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永奎,周 靜
(1.廣東培正學院 法學系,廣東 廣州510830;2.廣州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廣州 510850)
高校學生違紀行為在高校比較常見,近年來有不斷上升的趨勢,已經引起了一些專家學者的關注。為了調查高校學生違紀的現狀,探尋其規律性,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措施,以便達到對違紀行為的減少及消解,為此,筆者以廣州市某高校為例,進行了深度調查研究。
筆者采取網絡調查軟件OQSS3.5和紙質問卷同時對廣州市某普通高校學生就幾種常見的違紀現象進行了調查,共有468位同學參與并完成了調查。范圍涵蓋各個年級學生。除此之外,筆者又采用了深度訪談法,隨機抽查了部分有代表性的同學訪談。調查結果如下:
1.以下哪種違紀行為在您身邊最常見____?曠課位居榜首,有81.68%的同學認為最常見的違紀行為是曠課。大學生曠課已成司空見慣。其次違紀行為較多的就是考試作弊。
2.大學期間,您的曠課情況是____?有31.83%同學都承認自己有過曠課行為,認為有過曠課且只是偶爾曠課居然占21.23%。
3.您對大學生曠課的看法是____?認為偶爾曠課是可以理解的占調查總數的69.47%,其次有24.43%的人認為曠課是不對的,堅決反對,可見大部分同學曠課總是有這樣或那樣的理由。
4.您曠課的原因是____?認為確實有事,不得不曠,辦自己的事,這類學生占46.98%;但有13.42%的學生認為老師教學水平不高,課堂枯燥乏味,寧可去圖書館自習。還有一些同學曠課在宿舍睡懶覺、搞兼職賺錢等。
5.您對考試作弊的看法是____?在調查的同學中,旗幟鮮明地表示對這種行為譴責并堅決反對的占51.91%,當然也有部分同學認為,學習壓力很大,如果考試不過,將給未來帶來不好影響,對考試作弊的同學給予同情,認為為了生存和發展,不得不考試鋌而走險。
6.假如您非常要好的朋友在考試時向你求助,您會____?在本次問卷中,有67.25%的同學認為:視監考嚴厲情況而定。其次有21.37%同學認為:如果有同學求助,就裝作不知道。由此,我們可以分析出,大多數學生的考試紀律觀念還是比較淡薄,如果有機會,還是愿意“幫助”同學,協同作弊。因此,學校還是要加強對學生的考試紀律教育。
7.大學期間,您是否曾經酗酒____?83.97%的同學認為,在大學期間從未酗酒。只有9.16%的同學認為,部門聚會曾經酗酒。筆者認為,大學生偶爾酗酒,實乃極個別行為,酗酒往往是因為社團部門同學或好友聚會。
8.您對于大學生酒后失控鬧事行為的看法是 ____?45.04%的同學認為:視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其次,有36.64%的同學認為:應當以教育為主,紀律處分為輔。筆者認為,對待學生酒后失控鬧事學校還是要理性對待,同時要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不能籠統一概處分。
9.如果別人嚴重得罪您,讓您非常惱怒,您會怎樣對他____?占多數的有兩類同學:35.88%的同學選擇忍氣吞聲 ;其次,有28.24%的同學則認為跟老師說。可見,選擇忍氣吞聲的同學還是占多數,如果把怒火強壓心里,久而久之,可能會釀成大禍。云南大學馬加爵殺人案至今讓人心有余悸。讓學生適當把心中煩惱和心思說出來或發泄出來,對于學生減輕思想壓力很重要。
10.您對于大學生打架斗毆的看法是____?55.73%的同學認為:打架是幼稚的行為,是個人素養不夠高的體現。其次,有37.4%的同學認為,打架會敗壞校園風氣,造成不良影響。說明大學生看待打架斗毆很理性,不會輕易隨便出手。大學生已經進入成人階段,又是知識分子群體,基本上都是尋找更理性的辦法解決問題,但是對于心理長期受到壓抑或心理變態的同學除外,這些同學一般看問題比較偏執,喜歡找極端。
