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衛民 張建平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力源化工公司,河南 平頂山 467099)
在信息化的作用下,內部審計已經具有了以下兩個層面的涵義:首先,內部審計的信息化指的是內部審計人員通過計算機與網絡等信息技術,對在信息系統中產生的經濟信息進行鑒定和稽核;其次,內部審計的信息化使得內部審計人員要完成對產生這些經濟信息的信息系統本身進行審查,確定其可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是否滿足正常的經濟發展規律。可是在目前情況下,我國的信息化系統本身還處于理論研究的層面,因此有必要對內部審計的信息化問題加以重點研究,最大限度地提高檢查的效率,保證檢查的時效,并通過有效舉措,降低內部審計的風險,確保項目的質量,同時,要確保內部審計工作的廣度與深度,突出審計工作的重點。內部審計要通過內設的審計機構從單位或者組織的內部對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計,確定其真實性、合法性與效益性,這種審計監督模式是以會計信息為對象的社會經濟活動。而在信息技術對社會發展的影響越來越深遠的今天,內部審計所處的環境正發生著重要的變化,實施審計的工作模式也產生了深刻的變異,這就對審計技術、方法與手段的運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此,本文對內部審計信息化的發展現狀與趨勢進行了分析和討論,旨在通過本文的工作對時下內部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一定的可供借鑒的信息。
因為控制活動和企業的業務流程關系密切,企業業務流程的自動化一定會對控制活動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表現如下:首先,授權控制重點發生很大變化。在當前的信息化環境下,企業授權過程并不突出,通常是通過計算機程序自動實現。企業被授權人只要輸入用戶名與密碼就可以自動生成授權權限。在這種條件下,通過對交易授權程序的檢查通常不可以發現企業潛在的風險,企業只有對信息系統的正確性、安全性以及完整性進行全面檢查,并且對企業被授權活動的登錄狀況展開跟蹤檢查,第一時間發現異常的登錄狀況,才可以高效防范風險;其次,企業要檢查核對方式是否發生變化。在當前的信息化環境下,計算機軟件設計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而且它的邏輯性逐漸增強,很多計算核對與復核工作均能夠通過計算機自行實現,大大降低了企業人工工作量。
具備暢通的溝通渠道與機制可以讓企業的員工能夠及時獲得他們在執行、管理以及控制企業運行過程中需要具備的信息,并且對這些信息進行交換,而信息化對這個要素產生的影響表現的最直接并且非常明顯。通過信息技術應用徹底改變了企業信息孤島的現狀,通過網絡平臺上構建的和企業利益相關者相聯系的多個機制,讓企業相關成員能夠實時獲取經營信息和企業財務會計信息,能夠及時進行溝通與交流,實現做好協同合作與信息共享。
企業通過信息化技術對控制環境會產生下面幾方面的影響:首先,會改善了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由于現代企業所有權與經營權發生了分離,因此產生了委托代理關系,這種關系造成了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其次,信息化要求企業管理者具備更高的素質,當前,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為企業管理者帶來了許多全面的信息;最后信息化將使企業組織結構朝著扁平化發展,由于計算機技術的不斷進步,企業數據通過網絡很快傳播到企業的不同部門,通過這樣不但降低了信息在傳輸中經常發生的信息不及時、信息不準確以及噪音干擾等狀況,而且減少了信息獲取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信息發布范圍,提升了企業組織各層次與各部門人員的信息傳遞和溝通。
所謂風險評估是指識別與分析相關風險以完成既定目標的整個過程,是企業進行風險管理的基礎。在目前的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各個業務流程的自動化減少了業務處理進程中因為企業人員工作疏漏或者舞弊而可能出現的風險。然而在另一方面,因為企業的全部數據儲存在相應數據庫服務器當中,網絡的開放性與信息數據的共享性一定會加大信息系統的風險。倘若信息系統失靈或者崩潰,那么重要信息就會被偷竊,這將為企業帶來不可估量的風險與損失。因此,企業必須要做好相關數據與信息系統的風險評估工作,設立完備的信息化治理機制。
在會計信息化環境下,企業審計證據大部分均存儲在數據庫當中,過去的審計技術很難完成目標,一定要不斷采用新的審計技術與辦法,例如,運用計算機測試程序嵌入系統實現對企業重要會計賬務處理的審計,企業采用審計軟件采集與分析要審計的數據以及運用軟件動態跟蹤相關重要數據的發生的變化,怎樣掌握并很好地運用新的審計技術與方法已經成為當前內部審計人員工作中涌現出的又一個難題。所以,在當前企業內部審計對象信息化水平日益提高的狀況下,企業內部審計倘若不能及時順應當前高技術化與高信息化的審計大環境,不能增進信息化條件下企業內部審計技術的發展與企業內部審計管理,那么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就會非常不順暢。
企業信息化環境下內部審計面臨的問題如下:首先,紙制審計證據降低,信息技術不斷更新,企業審計人員在熟悉與運用上存在很大難題;其次,在信息化環境下,企業無紙化數據與無紙化交易大大降低了數據的重復輸入與處理,這樣使得企業會計處理程序化,所以,隨著數據的可靠性、以往的紙制審計證據的降低以及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不斷變化成為企業內部審計一定要面對的問題;再次,在電算化環境下,企業審計證據很多都存儲在數據庫當中,以往的審計技術很難完成目標,一定要不斷采用新的審計技術與方法,而怎樣熟悉與運用這些新的審計技術與方法已經成為企業內部審計人員工作中出現的又一難題。
企業內部審計部門一定要借鑒風險評估的方法,實現對系統運行的合規性審計向著風險導向型審計方向轉變。按照系統風險評估結論,制定審計計劃,按照對固有風險與控制風險的測算,制定企業內部審計重點與制定審計方案。
目前,企業內部審計方式采用參與式審計,就是指在全部審計過程中和被審人員保持很好的關系,能夠一起分析問題的實際狀況及其潛在風險,能夠一起探討改進的可行性與必須采取的辦法。在進行審計開始之時,要對被審對象持有一種信任態度,在具體和他們討論與分析審計目標、審計內容以及計劃運用某些審計程序與手段的原因,這樣可以獲得他們的信任與支持,通過征求被審部門的要求,實現與他們的合作。
企業內部審計部門對系統開發應該在企業項目計劃階段就開展工作,對該項目開發情況實施整個過程審計與監督。針對大型系統通常要成立由財務審計人員與信息技術審計人員雙方一起組成的聯合工作組全面對新系統開發進行審計。內部審計部門通過提前介入,就會對系統的可審計性展開監督,能夠確保系統的合理投資、合理設計開發以及高效運轉,能夠及時發現系統在風險控制、質量保證以及成本效益等層面潛在的問題,防止走彎路,規避可能出現浪費與損失。
由于現代信息管理系統在企業的不斷推廣與應用,整個企業內部運營環境通常是處在信息化的狀態,因此,信息化成為企業改善內部環境與加強管理控制最有利的辦法。所以,熟悉內部環境演變下的企業內部審計,通過分析信息化對企業內部審計的影響,進而探索信息化環境下進行企業內部審計的技術與高效手段,對推動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進步意義深遠。
[1]張躍勝.信息化對內部控制的影響及內部審計應對[N].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05).
[2]孫慶梅.信息化對內部審計技術發展的影響分析[N].勝利油田職工大學學報,2008(02).
[3]亢麗華.信息化環境下的內部審計風險及其控制[N].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8(02).
[4]于建華,趙西艷.信息化對內部審計的影響及對策[J].審計研究,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