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韻
(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7)
長年以來,高職教育會計專業教學一直受到普通高校會計專業教學的影響,無論是在課程體系的設計上,還是在培養目標的設定上以及教學內容和教材的選擇上,都是沿用著普通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學模式,并不適宜我國高職院校培養會計人才的需求。早在2006 年,教育部就下達了相關的文件,文件中指出:“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速,為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量高素質的人才,對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基本形成了高等職業教育的框架體系。”但是,高校院校與普通院校培養人才的目標不同,如果所有的教育制度都沿用普通高校的教育方法,就難以滿足就業市場的需求。因此,圍繞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已經成為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課程改革一直是高職院校改革中的重點和難點,目前,我國大部分高職院校教學的目標仍然以強調學科知識的完整性和系統性為主,這種目標還有其不足之處,突出表現就是過于重視理論、忽視實踐,過于重視技術、忽視素質,過于重視共性、忽視個性,這種現存的教學體系并不能滿足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要想構建專業的會計課程體系,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高職院校在構建專業的課程體系時,必須要緊緊地圍繞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讓學生能夠通過兩年的理論知識學習和一年的實習,達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讓學生在畢業之后能夠成為受到用人單位歡迎的人才。除此之外,在培養專業的會計人才時,還要嚴格地遵循國家教委的相關原則,為培養專業性人才服務。
高職院校的會計專業是為了適應社會的需求而產生,因此,在構建教學體系是,要緊緊圍繞社會的需求來進行:
1.首先,從社會的需求來看,社會需要的是思想政治素養高、有奉獻精神、創新精神和奮斗精神的專業性人才,因此,在日常的培養中就要注重培養學生不怕吃苦、努力奮斗的品格,將理論培養與素質教育相結合,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專業性人才。
2.其次,我國正處在經濟發展的變革時期,經濟發展形勢迅速,各種新型事物不斷地涌現,因此,在課程的設置中必須要具有前瞻性,課程的設置要與時代的發展相適應。
3.再次,要注意到我國的會計也處在變革和發展的時期,各種新型會計準則也不斷的出現,因此,在構建課程體系的過程中,一定要考慮到會計業務的變革,選擇適宜新會計準則發展的內容,為此,可以通過開設講座課程和選修課程來彌補專業課教學中的不足。
4.最后,課程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會計專業培養學生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專業人才,為此,必須要充分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在現階段下,學校的教學方法以及教學內容并不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學生自行選擇的余地較小,因此,高職院校需要通過增設任選課、限選課、實踐課以及講座課的形式,讓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選擇自己喜歡,有利于自身個性化發展的課程內容,這樣不僅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也利于學生以后的創新性發展。
關于高職院校會計專業課程體系的教學改革,需要緊緊的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全面落實改革需要具備以下的條件:
國家教育部發布的《關于加強高職高專教育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中明確規定,“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是提高高職高專教學質量的關鍵性因素”,在現階段來看,我國大部分的高職院校為了適宜社會的發展,已經將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納入教學計劃之中,但是由于各種客觀和主觀因素的限制,各個地區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還存在較大的不平衡,發達地區的師資隊伍明顯專業性更強。此外,由于分配制度的制約,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師都是在畢業后分配至學校來進行教學工作,很多教師雖然在教學崗位中工作多年,但是缺乏實務操作的經驗,在教學活動中也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那么在這種情況下就算設計了完善的教學體系以及教學內容,也難以達到既定的計劃。因此,在現階段下,必須要建立一種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會計模擬實訓室是學生學習和開展實踐的主要場所之一,也是高職院校會計教學的必備條件,會計模擬實訓室包括手工操作模擬實訓室以及會計電算化模擬實訓室兩種,高職院校應該將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完善這兩種實訓室的建設,同時,在建立實訓室的過程中應該為學生營造出一種良好的仿真環境,讓學生在進入實訓室之后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手工操作模擬實訓室中應該有必備的會計用品和工具,如裁紙刀、漿糊、報表、賬冊、憑證、會計科目圖章、計算機以及裝訂機等等,電算化模擬實訓室中應該每人一臺電腦,電腦中也要安裝必備的財務軟件,在學生參與實訓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全程的指導,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和使用軟件處理會計業務的能力。例如,為了幫助學生掌握電算化會計的相關知識,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組出題,以組為單位到會計模擬實驗室中進行試驗,看哪個組解決完成得又好又快,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會計知識的積極性,也可以大幅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校外實訓基地是培養學生實戰能力的重要場所,建立校外實訓基地也是高職院校的重要教學步驟,校外實訓基地與校內模擬實訓室的建立相比,難度較大,因此,在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中必須要遵循以下的原則:
1.優化選擇的原則
校外實訓基地的選擇要以大型公司和機關單位為主,學校要與實訓單位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以便更好地安排學生的實習工作。此外,還要以小型單位作為補充,建立一種全方位的實訓關系,讓學生既可以學習到大公司的會計管理知識,也可以在小公司中實踐,在畢業之后可以使用多元化的發展需求。
2.協作投資的原則
在與校外企業的合作過程中,學校要對實訓基地進行適宜的投資,不斷完善實訓基地的功能,走一條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此外,還要鼓勵教師走進校外實訓基地中,這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教學水平,也可以對學生的校外實踐進行全方位的指導,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教材是會計教學的主要內容,高職會計專業教材的選擇一定要有特色,教材必須要充分的體現出適應性,盡量使用國家教育部推薦的教材。此外,還要鼓勵有水平的教師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來編寫教材,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處理好教材和講義之間的關系,將教材與講義進行結合,全面提高教學的效果。
教學評價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評價的內容要多樣化,可以使用口試、筆試、現場操作、社會調查、作品評價、成果演示、學習方法記錄以及自評等多種多樣的評價方法,建立一種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例如,為了更好地評價教學過程,教師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溝通手段建立一個完善的網絡溝通平臺,讓學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來各抒己見發表自己對教學過程的看法,這不僅助于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還可以幫助教師了解教學過程中的不足,為教學方式的轉變奠定良好的基礎。
總之,高職學校會計專業的教學目標是為現代化建設培養了大量高素質的人才,高職教學又有其特殊性,因此,會計專業的教學不能一味的沿用普通高校會計專業的教學方式,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
[1]呂靖.我國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育的問題探析[J].商場現代化,2010(34).
[2]黃發生.關于高職院校會計專業“雙師型”教師標準的研究[J] .科技創新導報,2008(21).
[3]程華安.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途徑[J].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04).
[4]周偉華.關于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