11.大學期間,您認為在外租房的目的是____?占多數的兩類同學:36.64%的同學認為異性同居。其次,有32.06%的學生認為:宿舍太吵,想安靜下來好好學習。大學生在外租房在全國高校已成普遍現象,這個問題不能不引起我們的重視,異性同居較為普遍,還給大學生安全帶來巨大隱患。大學生同居會帶來諸多后遺癥,許多戀愛失敗伺機報復、女大學生墮胎等,都給大學生身心帶來一定的傷害。也有部分大學生處理不好同宿舍同學的關系或為了兼職方便,斷然決定出外租房。其實在外租房并不安全,因此,高校必須加強對校外出租房的管理,以防惡性事件的發生。
12.您對于大學生參與賭博的看法是____?81.15%的學生堅決反對,但是還有小部分的學生認為:小賭怡情,大賭傷身,平時消遣娛樂還可以,切不可賭錢。大學生一般都不會有太多錢,一般不會熱衷于賭博。
據統計,自2008~2011三年來,該高校共發生違紀的學生人數為86人,2008~2009年度為20人,占學校總人數的0.16%;2009~2010年度為 32人,占學校總人數的 0.24%;2010~2011年度為34人,占學校總人數的0.25%。違紀人數呈上升趨勢。其中,86人中(不含曠課與考試違紀)警告17人,嚴重警告14人,記過10人,留校察看3人,開除學籍5人。曠課與考試違紀處分人數為37人,占總處分人數的43.02%。
通過對以上調查數據進一步細化分析和與大學生的深度訪談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違紀呈現出以下類型和特征:
1.違紀類型:通過調查與訪談,大學生違紀行為可以概括為以下幾種類型:學習型違紀,如曠課、考試作弊、遲到早退;生活型違紀,如盜竊、打架斗毆、酗酒鬧事、賭博、晚歸;情感失范違紀,如同居、戀愛失敗報復;心理失范違紀,如自暴自棄、自傷等等。
2.違紀特征:(1)在諸多違紀類型中,曠課違紀最為嚴重,其次是考試作弊;(2)在這些違紀學生群體中,男生群體高于女生群體;較低年級和較高年級學生違紀數量低于中間年級學生違紀數量;曠課、考試作弊、打架斗毆違紀行為遠遠高于其他違紀行為。(3)大學生違紀具有智能化、隱伏性,同時還具有沖動性和盲目性。
1.學生自身面臨的諸多壓力
近年來,隨著城市的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快,大學生自身面臨著諸多壓力,這些壓力包括:學習壓力、就業壓力、經濟壓力等,這些壓力像座座大山,壓得學生喘不過氣來。在這些壓力下,大學生的心理處于長期壓抑狀態,如果得不到排解,必將釀成嚴重后果,許多情況主要以違紀形式出現。
2.學生心理不健康
學生心理健康工作歷來是學校學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高校大學生心理不健康學生出現增多趨勢,這與學生所面臨的壓力有關,但是如果學校積極開展心理普查,輔導員善于發現苗頭,積極疏導,仍然可以使學生健康成長。因此,高校應該積極開展有意義的社團活動,加強學生的交往與溝通能力。使學生敞開心屝,讓心靈灑滿陽光。學生如果心理健康,將不會有這么多違紀行為的發生,遇到問題,學生自會尋求合法解決渠道,而不會采取極端的行為。
3.網絡的負面影響
當前校園,電腦或手機上網已成為大學生生活每天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而,網絡在給人們帶來便捷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各類黃色、暴力、制假販假網站充斥著網絡,許多大學生沉溺于游戲,不能自拔,甚至忘記了吃飯、睡覺,有的徹夜玩游戲或看電影,早上呼呼大睡,不去上課,即使上課,在課堂上也是暈暈乎乎。課堂上,老師在講臺上講得眉飛色舞,講臺下,好多學生各行其事,有的睡覺打盹,有的學生拿出手機,仍舊網上沖浪。正如詩人肖愛民在《城市課堂》這首詩中寫道:“講臺下,認真的同學們/都在各自忙活/手機QQ人頭閃爍/電子書刊一頁頁翻動/有人酣然見了周公/有人交頭接耳東長西短……”[1]
針對以上高校學生違紀出現的問題,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一點防范對策及建議:
