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麗
任務式漢語寫作教學以任務為核心,注重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強調學生在漢語寫作中的主觀能動性。任務式漢語寫作教學的目標是提高學生規范性文體寫作的能力,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掌握相應的寫作知識與技能,不斷提高學生文章的總體閱讀印象、書寫格式的規范性、內容的條理性、語法詞匯的準確性,促進學生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的發展。
在任務式漢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當抓好能力整合、文體、語體、表達功能、讀者預定、主題、情況真實性、學生認知復雜度、寫作時間以及寫作字數等關鍵點,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其一,能力整合。一些寫作任務的具體實施過程涉及多方面的知識與技能。在任務輸入階段,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文字、圖標、圖片等材料的閱讀領悟能力;在具體的寫作中,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在設置任務式寫作內容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能力進行整合,綜合分析學能的各方面情況,制定難度適宜的任務式寫作內容。
其二,文體和語體。任務式漢語寫作的文體是指寫作文章的體裁與風格。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應當為學生呈現不同的寫作文體。例如,在任務式漢語寫作的基礎階段,應當以便條、啟示等為主;在任務式漢語寫作初級階段,應當以故事寫作為主;在任務式漢語寫作中級階段,應當以一般記敘文、信件為主;在任務式漢語寫作高級階段,應當以報告為主。教師需要先正確把握范文的文體,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在相應的階段選用相應的任務式漢語寫作文體開展教學活動。此外,在不同的應用領域,任務式漢語寫作有著不同的語言特點要求。任務式漢語寫作語體大致可以分成三大類:正式語體、較正式語體以及非正式語體。在任務式漢語寫作中,需要根據具體的要求采用恰當的語體。
其三,表達功能。任務式漢語寫作具有一定的表達功能,如解釋功能、評論功能、勸解功能、描述功能、說明功能等。從總體上來看,歸納總結、證明、建議、說服、指導、解釋、評論、過程描述等表達難于報告事件、論證、敘述以及事件描述等功能。在任務式漢語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當能夠根據實際需要,引導學生賦予文章恰當的表達。
其四,讀者設定與主題確定。任務式漢語寫作需要明確文章的讀者對象。一般情況下,文章的讀者可以設定為社會大眾、合作伙伴、機關機構、上級、老師、朋友等。不同的讀者對象決定了文章應當具有不同的主體。教師在任務式漢語寫作教學中,應當做好讀者設定和主題確定,將寫作難度控制在學生可以承受的范圍內。
其五,情況真實性。在任務式漢語寫作教學中,任務情況應當盡可能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在熟悉的情境中體會、學習、運用語言。鑒于此,教師就需要做好教學情境創設,設置合理的情境以滿足課堂寫作教學的需要。在任務式寫作的初級階段,教師可以設置真實性較低的任務式漢語寫作。隨著學生寫作水平的不斷發展,教師應逐步提高任務的真實性。
其六,認知復雜度。認知復雜度包括了認知加工過程和認知熟悉程度兩個方面的內容。認知過程指的是為了完成任務學習者需要使用的判斷力程度,具體包括調控、推斷、功能練習、語言形式練習等。在任務式漢語寫作中,學習者需要再現已有的知識,并將其轉化為完成任務所需的材料,從而為寫作服務。
其七,寫作時間和寫作字數。通常情況下,任務式漢語寫作的時間越短,寫作的難度就會越高,學生的寫作壓力也就越大。此外,寫作字數也對任務式漢語寫作難度有著一定的影響。教師應當結合實際的教學進度,合理設置任務式漢語寫作時間與寫作字數。通過控制寫作的任務安排、寫作材料輸入、操作過程、寫作形式等,合理調控任務式漢語寫作的難度。
任務式漢語寫作教學集文化知識、語言能力和文體知識于一體,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三方面并重,缺一不可。
任務前寫作階段是任務式漢語寫作教學的前奏。在此階段,教師應當做好寫作素材導入工作。通常,大部分任務式漢語寫作的素材均和教材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應當盡量選取貼近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經歷的素材。教師還需要合理設置任務式漢語寫作教學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寫作的內在動機,促進學生快速進入寫作的準備狀態。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介紹寫作任務時,需要讓學生明確寫作目標,在進行寫作之前弄清楚要寫什么、怎么寫。
此階段的教學活動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分成三個步驟有序地開展。首先,劃分小組、角色分工。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任務,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并為每個小組成員安排角色。在個人寫作準備之后,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在小組活動中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知識構建,為更好地完成任務式漢語寫作打下基礎。其次,小組合作完成任務式漢語寫作。學生在獨立思考后,再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歸納總結,進而完成寫作任務。任務式漢語寫作的關鍵是學生靈活地運用已近掌握的寫作知識和技能。通過小組合作,學生之間互相激發靈感,促進寫作知識與技能的靈活運用,促進知識與技能的正遷移。在小組學習開展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發揮引導者的作用。當學生遇到困難時,如寫作思路中斷,難以把握句型與選詞,教師可以和學生共同探討,以啟發、引導學生,并鼓勵學生大膽進行創作,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流暢地完成寫作任務。第三,任務匯報。在完成任務式漢語寫作任務之后,每個小組的負責人將小組寫作成果向全班進行匯報,在不同小組之間形成良性的互動交流。
任務后寫作階段,教師需要做好評價與反饋工作。任務式漢語寫作和傳統的寫作課有著顯著的不同,其評價與反饋方式也有別于傳統的寫作課。任務式漢語寫作教學改變了傳統的評價方式,將傳統的教師評價轉變為師生共評、生生互評的評價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參與到寫作評價當中。學生在小組內比較各自的寫作任務結果,展開自評與互評,進而選出最佳的小組代表作參與班級的評比。在班級評比中,采用教師點評與小組打分相互結合的模式。教師在點評時注意點到為止,將學生的問題指出即可,引導學生對自己出現的問題進行反省,以提高學生改進寫作成果的內在動力。
綜上所述,任務式寫作教學迎合了漢語寫作教學改革的需求,能夠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促進學生漢語寫作技能的不斷提升。在具體的實施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目標,合理設置任務式漢語寫作內容,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下進行任務式漢語寫作,以提高任務式漢語寫作教學的質量。
[1]胡壯麟,朱永生,張德祿,等.系統功能語言學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2]王燕.任務型教學法在初級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初探[D].北京:北京語言大學,2005.
[3]宋少華.基于任務型教學法指導下的實用漢語寫作課教學設計[D].濟南:山東大學,2011.
[4]羅青松.對外漢語寫作教學研究述評[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1(3).
[5]包小金.過程寫作教學中“分組討論”的若干問題[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8(4).
[6]祁玲,張春梅.漢語寫作課互動教學模式探析[J].現代語文(語言教學研究),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