誼舞空前發展的時期,國家標準舞正是在這一階段傳入我國,近年來,各種不同規模的舞廳興起于大江南北,交誼舞成為了人們業余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交誼舞分類方法很多,不同時期稱謂也不同:交際舞,這是國際上通用的名稱;交誼舞,這是我國特有的稱謂,解放前也稱為交際舞,新中國成立后,有人認為“交際”二字不妥,便將其改稱為交誼舞,引申為交流、友誼之意;青年舞,這是我國剛解放時期的稱謂,還有舞會舞、舞廳舞、晚會舞、社交舞、標準舞,現在,又稱為體育舞蹈(競技體育舞蹈和大眾體育舞蹈),分為現代舞和拉丁舞,其中大眾喜聞樂見的交誼舞有:布魯斯、??怂埂⑷A爾茲、探戈、倫巴、恰恰恰、吉特巴、北京平四,現在我國北方大眾舞廳中跳的交誼舞主要有布魯斯、華爾茲、北京平四等。
又稱為摩登舞,是從宮廷中演化、派生而來的?,F代舞是交誼舞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流行最廣、影響力最大的交誼舞種類?,F代舞包括華爾茲、維也納華爾茲、探戈、狐步舞、快步舞。其特點是:步法流暢,舞姿多樣,動作豐富,節奏富有變化。
特指交誼舞中起源于拉丁美洲的舞蹈。其產生時間要晚于現代舞,但它在很短的時間內便風靡全球,是唯一能和現代舞抗衡的交誼舞種。它主要包括:倫巴、恰恰、桑巴、牛仔舞、斗牛舞。拉丁舞中散發著濃烈的原始野性,節奏強烈,肢體語言豐富,技巧性強,充滿跳躍感。
交誼舞是一項非常注重禮儀、風度的藝術形式,各種交誼舞會更是一個展現自我魅力的場合。選擇服飾要得體,要干凈,應該刷牙,請人時要有禮貌,跳舞時要照顧舞伴及他人,言談舉止得體,不粗野,應該彬彬有禮。
總之,作為一名學會了跳交誼舞的學生,在學會技術的同時,一定要了解這些最基本才知識,這樣,在實際的生活中,才能更好地應用這項技能,才能更好地體現交誼舞的魅力和作用。
[1]黃少春.怎樣跳交誼舞[M].海天出版社,1996.
[2]趙順科,符明珠.大眾交誼舞[M].成都:時代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