高校在實行嚴明校紀的同時,還需要加強人性化管理。當今大學生面臨著種種壓力,筆者以為高校要嚴肅校紀,發現違紀,不能姑息養奸,一定要處理到位,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如果處分不到位,其他同學會認為學校紀律不過如此,沒什么大不了的,從而鋌而走險。然而,如果學校一謂地毫不留人情,加大處罰,也有不當。孔子有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雍也》)凡事不能走極端,如果只知道處罰,可能會激起學生的反抗。孔子認為,“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左傳·昭公二十年》)治國如此,管理學生也不例外。因此,在管理學生時,在嚴格要求的同時要加強對學生的人文關懷,理解學生,愛護學生,千方百計為學生減壓。
從學生問卷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曠課,部分原因在于教師教學質量不高,講課沒有激情,語言苦燥乏味,對學生沒有吸引力。因此,教師要抓好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改進教學方法。教師要不斷學習,經常“充電”,多聽有經驗的老師的課,教研室要多開展教學研討會,不斷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本領。此外,教師應多采用多媒體教學,力求吸引住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加強考勤,不要認為,學生來不來上課,都是輔導員的責任,只要上好課就行了。作為教師,不僅要教好書,更重要的是育好人。
輔導員平時要利用班會、活動等向學生講明紀律、安全重要性。力求苦口婆心,不厭其煩。要運籌帷幄,未雨綢繆。做思想政治工作不能馬虎。是否是一位優秀的輔導員,主要在于是否有一顆責任心。另外,輔導員還要善于發現問題,發現學生違紀的苗頭,及時把問題解決,把違紀扼殺在搖籃之中。“山雨欲來風滿樓”,只要用心,一定會發現問題所在,及時地做好思想工作,以此達到對違紀苗頭的消解。
據統計,80%以上的學生違紀都與心理不健康有關。如何發現出學生心理問題,這要求對學生做好心理普查。各班要設立心理觀察員,充分利用班團干部的助手作用。學校要設置大學生心理健康咨詢中心,安排心理專家值班,設立心理健康咨詢電話向全校學生公開。另外,安排大學生心理健康必修課,向全校大學生開放。各班輔導員要定期上報有心理障礙的高危學生,學校心理咨詢中心要定期跟蹤,加強心理健康的教育。
科技往往具有雙刃劍的作用,網絡在給人類帶來福祉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一定的問題。特別是年輕大學生,好多沉溺于網絡游戲,不能自拔。同時,黃色、暴力等信息也充斥著網絡,毒害著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學生。由此,可能會帶來一系列的違紀問題,如曠課、打架、生活作風敗壞等。據一些專家分析,大學生沉溺電子游戲,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生活壓力大,不敢面對現實,現實中不能實現的愿望,在游戲中可以得到實現,在虛擬的空間中得到思想的解脫。為了保障在校大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安全,建立特殊的網絡管理體制必不可免。為了防止有害信息入侵校園網,必須注意收集、分析網上信息,規范網絡運行,制定網絡管理的規章。除此之外,長效的網絡管理機制是網絡德育順暢實施的關鍵。[2]
(注:本文系2011年度廣東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題“高校學生違紀行為成因分析及防范對策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課題編號:2011CY050)
[1]肖愛民.途中[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6):91.
[2]李彧宏,羅匡.互聯網時代的高校德育工作[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