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娟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是高職院校課程建設的一種新型模式。在建立市場調研制度的基礎上,通過企業調研了解市場需求,把握職業崗位群所需要的知識、素養和技能水平標準,構建課程內容,形成課程內容設置與職業崗位能力要求對應和銜接的課程體系構建的過程,有助于專業知識、能力的對接及工學的結合。
工作過程系統化理論認為,工作過程是在企業里為完成一項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而進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個綜合的、時刻處于動態但結構相對穩定的系統。工作過程系統化理論與課程開發相結合的過程中最重要的觀點是,課程內容設計必須建立在符合工作情境的工作過程分析基礎之上,即教學環節應與學生未來的工作環境相吻合,通過創造仿真和真實的工作環境,讓學生在教師設計的學習環境中進行學習,使學生從專業技能、問題分析到現場管理等方面得到綜合提高,從而提高技能運用能力、職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
國內高職院校近些年來培養的商務英語人才中,使企業十分滿意的優秀畢業生比例較低,因為他們在校所學知識較理論化,無法適應企業崗位技能的實際需要。因此,這成為當前高職院校商務英語課程改革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通過工作過程系統化原則設置課程內容,使課程內容與崗位群需求對接,有利于高職院校培養的商務英語人才具有應用性、實踐性的特點,從而滿足企業的需要。
傳統的商務英語課程模式偏重知識的內在邏輯,從而忽視教學內容與具體商務情境之間的聯系,與實際脫節,學生靈活運用綜合知識的能力欠缺,聽說譯能力較弱,工作之初難以在工作崗位上解決遇到的實際問題。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則強調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主線設計課程,所傳授的商務知識與專業崗位群需求緊密結合在一起,并把實際工作過程作為課堂教學主導,注重提高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譯能力,進而促進職業能力的發展。加大課程實踐比例,并把實踐考核納入課程考核中,對學生的評價以獲取從事商務英語相關職業所需的能力為標準,充分體現了高職商務英語的職業性特點,對進一步促進高職商務英語課程改革有一定實踐意義。
工作系統化課程開發改革的前提和基礎是課程體系設計。這種新型模式下的高職課程設計既要滿足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需求,又要符合知識體系的邏輯,還要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同時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在課程設計中,高職院校應建立并完善市場調研制度,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以就業為導向,以目標培養的實際工作需要為標準。打破原有的傳統學科體系,分析相關的知識要素和技能要素,以開放和包容的姿態面向社會、行業、企業、工作崗位群,與企業共同合作進行課程設計,制定培養目標,設置課程標準,使課程體系更具開放性、針對性、適應性和先導性,以培養更多符合社會需要的技能型和應用型人才。
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職教育作為一種以就業為導向的高等教育,在課程體系設計和人才培養目標制定方面存在明顯不同。高職教育培養的人才不僅要有應用性和實踐性強的特點,同時也應具有較好職業素養。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能有效利用學校和企業兩種不同的教育環境,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商務素養。
就業質量是考核高職院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對就業質量有極其重要的影響。首先,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開發和教學的實施可使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能力得到明顯提高,能夠在就讀階段就開始積累經驗,在踏入工作崗位之初便能及時上手,滿足企業需要,提高企業滿意度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其次,學生在真實或模擬的工作過程中對真實工作崗位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時企業也對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進行了較為全面的了解,因此,會有相當比例的學生在畢業頂崗實習結束后繼續留在企業成為正式員工,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高職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
教學內容組織和安排以真實工作過程和工作崗位要求為基礎,在教學中以具體的項目為導向,將“項目教學法”、“任務教學法”、“情景模擬法”、“角色扮演法”、“商務劇場法”等更能體現高職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引入課堂教學,并融入商務英語技能訓練與實踐中,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導性。
教學課程全程與企業展開合作,教師定期下企業進行企業社會實踐,把企業真實的商務技能知識和工作過程融入課堂教學中,為課堂帶去活力和時代氣息,學生可以在工作中將所掌握的商務英語知識學以致用。
商務英語專業課程的期末考試與平時考核相結合,建立多元化、細節化、綜合性、開放性的考核方式。一方面既重視學生平時的表現,又把學生的自我評估、學生互評、教師點評融入考核中,考核系統變得多元化和立體化。商務實習和畢業頂崗實習的考核由實習指導老師和企業專家共同進行。此種考核方式可以促使學生在課程學習方面注重平時學習的細節,同時在企業實踐過程中努力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和職業素養,更全面、詳細和牢固地掌握商務知識技能。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開發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開放性、職業性和實踐性,高職院校應重視校內學習環節和實際工作情景的一致性,重視實驗、實訓和實習三個環節的延續性和系統化。因此建立具有真實環境的多元功能的實訓基地是提高高職商務英語的重要途徑。實訓基地的建設要求高職院校緊密依托行業、企業,由學校提供場地和管理,企業提供設備、技術和師資支持,以企業為主組織實訓,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實現課程學習與崗位工作的統一,全面提升自身的職業能力和社會能力,增強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使學生成為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創新精神的高技能人才。同時,在校外實習過程中,學生也可親身體驗企業文化,提高自身職業素養。
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高職商務英語課程開發勢必帶來高職教學改革,而教學改革只有不斷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才能確保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質量的不斷提升。
[1]方文禮.外語任務型教學法縱橫談[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9).
[2]馮秋怡.試談如何實現愉快互動的任務型英語課堂教學[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3).
[3]賈志高.有關任務型教學法的幾個核心問題的探討[J].課程·教材·教法,2005(1).
[4]魏永紅.任務型外語教學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5]吳勇毅.從交際語言教學到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