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文韜
【摘 要】核心競爭力,是一個企業或者一個行業難以被模仿的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能力或產品。體育賽事產業在投入與產出性質的生產活動中,提供了體育產品服務,而其本身的可觀賞性、結果不確定性,吸引了眾多觀眾的眼球。本文從體育賽事核心競爭力角度著手,探討體育產業協同發展因素,為中國體育事業可持續發展之路提供理論方案。
【關鍵詞】核心競爭力;體育;產業;可持續發展
體育賽事產業核心競爭力是以賽事組委會為生產者,以勞動與設備為投入品,各種人體運動組合為產出品的生產部門,在獲得核心競爭優勢環境下區別于其他產業,難以被模仿的能力。體育賽事產業核心競爭力具有系統性、價值性、獨特性和動態性等特征,是在長期發展過程中培育與沉淀下來的,與周邊其他要素資源互相影響的中不斷發展,不斷創新的結果。但是,目前體育賽事產業存在諸多問題,如高規格的體育賽事親民度不夠,國際性比賽量大項目多,專門化運動管理團隊缺乏。這些問題,都在影響與制約體育賽事產業的發展,本文從獨特角度入手,提出體育賽事產業應走戰略發展之路,本土品牌之路,合作共贏之路。
一、體育賽事產業環境要素分析
根據索羅與丹尼森等人提出的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表達式為Y=f(K,L,R,A),Y為產出增量,K為資本存量,L為勞動力,R為資源增量,A為技術狀況。它表達了經濟增長需要勞動與資本投入以及技術的支持。因此,體育賽事產業環境要素離不開技術的創新。企業需要提高本身的經營管理技術,優化資源,采用新的生產與銷售方式,實現利潤。體育賽事產業也需要通過產品創新,運動設備創新、生產資料創新、組織過程創新等實現體育賽事全面創新的技術與能力,以科技帶動體育,以體育促進科技,走科技與體育互相協調,共同發展道路。技術的創新離不開制度的創新。體育賽事產業核心競爭力的獨特性之一在于是受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支持,作為國家體育產業,其發展對于提高國際影響力重中之重。政府應該通過產權制度,稅收政策,體育賽事文化氛圍等制度創新,為體育賽事提供較低運作成本,而稅收優惠又將激勵各參與主體的市場行為。技術的創新與制度的創新共同帶動了體育賽事產業區域創新環境要素的構成:一是硬件創新環境。主要指大型體育活動或賽事所具備的交通、設施、宣傳設備等創新。二是社會文化創新。居民的審美標準、價值觀、文化水平與心理素質等需要創新形成彼此信任、相互合作的良性發展力量。三是勞動力市場創新。運動員需要積極訓練,通過培訓,教育,有一定強度的訓練達到賽事生產需求。
二、體育賽事產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
體育賽事產業核心競爭力是一種相互協調,內部與外部環境資源整合,資本與技術等共同創新的系統能力。體育賽事產業可以實行跨行業的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戰略結盟,以收購、合作或者合資等方式進行戰略資源的整合,擴大產業的規模,增強產業的實力;在優勢競爭方面:體育賽事產業的模式應該向環式發展,即為投入者→硬件→軟件→生產者→服務→口碑→文化→軟件→硬件→投入者,如此一來,可以降低宣傳成本,增加投入者粘性形成市場競爭優勢,增加投入者資本投入,并且結合社區商業模式打造品牌優勢與規模效應,從而優化資源配置;在尋求戰略優勢方面,強化關鍵成功因素(KSF),體育賽事產業的關鍵成功因素為高性價比、優質的硬件和軟件充分結合。加強硬件設施的改進,通過技術、知識與物質資本的整合,使體育賽事產業有硬件上數量、質量、使用效率的支持。優秀勞動力資源需要不斷地運輸,通過無形要素與勞動力資源的整合,使各個省市區具有培育特色運動項目與俱樂部的能力,使業余體校,高校,體育中介機構具有培訓教練員、裁判員、賽事管理員的能力。良好的社會環境形成,對于體育賽事產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至關重要,如前所述,品牌與規模的效應對促進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有重要作用,良好的社會環境則從宏觀角度,探討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制度的創新、宣傳的意義等,通過建立體育賽事產業文化網絡,形成共同的體育文化價值觀。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戰略結盟,可以形成強大競爭優勢的體育企業;通過戰略整合,可以達到技術創新、人才培育、制度創新、文化支持等要素協同發展,對于優化資源配置,促進體育賽事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有重要作用;在尋求戰略優勢方面,既要走共贏之路,也要走可持續發展之路,通過強化關鍵成功因素,使體育賽事設施等硬件與網絡文化,賽事相關人員的能力等軟件高度結合,使勞動力資源不斷完善。
三、總結
體育賽事產業核心競爭力,通過技術的創新與制度的創新共同帶動了體育賽事產業區域創新環境要素的構成。并通過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戰略結盟,戰略的整合,增加投入者粘性形成市場競爭優勢,增加投入者資本投入,并且結合社區商業模式打造品牌優勢與規模效應,形成共同文化價值觀念,為中國體育事業可持續發展之路做出了重大貢獻。
參 考 文 獻
[1]保羅·薩繆爾森[M].經濟學.華夏出版社,1999:6
[2]曹可強.體育產業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